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身扑烈焰 沧海中永生
——骆春伟同志先进事迹主题情景报告会侧记
北海市公安边防支队副支队长宣泽海讲述骆春伟“我不上谁上”的誓言融入了官兵的灵魂。
骆春伟的战友朱钰讲述骆春伟英勇跳海救援失火渔船壮烈牺牲的过程。
紧跟骆春伟跳海救援的英雄市民张焱塍讲述骆春伟奋不顾身救援失火渔船的壮举。
骆春伟的中学同学谭清滢讲述骆春伟的成长故事。 平安广西网通讯员 王普 摄
骆春伟的爱人陈丽讲述丈夫舍小家顾大家、献身边防事业的感人故事。
即将代表祖国出征、由广西公安边防总队单独组建的中国第五支赴利比亚维和防暴队也来到报告会现场,汲取英雄战友骆春伟的精神力量。
报告会感人至深。 平安广西网通讯员 王普 摄
报告会催人泪下。
直面血与火的考验,边防军人骆春伟无所畏惧;直面生与死的考验,共产党员骆春伟义无反顾!
在去年10月,用牙齿咬着缆绳奋力游向失火渔船,带领广大军民扑灭大火,保住560多艘渔船,挽救5000多名渔民兄弟的,就是广西公安边防总队北海市支队电建边防派出所所长骆春伟。
不同的讲者,共同的追忆。2月22日,在自治区党委礼堂,人们聆听着骆春伟的感人事迹,感受着他的真实、朴素、平凡以及永恒的大爱……
“我不上谁上!”
北海市公安边防支队副支队长宣泽海回忆,关键时刻,骆春伟常说,“我先上,你们跟着!”
2016年10月20日中午,骆春伟带领官兵赶去救援失火渔船,宣泽海拨通了他的手机,叮嘱他注意安全,他说“放心”。不曾想,一句“放心”,竟成永别。
2月22日,在自治区党委礼堂舞台大屏幕上,骆春伟纵身跃下大海,奋勇游向火光的视频中,咬着缆绳的骆春伟,背影是那么的坚定。“他不止一次在遂行急难险重任务中挑大梁,更不是第一次第一个跳入海中救援。没想到,这回竟是春伟留给大家最后的背影……”宣泽海泣不成声。
在救援战斗中失联后,宣泽海和战友们焦急搜寻。2016年10月20日下午3时许,潜水员在海底搜寻到骆春伟遗体。大家流着泪把骆春伟抬上救护车,宣泽海护送救护车往殡仪馆徐徐驶去。他说,这段路,是他人生中走得最艰难的路。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追悼会上,上万群众挥泪送别“珠城勇士”骆春伟。骆春伟生前帮扶的黄兴会老人,哭得肝肠寸断:“以前是你送我回家,今天我给你送行了。”
“我不上谁上!”宣泽海没有忘记,2016年初,一家冷冻厂氨气泄漏,厂区弥漫着刺鼻的气味。骆春伟带队抢险,他让其他官兵在外围搜索,自己却冲进事故中心区域,成功搜救出多名群众。
宣泽海没有忘记,2015年以来,根据北海市委市政府部署,骆春伟带领官兵积极开展“打击海上非法游”专项行动,查获10艘非法游快艇。不少人找他送礼求情,均被严词拒绝,他坚决依法处理。在他的带领下,电建边防派出所成了广西公安边防总队廉政文化建设基地。
宣泽海没有忘记,面对辖区治安形势复杂、海上管控难等问题,骆春伟以强烈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探索管控新举措,推出“十船联防法”,以10艘渔船组成一个海上治安联防小组,大力开展群防群治,有效提升了治安防范能力。骆春伟还创建了“物业约谈”“警情通报”等防控新模式,使辖区发案率大幅下降,开创了平安建设新局面。
……
“我不上谁上!”英雄的铮铮誓言,拨动着现场听众的心弦。热烈的掌声在礼堂响起……
“不要怕,跟我上!”
“我不上谁上”是骆春伟的格言,“我先上,你们跟着”则是他的动员令。在打击犯罪、训练执勤,维稳处突、抢险救援时,他总是对战友振臂一呼:“不要怕,跟我上!”
