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2016年新疆政法工作综述:平安新疆建设的铿锵足音

2017-02-12 20:57  来源:新疆法制报  责任编辑:闵玥
字号  分享至:

  过去一年,对我区政法战线干警来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在这样一个“挑战与困难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时代”,他们“舍小家、顾大家”,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谋思路、想对策、抓落实,遇山开山,逢水架桥,百折不挠,推动自治区党委各项维稳措施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落地生根,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迈上新台阶。

  聚焦总目标 利剑出鞘

  安定有序、繁荣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民心所盼、众望所归。

  2016年,我区政法机关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果断出手,依法打击,决不手软,严打专项行动取得新胜利,绝大多数暴恐团伙在实施暴恐行动之前被打掉,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反恐维稳形势向着总体好转方向发展,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公、检、法、司密切配合,以总目标统领各项工作,完善落实各项反恐维稳措施,确保新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确保各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16年12月31日,一辆辆武装巡逻车在乌鲁木齐市区穿行,各族群众纷纷驻足观望。振奋人心的宣传标语口号,让各族群众对新疆维护稳定工作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对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信心十足。

  在这场提振信心的自治区反恐维稳誓师大会上,政法干警与各族群众从心底发出呐喊:“面对生死考验,勇于战斗牺牲”“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群众心连心”……

  为彻底将暴恐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我区各级检察机关在严打专项行动中把公诉席当作指控犯罪、揭露犯罪、声讨犯罪的重要战场,深层次揭露暴恐犯罪的罪恶本质和宗教极端思想、暴恐音视频的严重现实危害;各级法院依法及时审判了一批危安暴恐犯罪案件,重点明确指向暴力恐怖、宗教极端、制枪制爆、组织偷越国(边)境等违法犯罪。

  暴恐分子是人类文明、正义的公敌,坚决打击暴恐犯罪,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群众举报涉暴恐犯罪线索奖励办法》作为全国首部省级专门地方性行政法规,于2016年4月11日颁布。自颁布以来,在广大群众的检举揭发下,一批涉暴恐案件得到及时侦破,有力震慑了暴恐分子,打击了“三股势力”的嚣张气焰;拜城县、洛浦县等地6名举报涉暴恐犯罪重大线索的群众获得奖励,奖励金额从20万元到50万元不等,共计220万元。

  对暴恐分子就是要布下天罗地网,打出声势,打出成效。正如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多次在会议上强调的那样,我们要更加坚定坚决地抓牢总目标,打好维稳组合拳、攻坚战,保持严打整治高压威慑态势不动摇,挖存量、减增量、铲土壤,对暴恐分子果断出手、坚决打击,除恶务尽、斩草除根,筑牢反恐维稳钢铁长城、铜墙铁壁。

  筑牢法治基石 力促公平正义

  突破重重险阻,特克斯县公安局历时5个月,捣毁了一个重特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此案涉案金额高达2000多万元,受害人2600余人,涉及全国31个省市。

  正义从来不会缺席。针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猖獗的态势,我区公安机关于2016年8月底成立反诈骗中心,自治区人民银行、银监局,中、农、工、建、交、邮六大银行以及自治区通信管理局、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选派业务骨干进驻,与公安民警并肩战斗。

  法治是公平正义之基石,承载着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过去一年,全疆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超过52万件,同比上升20.1%。为特困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用2666.7万元,提供司法救助金1938.1万元,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人民司法的温暖。各级法院法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巡回审判5405次,办结案件16191件,把诉讼服务送到农牧民家门口,解决基层群众诉讼难。

  针对“老赖”,全疆法院联合社会各方力量,构建起“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体系。将42865个单位和个人纳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系统,通过限制高消费、出境和参与政府招投标,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法律义务。从严惩处规避、抗拒执行行为,罚款拘留1674人次,依法追究34名被执行人刑事责任。

  全疆检察机关则继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依法查办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687件741人,挽回经济损失2.64亿元,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立预防职务犯罪约谈制度,深入职务犯罪易发多发行业领域开展专项预防,协助完善内控机制。

