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下午,在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白泉民代表省高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
白泉民说,2016年全省法院始终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忠实履行法律职责,新收各类案件140.2万件,结案138.9万件,结案标的额4841.5亿元,同比分别上升9.3%、9.6%和15.4%。全面加强刑事审判,审结一审刑事案件6.1万件,判处罪犯7.1万人,同比分别下降2.5%和4.3%。依法惩处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犯罪,审结故意杀人、抢劫、盗窃、涉枪涉爆、黑恶势力等犯罪案件1.5万件,对3576名罪犯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依法惩处毒品犯罪,加大对走私、制造、大宗贩卖毒品等源头性犯罪打击力度,审结案件3552件。加强对妇女、未成年人的刑事司法保护,审结强奸、拐卖、猥亵妇女儿童等犯罪案件1519件、校园欺凌犯罪案件68件。依法惩处职务犯罪,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2596件,判处罪犯3535人,其中原为县处级以上干部的65人,依法审理了苏荣等5名中管干部、18名省管干部职务犯罪案件。积极参与海外追逃追赃工作,审结相关案件8件,判处罪犯22人,追缴违法所得3560万元。依法惩处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加大涉众型经济犯罪审判力度,审结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传销等犯罪案件529件,审结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犯罪案件455件。依法惩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结案件104件,判处罪犯212人。
白泉民说,去年全省法院着力服务经济发展,全面加强商事审判,审结一审商事案件36.9万件,结案标的额2185.8亿元,同比分别上升3.6%和25.4%。积极参与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审结民间借贷、金融借款、融资租赁等案件21万件。妥善审理涉及产业调整、企业转型的重大关联案件,审结企业破产、兼并重组、股权转让等案件447件,化解不良资产272亿元,盘活存量资产122亿元,释放土地资源4.8万亩。助力海洋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审结船舶碰撞、海洋污染、海上运输等海事海商案件2365件、涉外商事案件197件、涉港澳台商事案件160件。加强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审结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256件、涉环保民事案件736件、行政案件2732件,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1件。
白泉民说,去年全省法院着力保障民生权益,全面加强民事审判,审结一审民事案件40.5万件,同比上升3.6%。着力促进依法行政,全面加强行政审判,审结一审行政案件1.7万件,同比上升6.4%。推动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2344人(次),同比上升43%,应诉人次和增幅均位居全国法院前列。着力破解执行难题,全面加强执行工作,执结各类案件37.3万件,执行到位1694.7亿元,同比分别上升16.2%和16.6%。积极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惩戒机制,综合运用征信网站、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等平台公开曝光40万名失信被执行人,对77.9万人(次)在申请贷款、市场准入、高消费、出境和乘坐飞机、高铁等方面进行限制,一批被执行人迫于压力履行了法律义务。坚决惩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对1874人决定司法拘留,对108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白泉民说,去年全省法院全面深化司法改革,认真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遴选出7553名员额法官建议人选,充实一线办案力量。积极推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近20%的民商事纠纷在诉前化解。全面构建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对4450件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结,当庭宣判率为97.3%,被告人服判息诉率达98.5%。
白泉民说,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全省法院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更新司法理念,深化司法改革,发挥审判职能,为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