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个家两代人5个警察:讲述同样一个故事 我是警察我不后悔
四川新闻网达州2月21日讯(记者 余开洋)“爸妈,不好意思。所里临时有事,我得回去一趟,饭我就不吃了……”2月19日,星期天,天气晴。今天一大早,家住达州市交警支队家属院内的老罗起的格外早,因为今天他的大女儿和大女婿,小女儿和小女婿都要回家,陪他和老伴一起过周末,可还没到饭点的时间,小女婿熊强刚坐下没多久,接到电话后,便又急急忙忙出门了。
老罗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春节期间孩子们都太忙,每次团聚不是差这个就是差那个,昨天老伴还专门打了招呼,今天谁都不能请假,小女婿熊强还是因为工作原因没能在家吃上丈母娘亲手做的饭菜。“警察嘛,正常的,理解,理解!”当了一辈子警察的老罗,非常清楚小女婿熊强的职业特点。其实,老罗的孩子们之所以都这么忙,是因为他们都有着一份和老罗一样的职业——人民警察。
翻拍罗瑜会家中老照片
我叫罗瑜会,是一名普通的退休警察。
老罗,名叫罗瑜会,今年已经70岁,南充市阆中人。1965年,罗瑜会参军。1970年调到达县武装部任参谋,1978年转业到达县地区交警支队,一直干到2007年退休。1972年,罗瑜会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老伴胡可曲,1975年他们的第一个女儿罗媛出生,1977年他们有了自己的第二个女儿罗颖。可能是从小在公安大院长大的原因,如今老罗的两个孩子也都成为了人民警察,而老罗的两个女婿和两个亲家也都是警察。
“那个时候,也没多想,听从组织安排,自然而然就从部队到了公安。”提起年轻时当警察的故事,老罗总有说不完的故事。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万源县(现万源市)罗文镇境内的梨子园隧道内,一列油罐列车爆炸起火。顿时,当地铁路、公路两大交通动脉被迫中断。然而,在当时没有任何先进灭火设备、救援物资供给困难、抢险环境极为差的情况下,当地百姓和参加抢险的公安、武警、消防官兵一道经过几天几夜的艰辛努力,谱写出了一曲众志成城降火魔的壮歌,而老罗就是当年参与救援的一名普通警察。
“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护交通秩序,保证救援车辆的畅通。当时,几天几夜都没有合眼,吃喝全靠老百姓送来,睡觉都是睡在桥上面。”
罗瑜会入警30年,工作时几乎每天站马路,维持秩序、疏导交通、查处违章行为。
说起当警察的辛苦,老罗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既然选择了当警察,就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罗瑜会一家
“父亲”和“女儿”
有一种责任叫“女承父业”
老罗有两个漂亮的女儿,如今都成了警花。提起让两个女儿都当警察,舍不得舍得?老罗干脆地说:“女孩当警察好,正义,坚强!”
说起,当年姐妹俩为什么都选择当警察?姐妹俩给出了几乎相同的答案。
“我们从小就在公安大院长大,身边接触的人都是穿制服的警察,每次看见父亲穿着警服,感觉都很帅气。小时候经常趁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偷偷把他的警帽带上,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姐妹俩说,考警察父亲是很支持的,家中唯一有反对意见的就是母亲。
“他父亲当警察的时候,从早忙到晚,后来又让两个女娃娃去当警察,你说我能不反对吗?”但妈妈的反对,并没有影响到两个女儿的选择。2004年,大女儿罗媛正式考入达州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随后小女儿罗颖也顺利通过考试,成为达川区公安分局一名普通的基层派出所民警。
“警嫂”和“警察”
有一种浪漫叫“默契相守”
其实,在罗媛和罗颖考上警察以前,他们就有了一个特殊的身份---“警嫂”。
2001年,罗媛和同为警察的张小刚结为夫妻;2002年,罗颖与熊强喜结良缘,不久后,熊强和罗颖先后考入了公安系统。自此,她们有了双重的身份,“警嫂”和“警察”。
双警家庭,在警察队伍里很常见,在别人看来,他们是令人羡慕的家庭,双方都是警察,有着稳定的收入和体面的职业,但其中辛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其实,爱情与职业无关,相反的因为都是警察,他们有着共同的梦想和执着的追求。虽然肩负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责任和压力,但是他们会在彼此的鼓励中共同前进,将小家融入大家,只为了那一身光荣的警服。
小女儿罗颖刚考入达川区公安分局后,被安排到距离县城有30多公里的一个乡镇派出所工作,丈夫熊强则在通川区公安分局一个乡镇派出所工作。白天走访调查,晚上加班执勤。虽然俩夫妻在不同的地方,但是他们每天几乎都做着类似的工作,两个人一心扑在工作上,家庭根本无暇照顾。
由于,夫妻俩都在派出所工作,两人在时间上难有契合点。很多时候,两个人半个月才能见上一面。孩子出生以后,由于工作太忙,都是交给老人在照顾,至今孩子十岁了,都还是跟爷爷奶奶住一起。
大女婿张小刚,是一名交通警察,更多的时候都在路面执勤。张小刚的母亲常年体弱多病,张小刚上初中时母亲就因肺癌做过手术。记得有一年,张小刚的母亲因间质性肺炎在家中晕倒,而这时张小刚正在路面执勤。
“当时是中午,正值下班、放学高峰期,红旗大桥路口几乎已经接近瘫痪。我接到邻居电话说我妈晕倒了,让我赶紧回去。”路窄车多,又正值下班高峰期,如果张小刚这一走,拥堵的路口肯定要面临瘫痪。
张小刚赶紧给妻子打了一个电话:“媛,妈晕倒了我走不了,你回去看看吧,这边疏通了我就赶回来。”但同为警察的妻子罗媛,由于有紧急任务,也无法及时赶回家中。没办法,张小刚只能先让邻居帮忙叫救护车,半小时路口疏通后,他才紧急赶到了医院。
父辈的荣光 警徽的职责
有一种力量叫“传承”
岁月如梭,打小看着父亲身穿那一身帅气的橄榄绿警服的俩姐妹,如今也像父亲一样,多了一份荣耀和职责。老罗说:“当警察就要对的起党和人民。要廉洁,要对工作负责,要以身作责,为人民服务。”
如今,“警察”二字对于老罗一家人来讲,已经不单单是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而是一份特殊的情感,一种坚守,一种责任;是一种选择了就不后悔的精神。
2017年的一天,小女儿罗颖刚走进家中,就发现十岁的儿子拿起了老公的警帽对着镜子。罗颖没有打扰儿子,此时她仿佛看到了当年自己偷偷拿出父亲警帽的情景……她说,如果孩子愿意,他们会像当年父亲支持她们一样,支持自己的孩子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