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23日召开的全市法律援助工作会上获悉,今年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将向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困难群体聚集地等拓展,使困难群众便捷地得到免费法律援助。
2016年,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共解答法律咨询26.9万余人次,承办法律援助案件27985件,同比增幅分别达22.2%、27.3%。
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北京市将在部分区开展法律援助申请初审下放试点工作,将村居法律顾问列为法律援助联系点联系人之一,增加法律援助联系点专业力量,赋予法律顾问初审法律援助申请材料等职能,方便困难群众就近得到法律援助。
同时,完善和优化“12348”法律咨询综合服务平台运行机制,提高咨询效率和应急处置能力;积极探索远程视频服务模式,通过QQ视频或者利用街乡工作站视频会见系统等形式,为边远地区群众答疑解惑,引导他们依法维权。
北京市还将进一步拓展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建设,将工作站点向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军队团级以上单位以及困难群体聚集地延伸。
同时,北京市还将积极推动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补贴标准,协调市财政部门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补贴标准的调研和测算,合理确定补贴数额,使其与律师办案成本、基本劳务费用相适应,有效调动律师办理案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法律援助案件质量。
(袁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