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荆楚网)消息(通讯员王继超)“万叔叔,以前怪我走错了路……你那天教训我教训得好,我谢谢你,我现在真的不想后半辈子在那里面。”“ ……谢谢你对我照顾,我一定要把这偷戒了。”近日,一名犯案累累的惯偷少年向十堰市公安局十堰经济开发区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万兆平发去了两条短信,表示要痛改前非,好好做人。
疏于管教,少年走上“江湖路”
今年15岁的小华(化名)是十堰经济开发区人,父母均为了一家老小生活终日奔波,对小华的成长和教育疏于管理。小华12岁起就上网吧、上游戏厅,渐渐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惯。
2013年3月的一天,小华和几名小伙伴流窜至经济开发区一商店盗窃了几百元现金和两条香烟,得手后他们迅速将钱挥霍在吃喝玩乐上。公安机关很快将小华等人抓获,但苦于小华等人未达到法定处罚年龄,只能查明案情后通知家属领回。
此后几年,小华一再犯案,经常偷了抓,抓了又得放。一来二去,小华成了刑警队里的常客,远近闻名的“惯偷”“小混混儿”。
窃案屡发,刑警蹲守抓团伙
2016年4月,经济开发区白浪路沿街店铺连续发生撬门入室盗窃,犯罪分子有恃无恐,气焰十分嚣张。
刑警大队副大队长万兆平研判后认定小华团伙具有得大作案嫌疑。
经过连续几天蹲守,开发区分局刑警大队抓获以小华为首的未成年人盗窃团伙成员10余名。小华等人到案后,知道自己未达法定刑事责任年龄而有恃无恐,对作案情况供认不讳,案件迅速查清。
用心关怀,问题少年迷途知返
案件虽然基本办结,但是看到小华等人稚嫩的脸上挂满与年龄不相称的玩世不恭,万兆平在痛心的同时也深感忧虑:“抓了放,放了抓,何时是尽头?”
留守儿童沦为问题少年,缺乏教育是最根本的原因。万兆平决定调整工作思路,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对小华等人的关爱和教育上,力争通过感情投入和教育促使小华等人得到转变。
万兆平用了近3个月时间,走访了10余名团伙成员的家,通过家访,与小华等人父母、亲戚达成共识,协管孩子,要求监管人加大监管力度,同时杜绝孩子之间相互串联作案。万兆平还不定期地与小华等人谈心,了解其思想动态,坚定其改过自新决心,让其明白所作所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同时,积极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华等人对民警的态度从对抗到怀疑,从怀疑到认同,从认同到感激。通过持续工作,以小华为首的未成年人盗窃团伙,作案次数大幅度减少,并且还能积极配合民警找回被盗赃物,并提供案件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