电建边防派出所干事朱钰清楚地记得,2016年10月20日,那场全国关注的失火渔船救援战斗中,骆春伟接到报警立即拉响了紧急集合铃,高喊:“快拿灭火器,跟我来!”
在现场,失火渔船已经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骆春伟马上组织救援,一边指挥疏散群众,一边协助连接消防水带。可是,失火渔船离岸边太远,消防水枪根本够不着。战士们想把失火渔船拉近岸边灭火,没想到缆绳断了。受风浪的影响,船体失控,撞向港内密密麻麻的联排渔船。几百艘渔船和数千名渔民受到严重威胁,情况万分紧急。
骆春伟急了,冲着朱钰大喊:“快找三角艇来,我去把缆绳接上!”而当时,航道堵塞,根本找不来三角艇这种小型交通船!为此,朱钰常常自责,一直不能原谅自己!因为,骆春伟再也等不及了,他迅速脱下上衣、蹬掉鞋子,抓起一条缆绳就往海里跳。
朱钰一把抓向骆春伟的胳膊,没想到骆春伟回头瞪了一眼,转身就跳进海里,用牙咬住缆绳,奋力游向失火渔船。
游到一半,骆春伟停了下来,回身仰了仰头,示意缆绳不够长。朱钰和岸边的战士们一道,赶紧接上一截缆绳。骆春伟绕过一艘挡在前面的渔船,继续往前游去。在他带动下,4名渔民相继跳进海里增援。当确认缆绳已经系上失火渔船,岸边好几十人就喊着号子奋力拉拽,把上百吨的船体拉回岸边。消防官兵的水枪阵地猛烈射水,最终扑灭了大火。
刚松了一口气,朱钰突然发现所长不见了。所长去哪里了?这才记起,刚才横在失火渔船前的那艘船,挡住了视线。“所长衣服和鞋子还留在原地,人呢?”大家都慌了,赶紧到处找人。
朱钰和战友们问遍了岸上群众,问遍了船上渔民,大家都说没看见骆春伟;朱钰和战友寻遍了整个码头,找遍了大小渔船,大家都没有见到所长。
心,开始颤抖,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2个小时后,骆春伟的父亲也赶到码头。他哭着一遍又一遍喊:“我的儿啊,你在哪里!”这声声呼唤,深深地刺痛了朱钰的心,他搀扶着老人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失声痛哭起来。
当天下午3时25分,潜水员在海底找到了骆春伟的遗体。望着那熟悉的身影静静地躺在那里,朱钰想不明白,刚才还领着大家一起出警的所长,怎么说没就没了呢?所长在海里回头一望的瞬间,永远定格在他的脑海里。眼含热泪,目送载着所长的救护车远去,朱钰缓缓地抬起自己的右手,庄重地敬了个军礼,久久不愿放下。
“所长,我的心好痛——
在港口,为什么没能找来三角艇?
在码头,为什么没能把你紧紧拉住?
在海里,为什么没能跳下去帮你?
我的好所长,我的好大哥啊,让我再向你行一个军礼……”
报告会上,现场的大屏幕上,骆春伟笑意盈盈看着大家,看着朱钰。朱钰举起的手,再也放不下来!
此时此刻, 大礼堂内,听众们早已泪流满面。
如今,朱钰和战友们每次巡逻到码头,都会站在骆春伟跳海救援的地方,伫立、眺望,用目光追寻骆春伟奋力向前的方向……
“要对得起身上的军装”
每当想起那场救援,跟着骆春伟跳海救援的英雄市民张焱塍的心就不能平静。
那天上午,张焱塍刚从外面回来,就听说边贸码头有船着火了,他匆匆忙忙跑去码头,想去看看能不能帮上忙。着火的是一艘中型木质渔船,大火烧透了整艘渔船,渔港上空浓烟滚滚。他一眼就看见骆春伟正在组织大家拽住缆绳,想把渔船拉回岸边灭火。
但是,缆绳被烈火烧过之后,不堪重负。大家用力猛拉,上百吨的渔船刚动了一下,缆绳就断了。失火渔船反而冲向港湾里停泊的几百艘渔船,情况危急,如果不及时处置,那可是大灾难!