  2016年,随着“七五”普法的启动,我区政法各部门不断创新形式,抓住重点,分类施教,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治区司法厅持续加强“源头”法治宣传教育,全区40万公职人员首次通过网络学法并参加无纸化考试;打造“法宣在线”平台,在全区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如今,大量干部将法治宣讲放在基层一线,普法至“最后一米”,各乡镇村参加升国旗仪式和法治宣讲的人越来越多,依法依规办事、主动寻求法律帮助的人越来越多,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凝聚起强大力量。

  持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区116个地方法院3421名法官被选任为员额法官,全疆三级120个检察院全部完成首批2119名检察官入额遴选工作。

  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通过遴选脱颖而出的司法优秀人才会更好地履行各自职责,承担好执法办案大任,提高办案质量、效率和效果,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平安幸福就在身边

  乌鲁木齐市环卫工人陈文莉每天早上都要乘坐第一趟早班公交车,在早高峰到来之前赶到小西门。坐在车上,天还未亮,大街上人烟稀少,但是陈文莉一点也不担心:“从我家到小西门,一路上要经过好几个便民警务站,每个站都亮着灯,看着就觉得心里踏实。”

  与陈文莉的感受相同,越来越多的群众说:“便民警务站24小时传递着温情,诠释着善意,是我们的‘暖心站’‘团结站’‘平安站’,是我们追求幸福、安定生活的有力依靠。”

  自2016年5月1日起,我区不再使用流动人口便民联系卡,大力推进信息社会化采集。与此同时,我区各地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切实解决流动人口关心的民生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完善的均等化服务,流动人口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为了讨要房屋转让费而一筹莫展的马莲惠,如今在阿勒泰市团结南路社区的帮助下,难题得以解决;从吐鲁番市来乌市务工两年的阿不都许库尔·艾力和妻子在了解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自治区各项惠民政策后,不住地感叹:“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党的关怀!”

  特别是自治区派驻内地的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站、联系点,及时和当地政府对接,和新疆本地实现前后方支持,沟通到位、服务协调到位,积极服务于内地新疆籍务工人员,给他们送去家乡的温暖。

  矛盾纠纷的合理合法化解是平安和谐的应有之义。2016年,我区统筹推进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完善并落实“大调解”工作体系,法院、司法行政部门、政府法制办主动作为,衔接联动,在复杂矛盾纠纷(案)事件中发挥专业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

  如何及时发现、有效应对矛盾风险是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自治区及各地主动适应、变化变革,更加注重设施联通、信息互通,更加注重力量统筹、资源共享,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防范风险。

  如今,全区已建成纵向覆盖五级行政系统,横向贯通各级成员单位的综治视联网平台,实现了区、地、县三级100%全覆盖。并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管控智能化水平,整合社会力量,以“微行动”“群防群治”等,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自治区还积极推进五级综治中心建设,实现社(村)全覆盖,想方设法发挥村级党组织阵地作用,努力提高基层干部能力素质,最大限度地把人心凝聚到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上。

  平安是各族群众的期盼,也是基本的民生。2016年,我区各地推动平安创建活动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平安创建,公众满意度保持较高水平,公众安全感稳中有升,平安创建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

  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科学决策部署下,在各族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大力支持下,全区政法干警顽强拼搏、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为保障各族群众的安宁生活、社会大局的持续稳定、法治环境的公正规范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奏响平安新疆建设的“最强音”。(王维)

相关报道

首例 海南一官员因网站不更新被立案审查

老人与人争吵次日病发死亡 争吵者被判担责10%

根据因果关系的性质和法理以及双方的过错程度,法院酌定李芳自负90%的责任,黄杰夫妇承担10%的责任。

17万元的司法鉴定“天价”收费合理吗?

鉴定一个指纹、两枚印章、一个签名,要价17万。

康永斌:青春是我最大的舞台

如今,他以公诉科科长的身份回到了熟悉的公诉岗位,等待他的将是一个更大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