统揽协调 督促规范 共同参与 破解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切实解决执行难,加快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威慑和惩戒法律制度,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
2016年6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并于9月14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出构建“一次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高度重视解决执行难问题,多次对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基本解决执行难相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江西省高安市委政法委深刻领会到解决执行难问题不仅仅是法院的一项工作,更是一项全社会的综合中心工作,主动作为,积极谋划,大力支持并深入推进高安市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激励并一同与高安市人民法院创新执行工作方法,加强执行力度,使高安市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效树立了司法尊严与权威,切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主要做法有:
主动协调 争取党委政府及各界支持
积极主动关心法院工作,多次深入法院开展调查研究,极力解决法院在执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协调法院定期向市委、人大、政府、政协报告执行工作动态,争取市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强力支持。对外,同时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微信等媒体宣传法院执行工作情况,使社会各界认知执行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获得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高位推动 促成“执行联动”强大合力
建立了全市基本解决执行难制度和协助配合机制。高安市委、市政府对法院执行工作高度重视,今年11月专门下发了《高安市关于加强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支持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实施意见》,并成立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工作领导小组,政法委书记担任组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一把手任副组长,46个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任小组成员。明确全市各协助执行单位工作职责和任务,为法院执行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人员、经费等保障。
高安市委、市政府明确各乡镇、单位分管综治的领导为联系法院执行工作责任人,乡镇综治办为联系法院执行工作责任部门。对本单位被执行人要做好思想工作,督促其自觉履行义务,并派员配合法院执行。
高安市委、市政府定期通报协助执行单位配合法院开展执行工作情况,对不协助不配合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跟踪问责。将各职能部门支持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情况、依法协助执行情况等列入综治考核内容进行考核。在换届期间,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取消其候选资格;单位或职工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不及时的,视情况予以扣分;对协助不力的义务单位和部门由市委政法委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综治考核时扣分、黄牌警告、一票否决。目前,高安市已初步形成以市委统一领导、人大监督,全市相关部门协助配合法院具体实施的“大执行”工作格局。
重拳出击 参与协调严厉打击拒执犯罪行为
加强沟通协调。重视支持打击拒执犯罪专项行动,并出台会议纪要部署该项工作,明确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市公安局开辟绿色通道,为打击“拒执罪”创造良好条件。市委政法委定期召开法、检、公三家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办案人员参加的打击拒执犯罪调度协调会,协调解决办案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2016年高安法院以拒执犯罪移送公安机关侦查8件,立案4件,判决1件。
全面深入推进。针对有能力而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老赖”,以及恶意逃债且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所谓“知名人士”,敦促协调高安法院穷尽一切执行措施加大打击力度,由刑事审判庭对案件证据固定、线索的摸排等方面加强指导,确保拒执案件能移得出、立得上、判得下。
营造高压态势。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模式,通过在电视台制作《法制高安》栏目、微信公众号等形式,“线上线下”全方位宣传打击拒执犯罪专项行动所取得的成果,取得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推进“一性两化”建设 鼓励创新执行工作特色
依法突出执行工作的强制性。鼓励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充分运用各种执行强制手段,针对不同案件、不同阶段、不同身份、不同类型的执行对象,把握执行力度,有针对性地巧用不同强度的执行措施。多维度曝光“老赖”,与宣传部紧密协作,通过法院网、手机报、微信、电视和LED显示屏等方式全方位、全天候、无盲区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压缩“老赖”生存空间。
全力推进执行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按照“服务平台、指挥平台、管理平台、公开平台”的要求,把原来的执行指挥室,高标准地打造成一流的执行指挥中心,提升执行硬件基础实施和信息化运用水平,打造“互联网+执行”模式,为执行工作提供硬件保障。
全面督促执行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对执行工作的执法监督力度,严肃纪律,杜绝执行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严格督促法院规范执行程序,监督法院执行案款专项管理,要求法院建立执行案款明细台账,使案款发放流程清晰规范。针对涉群体性或民生类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实行集中执行,明确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抚养、赡养等案件予以优先执行,实行快执快结,使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给予政策支持 缓解“案多人少”矛盾
针对高安市法院“案多人少”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为了调动法官多办案、办好案的积极性,政法委主动向市委、市政府争取政策支持,经过市委、市政府讨论同意,市政府专门下发抄告单,对法院每办结一个案件给予法官不超过300元的额度进行工作“绩效考核”。今年法院人均结案率90.12%,比去年提高18.65%,有效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矛盾。同时鼓励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号召全体政法干警向长期带病坚持工作的先进工作者周星宇学习,学习其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精神和品质。
加大救助力度 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重视对困难当事人的司法救助工作,特别是近三年来,高安市委政法委每年都拿出30余万元财政对法院交通事故、刑事犯罪侵害案件的当事人进行救助,还努力到省委政法委、宜春市政法委争取救助经费。从维护社会和谐平安,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民生权益出发,将司法救助资金重点用在化解穷尽执行措施后仍无法化解的执行积案上。近三年总共争取到三级政法委司法救助款150余万元,救助对象42人,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司法的人文关怀。(中共高安市委政法委徐刚 高安市人民法院 雷春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