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戒毒所副所长黄芳:我希望若干年以后,她们能生活得更好

2017-02-08 14:13  来源:平安浙江网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40岁的黄芳,留着乌黑的长发。岁月似乎不愿在她脸上留下痕迹,但她身后却留下了一串串值得自豪和骄傲的坚实脚印。

  20年前,黄芳还是一个刚刚走出校园、稚气未脱的姑娘,如今,她已是省莫干山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副所长。二十载青春悄然而去,她一直坚守在戒毒所,心中的信念从未改变:“总有一种真情,能滋润干涸的心灵;总有一种奉献,能唤醒泯灭的良知;总有一种浩然正气,能拨开阴霾见晴天。”

  丹心一片

  1996年,黄芳大学毕业,来到省莫干山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工作,这一干,就是20年。“我们所做的工作是人的工作,要以心换心、要以情动情。只有这样,我们的使命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这是黄芳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这么说,也这么做。

  已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陈某在寄给黄芳的新年贺卡里写到:“不需要太多的赞美,你的言行举止已经给许多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陈某的记忆中,南方的冬天特别湿冷,她一到冬天膝盖、手腕关节就会隐隐作痛。黄芳知道后,几乎每天都会找到她,询问她的身体状况,叮嘱她一定要注意保暖。在戒毒所里,黄芳就像一个妈妈,经常会叮嘱戒毒人员“多穿一些,别着凉了”。晚上戒毒人员都睡下了,黄芳依然不放心,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巡查戒毒人员的睡眠情况,看看她们有没有踢被子,为她们掖被角。

  夏天高温季,黄芳不厌其烦地叮咛戒毒人员“多喝水,注意身体”。戒毒人员生病住院,黄芳怕她们营养跟不上,还自掏腰包买水果给她们补一补。

  唤启心灵

  黄芳有一个外号,叫“蓝衣天使”,因为她就像一个天使,驱除戒毒人员的心魔。多年在一线工作的经验使黄芳懂得,戒除心瘾比戒除毒瘾更重要。所以,她一直坚持“戒除毒瘾得从戒除心瘾开始”。

  为此,黄芳创办了“七色光”心灵工坊。“七色光”代表着美好与希望,团队内的每一位心理咨询师各展其能,凝聚彼此能量。“七色光”折射着太阳的光芒,也象征着戒毒人员沐浴在阳光下,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树立戒除毒瘾的信心、实现自我成长,朝着七色的未来奋进。

  面对越来越多有心理问题的戒毒人员,咨询师们制定心理矫治个案方案,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冶疗,让这些走在精神崩溃边缘的戒毒人员,一步步从精神痛苦的炼狱里走出来,重新开始生活。

  多管齐下

  “她们走上吸毒这条路,往往是因为缺乏正确的认知。”黄芳说,正因为此,戒毒所内的学习教育活动非常重要。

  为了让戒毒人员更主动、更有效地参与学习教育活动,黄芳开展禁毒戒毒教育微课教学比赛、微课讲座,由传统模式向开放的、信息化的现代教学模式转变;开展“诵经典、品书香、塑人生”朗诵比赛,开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增加戒毒人员的文化知识,激发戒毒人员对美好生活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憧憬;以“6·26”国际禁毒日为抓手,开展“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为主题的戒毒宣传教育月活动,搭建社会与场所的沟通桥梁,让戒毒人员感受社会支持和家庭温暖,同时也充分展现和提升戒毒场所新形象;先后联合德清县人力资源部门、亚萍职业培训基地、莫干山大酒店等单位,在戒毒所内开办了计算机、美甲、插花等就业面广、创业前景好的培训项目,戒毒人员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为回归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工作20年来,黄芳获得了“浙江省青年岗位能手”“浙江省首届最美禁毒人”等称号,2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中国警察宣传片】我们是谁?一群怎样的人

我们是迎飓风而上的那一个,我们是冲在最前的那一个,我们是离你最近的那一个……我们是中国警察。

国画大师许麟庐遗产继承纠纷案终审 遗产归遗孀

终审维持北京二中院作出的驳回许麟庐部分子女要求继承许麟庐遗产诉讼请求,许麟庐遗产归其遗孀所有。

最高法院李少平副院长解读法官履职保障办法

《办法》的出台,对于全面贯彻落实《规定》内容,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尊重司法裁判、维护司法权威的良好氛围,具有重要而深 ...

尽情享受生命的过程

“哈哈,法官本身就是一份正能量的工作啊!”吴隽笑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