渔船对于渔民的意义,张焱塍懂,骆春伟更懂!火烧连营的严重后果,张焱塍懂,骆春伟更懂!下海救援是唯一选择,张焱塍懂,骆春伟更懂!下海很危险,张焱塍懂,骆春伟更懂!
失火渔船飘远了,岸上的消防水枪够不着。而港内渔船挤得满满当当,航道已经被堵死,救援船、交通船无法靠近。情势紧迫!留给救援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分钟,必须有人跳下去,而且马上跳下去!
张焱塍和岸边的很多人一样,犹豫了。就在这时,他看到骆春伟脱下上衣和鞋子,抓起一根缆绳用牙齿咬住,奋力游向失火渔船。
“船是我们的船,家是我们的家。这个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隔岸观火?”几个水性好的渔民群众鼓起勇气,陆续跟着下海,想去帮帮骆春伟。
“我空着手,游起来都相当费劲。骆所还咬着缆绳游,其艰难可想而知!”这次下海的滋味,张焱塍永生难忘。他呛了几口海水,柴油味、浓烟味、淤泥味、鱼腥味令人作呕。好不容易游近失火渔船,强烈的热浪简直要把他烤焦。他和几位渔民艰难向前,成功地将缆绳绑住渔船。船上、岸上爆发出激动的欢呼声,大家一起动手,把船拉回岸边,扑灭了大火。
“骆所呢?”听见有人这样问,张焱塍心里咯噔一下。有人说他可能爬上别的船休息了,有人说他可能回去换衣服了。张焱塍一个人、一个人去问,一艘船、一艘船去找,就是不见骆春伟的踪影。
“骆所,你在哪里!”张焱塍冲着渔港猛喊,但什么回应都没有。在海上搜救几个小时后,张焱塍越等心里越害怕。当天下午3时许,很多群众哭着喊着:“英雄回来了,英雄回来了!”张焱塍才知道潜水员在海底找到了骆春伟。张焱塍看见他被抬上岸,失声痛哭起来。
“我真希望醒来时,这一切都是一场梦;真希望醒来时,骆所还冲着我们笑,还对着我们说‘要对得起身上的军装’!”
低回的音乐声响起,大屏幕上身着军装的骆春伟,含笑敬礼:“我是党员,又穿着军装,群众有难,我肯定要上!”骆春伟和战友训练、历次出警和救援、骆春伟带队进辖区开展普法宣传、执勤巡逻、维稳处突、实施抓捕、破获重大案件……一幕幕感人画面,一行行思念的泪水,震撼着听众们的心,人们顿时泪如雨下。 “我水性好,我先去救人”
谭清滢是骆春伟的初中同学,她和同学们一样,都管他叫“阿骆”。
“我多么希望,站在讲台上的不是我,而是阿骆自己;我多么希望,他英姿飒爽地给大家敬个军礼,微笑着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骆春伟。”然而,谭清滢知道,这样的情形,再也不会出现了。
当谭清滢从同学微信群中得知阿骆跳海救火失踪的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怎么可能呢?因为阿骆生在涠洲岛,长在大海边,是渔家的孩子,水性非常好。谭清滢安慰自己,阿骆只是暂时找不到,他一定能回来的。
可是,奇迹并没有发生。
后来,同学们都说,那种情况,他不跳,就不是骆春伟了!
