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正托起百姓心中的天平
——记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广西南宁青秀区法院民庭法官邵晨
邵晨(左一)在社区参加普法宣传活动。
2017年1月,一个振奋人心的喜讯从北京传来——
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审判员邵晨被授予“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的称号。
这一年,邵晨28岁。他是南宁市两级法院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干警,也是广西法院系统获此殊荣最年轻的法官。
“啧啧,年纪轻轻就获此殊荣,了不起!”
“邵晨得此荣誉,是实至名归!”
人们纷纷报以肯定和羡慕的目光。
邵晨,法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自2013年10月被任命为代理审判员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以来,他已主审了近2000余各类民商事案件,服判息诉率97.1%,没有申诉上访、发回重审及超审限,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办案“精雕细刻”
熟悉邵晨的人都说,邵晨勤于办案。
邵晨有一套办案准则,就是对每一起案件的事实、证据都“精雕细刻”,不放过每一个证据和每一处细节,坚持将每一件案件都办成铁案。
在审理一起承揽合同纠纷案件时,原被告双方对工程款的问题争执不下,双方所提交证据亦真实有效,案件事实扑朔迷离。
为了能够查明案件事实,邵晨深入涉案工地调取账簿材料,逐项进行核实,并对已完成的工程进行清点……
该案被告在领取判决书后,为邵晨的细致认真所感动。“邵法官,这份判决书查明十分细致,符合事实。从你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法官的敬业精神。”
事后,该案被告还主动联系原告,自觉履行了判决书确认的义务。
邵晨说,“一纸判决,承载的是正确解释法律、充分宣示正义、合理判定冲突、倾情普及法治的重要功能。”
从到法院工作的第一天起,邵晨就发扬钉子精神,想方设法挤出时间学习。他把身边的同事当作良师,经常向从事审判工作的老法官学习请教。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中办案,在办案中学习,邵晨脱颖而出。自2013年10月从事审判工作以来,邵晨的办案数量及质量一直名列前茅。
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邵晨始终坚持做到对每一个案件的当事人一律平等,一切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开、透明、阳光、亲民的从事司法审判工作,对事实的认定清晰准确,严格审查,把公平正义体现在执法办案每一个环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数字统计,邵晨从2013年10月至今,共收案2233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100%,服判息诉率97.1%,没有申诉上访、发回重审及超审限情况。
“这点累没白受”
调解办案,力求最佳社会效果,邵晨有一套。
70多岁的李某借款给被告后,收到的欠条意思表示模糊,且被告拿到借款后不久即病亡,而被告的继承人竟不承认那次的借款。
案件交由邵晨主办。此案庭审结束后没多久,李某即查出患有癌症,但因家庭困难无钱治病。因文化水平比较低,无法就主张的事实进行充分的举证,李某焦急万分。
为查明案件事实,邵晨从各银行调取了李某贷款时的取款凭证和转款凭证,结合庭审时原被告双方的陈述,查明了被告欠款的事实及金额。邵晨对被告继承人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调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被告继承人主动向李某偿还了10多万元欠款,使李某有了救命钱。
事后,李某由衷赞叹道:“邵法官,太感谢你了,多亏了您耐心细致的调解,才让这起纠纷圆满解决,要不然我该怎么办呀。”
邵晨用自己的真诚与公正一次次化干戈为玉帛,赢得了一个个当事人的称赞。
在某百货公司与业主合同纠纷系列案件中,考虑到案件涉众面广、社会影响大,邵晨将调解放在首位。他积极请示汇报,多次召集座谈,充分发挥律师的传话筒和缓冲剂作用。经过邵晨3个多月的调解,700多户业主与百货公司达成了和解续约。
始终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办案理念,邵晨积极主动、细致耐心地做好双方当事人的矛盾化解工作,有效做到案结事了,调解工作得到案件当事人的充分肯定。2016年,邵晨共调解或促使当事人和解撤诉共134件,调解率35.8%。
大多数时候,人们从邵晨脸上看到的不是法官的威严,而是兄长、朋友般亲切的笑容。他说,自己很多时候是在听,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说,从中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样再做起调解工作来就容易多了。
这几年,青秀区法院受理的案件一直攀升,法官受理案件量也在不断上扬。再花时间去调解案件,要花费很多时间,邵晨对此却毫无怨言。
有人问邵晨,要花那么多时间去调解,到底累不累?邵晨憨厚地笑答:“在繁忙的工作中,有时我也会感到累,但每当看到经自己热心的调解后,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时,就感到幸福和快乐。就算是累,只要能化解当事人的矛盾,这点累就没白受。”
当学习型法官
邵晨每天都忙于办案,他是青秀区法院金融组收案数最多的法官。
走进邵晨的办公室,办公桌上有几叠案卷,简直把正在埋头写判决的邵晨淹没。为尽可能快结案多结案,邵晨的案件排期十分密集。
正是在工作安排如此满满的情况下,邵晨还是坚持不断学习。
在邵晨看来,法官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打磨和历练。“如今疑难案件和新类型案件很多,办案其实是最好的学习充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邵晨所审理的案件类型繁多,囊括了传统商事案件及新类型案件。在审理公示催告案件中,邵晨发现该类案件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形成书面材料向最高人民法院进行了汇报。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邵晨如是说。
在踏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邵晨还坚持参加学术活动,通过学术研究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进而促进审判工作实践。
2014年,邵晨担任南宁市社科联A类重点资助调研项目的执笔人,与同事们一同撰写《关于金融机构不良个人贷款及微小贷款债权实现问题的研究》,以期进一步解决和完善金融借款纠纷案件审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他还在广西法学会主办核心期刊《法治纵横》公开发表了《能动性与被动性的水乳交融——论基层法院在和谐社区管理中的作用》一文,对法院在社区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可行性探讨。《论太平绅士制度在我国民族地区司法实践中的借鉴意义和实施路径》《浅议法官独立——以制度管理为视角》等关于人民法院审判体制改革的学术文章也刊发在省外一些刊物上,对司法改革等问题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这,就是邵晨,对公平的坚定信念、对正义的不懈追求,始终奋斗在审判工作第一线,将自己的青春默默地奉献给审判事业。(卢林峰 吴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