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警方联合相关部门侦破一宗特大贩毒案,缴获毒品840余斤
“宝安的禁毒工作能从实际出发,大胆进行创新,值得肯定。”日前,广东省深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徐文海到宝安公安分局调研,走访了禁毒阳光志愿服务U站、新湖学校的社区戒毒、禁毒教育等工作。
自2015年全国禁毒重点整治工作会议以来,深圳市宝安区统一思想、明确目标,采取果断措施坚决遏制毒情蔓延势头,实行“全方位保障、全要素纳管、全行业监控、全链条打击”工作方针,加强领导,压实责任,重奖严罚,激发全社会合力禁毒强大能量,保持对毒品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
加强组织领导全方位保障
据悉,宝安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主任、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任副主任,各成员单位一把手任委员的新一届区禁毒委员会。积极完善通报协调、责任追究、考核评估、有奖举报制度,每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倒逼工作进度,协调解决问题。
同时,在人、财、物方面加强保障。整合禁毒民警100名、禁毒专干500名、专职社工460名,在“社会广泛参与”上狠下功夫,筛选了一批社会口碑好、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8500余名禁毒义工志愿者,参与到社区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中,全区专业禁毒力量近万名。2016年区一级禁毒财政预算专项经费就已经达到了1.1亿元。
全面推进实施网格化管理
宝安把禁毒工作的管理对象、管理流程、管理标准等全要素纳入网格化智慧管理工程,植入全区4833个综治网格,一警多格、一格多人,构建“多维融合、无缝对接、实时协作”的网格联动协作圈,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解决”。实现警力与网格力量双向互动,通报毒情、落地核查、线索举报,完备“1(区)+10(街道)+397(警格)+4833(网格)”的四级禁毒工作网格化管理体系,明确网格禁毒工作事项一天一巡、一巡一核、全数建档,通过专群结合、联勤联动,提升“见警率”“管事率”“盘查率”。
同时,宝安区还积极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8.31”工程,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纳入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依托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禁毒阳光U站和禁毒社工、义工等社会力量,全面实现“盯、关、跟”(盯住、关爱、跟踪)。截至目前,全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达到93%。
规范物流检查全行业监控
围绕禁毒工作,宝安在全国率先提出推行“两平台一制度”,即运用实名收寄APP、快递卫士APP两个平台,落实物流寄递业禁毒安全保障制度,实现物流寄递“科技+制度+人民战争”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社会群众尤其是物流寄递行业参与禁毒的热情,推动全市禁毒人民战争向纵深迈进。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以来,宝安区共查获通过物流寄递寄运毒品案件48宗,抓获犯罪嫌疑人62名,查缴毒品232公斤。2016年,全国禁毒信息管理系统中已破案件毒品原始来源、中转地为宝安的同比下降81.8%。
保持严打态势全链条打击
此外,宝安继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以“打团伙、破大案、摧网络、抓毒枭、缴毒资”为主攻方向,紧紧抓住毒品中转入境、制毒犯罪和网络涉毒等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系列专项打击行动,遏制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数据显示,2016年,宝安区破获毒品案件1058宗,其中目标案件17宗,千克案件63宗,刑拘1343人,逮捕1170人,强戒1474人,查处吸毒人员8134人,打掉毒品犯罪团伙53个,抓获团伙犯罪嫌疑人170人,缴获毒品1462.64公斤,打击涉毒违法犯罪总量在全国县区排名第一。
通过禁毒重点整治,宝安区的社会治安形势也得到了持续好转。据统计,2016年,全区110涉毒警情同比下降36.6%,八类、两抢、两盗和黄赌毒警情同比分别下降30.1%、40.6%、28.1%和45.7%。初步实现毒情持续向好、涉毒人员明显压减、物流管控有力、全民禁毒氛围日趋浓厚的阶段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