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线上扎“篱笆”
——广西防城港市公安边防支队缉私纪事
广西防城港市公安边防支队官兵联合地方有关部门封堵边境便道。
2016年1月14日凌晨,一名男子驾驶一辆套牌商务车在边境便道上疾驰,企图绕过边境检查站进入内地,没想到刚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横江边境检查站管理区,便被6名边防官兵拦截。边防官兵当场从车上查获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食蟹猴106只。这名嫌疑男子不知道,为了截击他,边防官兵已经在边境便道上守候了一整夜。
这是发生在防城港边境缉私战场上的一个真实场景。2016年以来,防城港市公安边防支队官兵把好国门,严守边境,始终保持对走私活动的高压打击态势,取得了丰硕的战果,打出了公安边防部队的声威。
昼夜轮战不松懈
午夜零点,执勤边防官兵交接班。
凌晨1时,边防官兵在边境一线巡查,仔细搜索北仑河边走私分子可能藏匿的区域。
凌晨2时,边防官兵发现了新开的走私便道。
凌晨3时,边防官兵沿着走私便道捣毁一个存放走私货物的窝点,查获走私香烟一批……
24小时联合武装值守——这已经成为边防官兵在边境一线开展缉私工作的常态,也被官兵们笑称为“白天不懂夜的黑”。
东兴市与越南山水相连,由于历史、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基础等复杂成因,东兴北仑河沿线“蚂蚁搬家”式走私几成积弊。
“服从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全力保证边境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这是防城港市公安边防支队党委始终不渝的工作准则。2016年以来,支队坚持“一线堵,二线查”的原则,大力开展边境管控基础建设,规范建成7个边境封控储备点、16个警务室,确保重大安保、敏感时期派员24小时武装值守。边防机动部队投入60余名警力开展边境封控,启动3个武装巡逻分队,实现边境一线重要交通路段和卡口全线封锁,坚决将走私活动堵截在境外、查获在一线。
重兵布防,战果丰硕。2016年1月22日,横江边境检查站查获冻体野生暹罗鳄70条;4月25日,江山边防派出所查获一辆走私路虎越野车,案值100万元;5月27日,东兴水上边防派出所查获一辆保时捷轿车,案值150万元;10月23日,防城边防大队部署专项行动,查获走私香烟250件,案值300万元……
2016年以来,防城港市公安边防支队共查获涉嫌走私案件1461起,案值约6924万元。其中查获酒类2.3万瓶、香烟5千余件、小汽车2辆、玉米20余吨、白糖108吨、大米80吨、矿石46吨,以及冻品、电子产品、野生动物等物品一大批,有力打击了走私分子的嚣张气焰。
联手管控打走私
楠木山边境检查站位于防城港至东兴高速公路东兴出口,是阻断不法分子走私货物入境的重要卡口。
楠木山边境检查站教导员刘小斌介绍,在近年来查获的走私案件中,走私野生保护动物及其制品占30%左右,不法分子开始将货物通过海鲜物流公司进行托运,货物隐藏在大量的海鲜产品中,不容易发现。
去年6月,该站执勤官兵在对一辆厢式海鲜物流车进行检查时,司机称装载的是活体螃蟹,执勤官兵却查出了国家二级濒危野生海洋保护动物珊瑚286袋。
边境缉私战斗惊心动魄,瞬息万变。随着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不法分子也越来越狡猾,他们逐渐改变走私线路,由防城、东兴地区向边境两翼转移,呈现多样化;运输货物也化整为零,分批运送,更加隐蔽。
“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防城港市公安边防支队支队长杨有祥介绍,“只有以情报信息为支撑,不断完善联动机制,才能迅速形成整体作战、合力攻坚的边境反走私管控格局。”
支队积极转变缉私方式,创新边境管理举措,聘用挑选政治觉悟性高、获取信息能力强的治安积极分子,在陆地边境物建“路长”,在海上物建“海长”,在界河上物建“船长”,成为边防部门安置在中越边境线上“不下班的值班员”。2016年10月29日,那梭边境检查站官兵根据“路长”提供信息,查获偷运野生保护动物苍鹭92只。
打击走私活动不能只靠单打独斗。支队主动与海关、工商、烟草、运管、路政、交警、打私办等有关职能部门联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情报信息交流,密切行动配合,畅通货物处理渠道,理顺了案件移交关系,有效确保缉私工作形成合力。2016年以来,共召开工作联席会议12次,开展联合勤务26次,签订执法合作备忘录2份,互通情报信息31条,反馈案件信息14条,联合开展多次专项打击行动,边境反走私局面得到明显改观,实现了平稳可控的良好态势。
科学引导村民致富
“经过多次固边专项行动,防城、东兴地区的走私势头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防城港市公安边防支队支队长杨有祥说,2016年以来,支队查获涉嫌走私案件数量和案值分别同比下降35.2%和21.8%。
如今,在防城港边境一线,这个曾经走私活动特别严重的地方再次恢复了正规的社会经济秩序,非法便道已经被一根根几顿重的水泥柱封堵,一批批货物正通过几个正规码头进进出出,有序地接收海关、边防部门的检查,河面上则停靠着一艘挨着一艘等待着运货的货船。
走私活动少了,边境的社会治安状况也好多了。支队紧密结合爱民固边战略和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全方位宣传,引导边境群众走上勤劳致富的“金光大道”。
滩散边防派出所辖区地处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汉、壮、瑶等各族同胞一直梦想着有朝一日能甩掉贫困落后的帽子。受高额利益的驱使,部分村民逐渐形成“靠边吃边”的想法,对走私违法犯罪行为也产生了错误认识,不惜铤而走险参与其中。
在打击走私活动的同时,滩散边防派出所还因地制宜,创建“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在村里引进了百香果种植项目,免费为村民赠送果苗,并请来农业专家指导村民种植。果农苏有明说,百香果易种且收益快,希望这批果苗将来能给他带来更多的收入。
如今,随着里火边贸互市口岸的开通,边境贸易也红火起来。官兵们还利用互联网等渠道,帮助边民联系商家,拓宽销售渠道,并联合农业服务中心开办农业技术大讲堂,引导群众开拓思路,靠山吃山,共同致富。(邹优健 赵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