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青海省法律援助工作实现五个“度”

2017-03-02 17:56  来源:青海新闻网  责任编辑:周亚强
字号  分享至:

完善制度 开拓创新

青海省法律援助工作实现五个“度”

  2016年,青海省法律援助工作以服务民生为主线,以“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为目标,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法律援助为民办实事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省司法厅法律援助管理局荣获“‘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2015年度先进单位”、省法律援助中心荣获“全国老年法律维权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厅法援局党支部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9家法律援助机构和13名法律援助工作者(律师)荣获“全国法律援助先进集体、个人”。5家集体、7名个人荣获司法部“十二五”期间中央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示范单位、项目管理先进个人、优秀案件承办人。

  ——坚持问题导向抓制度有高度

  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发〔2015〕37号文件,制发《青海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制度,强化了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务实现三个纳入,首次将法律援助作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八项民生工程纳入了“文化和法治进村入户工程”,将公共法律服务纳入青海省“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将法律援助作为社会服务业一项内容纳入社会服务体系当中;法律援助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将请求国家赔偿、申诉案件、刑事速裁案件纳入援助范围,军人军属法律援助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聚焦民生需求强保障有力度

  筹措资金400万元,建立全国第五家、西部第一家省级法律援助基金会,成立青海省法律援助基金会;建立省级法律援助经费转移支付专项资金,形成与中央补助地方法律援助办案专款的专项配套资金;全省各级落实法律援助经费1700余万元,人均法援专项经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创新服务机制保质量有深度

  应援尽援目标基本实现,办案比例居全国前列。全年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9490件,其中刑事1008件,民事8351件,行政131件,受援人10715人次,提供咨询41393人次,挽回损失8469余万元。建立律师参与法律援助工作机制,进一步调动律师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法律援助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与17家律所签定合作协议,建立律师值班法律咨询服务新模式。

  ——优化便民措施促发展有广度

  畅通法律援助参与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对接机制,年内在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41家;夯实基层基础建设,法律援助大厅规范化率达到69%,在西部省区领先;截止目前,全省建立各类法律援助机构55家、工作站点962个;临街一层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大厅42家;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扩大到当年低保3倍以内,更多的低收入群体享受法律援助。

  ——主导依法维权扩宣传有亮度

  通过广范围、深层次、全方位、多渠道宣传,提高社会影响力和知晓率。利用主流媒体开展宣传咨询服务,网络媒体刊发转载1000篇条、报刊杂志宣传300余篇条、广播电台宣传150期、公交车载宣传850辆;利用《法律援助网》《微信公众平台》《人民微博》《APP客户端》等新媒体传播法治理念。

  2017年按照司法部和厅党组总体工作部署,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制度,健全机制,降低门槛,扩大范围,提高质量。加大责任落实和经费投入,规范经费使用管理。加强规范化建设,深化各项便民服务措施,开通运行“12348”法律服务呼叫中心。加强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和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开展案件质量评查评查活动。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开展试点和推广工作。扩大宣传覆盖面,提升“两率一力”。

相关报道

喜讯|中国交通安全公益宣传片获联合国大奖

《分心驾驶篇》最终摘得“最佳道路安全影片”银奖。这是我国交通安全宣传片首次在国际上获奖。

“看得见的正义”高端网络访谈:惩治和预防腐败

相关业务负责人围绕“惩治和预防腐败”这一主题,就检察机关深入贯彻党中央反腐败决策部署,严肃查办和积极预防职务犯罪 ...

撸起袖子,怎样加油干?——2017年两会十大热 ...

会聚北京的代表委员们将积极建言献策、共商国是。让我们来看看两会上将有哪些热点。

设身处地为村民着想,他们才会信任你

但我最大的体会是,不要简单地出具一张事故责任认定书,要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