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保山市召开2017年度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唐云泽介绍,过去五年,全市各级政法机关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统领工作、指导实践,以“三大建设”推进政法事业全面进步,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跨越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政法工作开拓进取、真干实干,取得了八大成效。
一是平安保山跃升新高度。连续5年被省评为“综治维稳(平安建设)先进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三位,去年第四位;全市缴毒数连续6年增长,并在全省禁毒考评中连续5年被评为“一等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显成效,全市刑事发案出现拐点,由平均每天40余起下降至20余起,中心城市日均刑事发案控制在个位数。
二是社会治理迈出新步伐。连续2年荣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城市”称号,成为云南省惟一获此殊荣的城市;“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被《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刊载,全省全国推广,受到李总理、刘云山书记批示;公安“民意引领警务”被《法制日报》一版头条刊载,全省推广;“995”为民服务平台精准服务“三留人员”全省首创;市及5县(市、区)均被省认定为“无传销城市”。
三是矛盾化解实现新突破。推出“五道防线化矛盾”“包保责任制”“三个亲自工作法”等一批特色做法;全市信访总量、群众来访量、集体上访量连续4年下降。2016年全市群众信访事项受理率99.75%、及时受理率98.22%、信访事项办结率97.67%、及时办结率86.13%、群众满意率100%,五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网上留言回复办理率100%、满意率100%;进京非访下降90%。
四是服务发展作出新贡献。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9项,出台便民利民措施47项,推出保障和服务“园区”建设、企业发展、“三农”工作等指导性意见24个;依法打击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挽回经济损失10.7亿元;创新建立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和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机制全省学习;司法援助为困难群体避免挽回损失1.8亿元。
五是司法公信力有新提升。司法领域改革大步向前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全面铺开,出台重要改革方案和意见33个;持续推进执法信息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和改进执法监督,严防冤假错案;制定防止领导干部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干预司法的“一揽子”配套办法,出台公安改革“1+4+10”方案,完成194名法官、133名检察官遴选入额。2016年中级法院裁判文 书公开率居全省第1位;市检察院在省考评中律师满意度、案件质量评查全省第一、零投诉。
六是法治保山开启新征程。成立市委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市委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出台全面依法治市规划、“七五”普法规划;常态化组织“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六五”普法受司法部和省表彰;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法学专家、律师事务所作为市政府法律顾问。
七是信息运用迈上新台阶。公安机关坚持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化要战斗力,共计投入信息化建设经费6671万元,构筑起覆盖全市的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市中级法院依托网上办公办案系统,实现了案件评查随机化、评查标准数字化、办案质效评估自动化;市检察院被评为“科技强检示范院”,“全省集成化最高的一站式服务”检务大厅被《检察日报》一版头条深度报道。
八是过硬队伍取得新进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铁规禁令,连续3年政法队伍执法满意率达97%以上,位居全省前3位;政法干警违法违纪案例持续下降,控制在个位数;全市共有30多个集体、200余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涌现出“云岭楷模”杨德忠、“全国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彭旭邦、“54年零违纪”施甸法院、“全国模范检察院”昌宁检察院、“缉毒劲旅”芒颜边检站等一批先进个人和单位。(张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