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调撤率保持全省前列
——聚焦四川凉山州中级法院五年工作
凉山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文(左二)在州法院代理院长范文清(左一)陪同下调研指导法院工作,并对该院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海来迪波 记者唐万贵文/图
五年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两级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努力维护公平正义,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积极化解矛盾纠纷,调撤率达76.48%,始终保持全省前列,为凉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五年来,凉山州两级法院共审结各类案件140153件,同比上升46.89%,创历史新高;调撤民商事案件63843件,调撤率达76.48%,始终保持全省前列。
五年来,凉山全州法院先后有165个集体和208名个人受到州级以上表彰奖励。
这一组组数据、一项项荣誉,有力地见证了凉山州两级法院系统五年来所走过的峥嵘岁月,诠释了凉山法院人尽职履职、公正司法,为凉山跨越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履行审判职能服务保障发展取得新成效
该州法院系统依法履行惩治犯罪、服务发展、调处纠纷、保障权益的审判职能,为维护凉山社会平安稳定,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五年来,该州两级法院共审结各类案件140153件,同比上升46.89%,创历史新高。
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着力推进平安凉山建设。全州法院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12627件18479人。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共审结1件2人。始终对毒品犯罪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判处毒品犯罪案件3616件4547人,其中,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2484人,重刑适用率达36.73%,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0余个百分点。对1511名零包贩毒罪犯全部判处实刑。依法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依法严厉打击合同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依法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加大惩治腐败力度,依法判处367件438人。建立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10天,均当庭宣判,无一上诉。州法院办理的3件毒品案件、2件脱贫攻坚领域贪腐案件分别被最高法《刑事审判参考》、省高院新闻发布会作为典型指导案例予以发布。
全面加强民商事审判工作,着力服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州法院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83472件,诉讼标的253.71亿元。特别是依法审结了以西昌某工业公司为代表的重组兼并、破产改制、产权股权转让等案件17件,涉案资产总额13.14亿元,安置破产企业职工1万余人,挽回经济损失2亿余元,工作成效受到州委肯定。
切实履行行政审判职能,有效促进依法行政。全州法院共审结各类行政案件984件。充分发挥司法监督职能作用,判决撤销、变更原行政行为或确认行政行为违法、责令履行法定职责199件,依法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维持行政机关行政行为622件,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能。通过释法明理,当事人主动撤回起诉163件。
强力推进执行工作,积极推动破解执行难问题。全州法院共执结各类案件23072件,涉案标的58.36亿元。以“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为抓手,以“反规避、惩失信”等专项活动为推动,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政法委协调、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大格局。连续五年开展涉民生专项执行和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解决执行难的“司法大拜年”活动,执结案件1677件,集中兑付执行款0.95亿元。创新执行财产变现方式,以公开竞价方式在网上拍卖执行标的2件,溢价率近50%。
践行司法为民 阳光司法便民司法有新举措
坚持民生为重,不断完善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
深化司法公开,确保审判执行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全州法院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生效裁判文书27789份。通过法院网站、短信平台发布工作动态、重大案件等信息2万余条。通过法院官方微博,图文、视频直播庭审86件。召开新闻发布会33次,及时向社会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和全州毒品案件审理情况。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审理减刑、假释案件13230件。
坚持民生为重,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和期望。严格执行“立案登记制”,切实解决立案难问题。大力开展巡回审判,深化马背法庭、背篼法庭、摩托法庭作用,及时审理各类纠纷41236件次,为边远山区群众提供诉讼便利。注重源头治理,化解涉诉信访积案356件、涉执信访案件11件。及时办理并回复省、州相关部门交办涉诉信访案件143件。对7975名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减、免、缓缴诉讼费1830万元,对805件案件当事人给予司法救助551.19万元。
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开展送法进机关、学校、社区等活动800余场次。全州法院与电视台举办法治讲堂26期,选派100余名干警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通过法治《微电影》、专题辅导、以案讲法、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等方式进行普法宣传,受教育人数达50余万人次。开展“3.15”“6.26”“12.4”等法治宣传活动1000余场次,发送宣传资料30余万份,解答群众咨询2万余件次。
全力投入脱贫攻坚,促进共享发展。全州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精准识别、精准脱贫决策部署,深入实地调研600余次。选派43名干警挂职担任扶贫村“第一书记”,结对帮扶困难群众5509人,主动协调和筹措资金376.91万元、发动干警捐款81.43万元,解决联系点、帮扶村以及群众的实际困难。选派34名干警驻村担任“禁毒专职副书记”。
自觉接受监督,切实改进法院工作。向人大常委会专题汇报工作、接受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专题询问100余次,积极配合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调研60余次。及时办理和回复政协提案20件,满意率达100%。认真审理28件刑事抗诉案件。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2500余人次旁听庭审、交流座谈、监督执行。
推进司法改革 审判工作体制机制有新进展
全州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省高院的安排部署,积极推进以法官员额制、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进一步完善审判制度机制取得积极成效。
积极推进法官员额制改革。在全州法院择优遴选了396名法官入额。
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按照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立审执相分离的要求,坚持法官人数与案件数量基本均衡原则,合理设置了审判团队。制定了《办案人员权力清单》《落实司法责任制实施办法》,规范、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严格办案责任追究。州法院分设民商事专委会和刑事专委会,建立了刑事、民事专业法官会议制度,为重大民事案件法律适用、处理思路提供参考性专业咨询意见。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全州法院庭审实质化审理案件5件,4名证人、6名侦查人员、5名鉴定人出庭作证。规范涉案财物管理工作,制定了《涉案物品管理办法》。目前,76件涉案财物已入库集中统一管理。
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立足审判实际,结合凉山彝族地区民族特点与习俗,健全完善具有凉山特色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大力推进交通、保险等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五年来,共调撤民商事案件63843件,调撤率达76.48%,始终保持全省前列。
坚持从严治院 打造过硬法院队伍有新提升
全州法院严格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围绕“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目标,切实加强法院班子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司法能力、转变司法作风。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以学习教育为抓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活动。以“围绕审判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审判”为主线,不断加强班子建设,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显现,形成了党建、审判工作齐抓共赢的良好局面。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举行“廉洁司法教育日”活动。五年来,组织全州法院干警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360次,受教育干警达3.6万人次。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举报416件,对违反工作纪律的30人进行了诫勉谈话及函询约谈,对10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始终保持对违法违纪行为“零容忍”。
加强司法能力建设。组织全州法院干警参加上级法院培训1728人次。举办“彝汉双语”和专业法律知识培训2427人次,开展网络培训16473人次,组织全州法院干警分12批到西南政法大学进行培训。
加强审判管理。以网上办案为基础,所有案件实行随机分案、节点管理,对办案环节实行静默监管和动态监控,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达97.11%。评查各类案件29091件、评查裁判文书4860份、评查庭审918件次。州法院荣获全省法院争创“两个一流”工作特等奖及集体嘉奖。“凉山已站在脱贫奔康、富民强州新起点,全州法院将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拼搏实干,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为全州决战贫困、转型跨越,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有力司法保障!”凉山中院党组书记、代理院长范文清强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