谭清滢记得读初一时,有一天放学回家,路过涠洲岛圩仔村,发现一块甘蔗地起火。如果甘蔗地连片烧了,很多农户就没有收入了。阿骆毫不犹豫,脱下校服就冲上去拍打火焰。火终于扑灭了,但他的头发和眉毛烤焦了,校服也烧坏了。骆妈妈知道后,不但没有责怪阿骆,还夸他是个好孩子。
1993年夏天,阿骆和同学经过涠洲岛西角水库,忽然听到有个小孩在水里喊“救命”。阿骆冲着谭清滢喊:“我水性好,先去救人,你们快去找大人帮忙!”话音刚落,他就跳进水里。等大人赶到,阿骆已经气喘吁吁把小孩救了上来。
18岁那年,阿骆毅然报名参军,成为一名边防战士。部队训练很辛苦,谭清滢和同学们经常写信鼓励他。他也很争气,还考上了军校。2007年,同学们再见到他时,发现阿骆从军10年,长高了,变帅了,性格更稳重了。同学们都想,调回北海的阿骆以后可以和大家经常聚聚了。但每次聚会,十有八九看不到他的影子。
2016年10月15日,同学们回涠洲中学看望老师。那天,阿骆作为银海区人大代表,刚好应邀为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他抽空赶来和大家合了个影,大家还想和他喝杯酒。他却说:“对不起了,我还有工作,得赶回去。10月22日我有空,请大家到家里聚一聚。”
但是,10月20日那天,一次次下海救人的阿骆,再也没能回来。老师和同学们反反复复看着他咬着缆绳游向失火渔船的视频,都非常震撼,非常崇敬,非常揪心。
泪光中,阿骆仿佛就在眼前,他离大家是那么近,那么近。“阿骆,你答应过我们,22号再聚,可你人呢?”谭清滢泣不成声。
“守海岛,踩沙滩,泡海水,看日出,等待朋友光临。”阿骆的微信签名上对朋友的真挚依然,可是,他却“爽约”了!
此时,大屏幕上调皮的骆春伟再次出现。整个会场,抽泣声此起彼伏! “每个军人都会这么做”
英雄壮举,虽迸发于一瞬,彰显于一时,但这背后凝聚着深厚的传承与积淀。
骆春伟的妻子陈丽含着泪水,讲述两人的爱情故事——从笑着开始幸福生活,讲到婚后分居两地;从女儿出生时书信传情,讲到几年后一家团圆;从孝顺岳父母,讲到军嫂相约节日里为丈夫做烧烤……
“嫁给春伟后,我才体会到什么叫咫尺天涯,我们的家距离他工作的派出所不到3公里,可对我来说,这3公里路太远太远,远得我想和丈夫逛一次街,共进一次晚餐都成了奢望。”
一句句深情的倾诉,讲述着骆春伟无情未必真豪杰的真性情,再一次激起礼堂内哭声一片。
陈丽得知骆春伟在涠洲岛跳海救人的消息后,叮嘱道:“你上有老、下有小,做什么都要小心。”骆春伟笑呵呵地说:“你放心,我不会有事的。”女儿问爸爸:“为什么敢这么做?他回答:“其他军人叔叔,也会这样做的。”
“他突然走了,带走了对我的全部承诺,没有留下一句嘱托。我虽悲痛,却为他的英勇壮举感到骄傲……”听着大屏幕上女儿稚嫩的声音诵读着“爸爸,你是我最崇拜的人!”时,陈丽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刷”地一下涌了出来。
“那天晚上,太煎熬了,我终究没能等到他回来……第二天一大早,他的战友陪着我去殡仪馆。看见他躺在那里,我站都站不稳了。平时很少哭的女儿,哭得撕心裂肺。我哭着抚摸着他的脸,他的脸是那么的冰冷,却像往常一样带着微笑……”
偷偷收拾好骆春伟的东西,陈丽就想回家了。没想到走出骆春伟的办公室,他的战友们排成两排,流着泪向陈丽敬礼。
“春伟,那一天,那么多人来送你,你知道吗?
春伟,说好的全家旅游呢?说好的再要个孩子呢,你不打算兑现了吗?
春伟,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嫁给你,嫁给穿军装的你,你听到了吗?
春伟,女儿长大后,我让她也像你一样从军报国,你高兴吗?”
报告会上,广西公安边防总队友谊关国旗护卫队20名队员肩扛礼宾枪,从舞台两侧分列式出场,成V字队形立定敬礼:
——向骆春伟同志学习!
——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我们一定!
——与边疆同在!
——与祖国同在!
——与人民同在!
——请党放心!
——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礼堂内,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杨红/文 莫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