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微微,浙江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法医支队支队长,DNA室主任,公安部DNA工作专家组成员。
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实验室上课,身着白大褂,戴着眼镜,扎着马尾辫,精干利落。学生们围着实验台,操作、提问,她耐心地指导、鼓励。这是她多年来的工作状态。
她是一名法医,是省内乃至国内公安领域DNA专业的资深专家,这些年,她完成了约11万字涉及本专业检验工作指南与细则等,形成90个专业类作业指导书。但很多时候她是一名令人尊敬的老师,全省公安机关已建成的43个DNA实验室中100多名从事DNA工作的法医都出自她的门下。

第一节课:清洗实验器材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从踏入实验室的第一步起,吴微微就对学生有要求,实验的步骤、实验器材的洗刷等,她容不得学生有半点马虎。“来我这儿学习的第一个课程,就是清洗实验器材。器材洗不干净,还谈何实验的准确性?”吴微微说,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他们回到自己的实验室,才能确保鉴定质量。
做老师,吴微微有自己的套路,她传授的不仅是技术,还有精气神。
提取DNA需要技巧与耐心,有时候从这个点突破不了,那换一个点试试呢?这样的实验方式不行,那尝试另外一种呢?不断思考,不断实验,她向学生一再强调,每一次实验都是给自己和他人一次机会,每一次实验都是离真相近一步。在她看来,有时候做实验,就是要有一股子韧劲,要跟自己过不去。
她一直说,法医是一份非常有正义感的职业。1995年,她大学毕业分配到浙江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法医支队工作。当时,浙江的法医DNA工作才刚起步,全省就两名技术人员,一个是她,还有一个是她同办公室的同事。全省的DNA鉴定工作,就靠他俩纯手工完成。
有时晚上值班,周身一圈都是物证,其中还有大量尸块,“我似乎从来都没有害怕过,因为我尊重每一件物证,我要通过努力让它们‘开口说话’,让公平正义显露出来,让犯罪者受到应有的惩罚,也让蒙冤者洗刷冤屈,让无罪者光明磊落地好好生活。”
这就是她对职业的理解,也是她20多年一直坚守在这个岗位上的源动力。
终身课程:自我学习与提升
这些年,她想着,要把自己积攒的本事倾囊相授。但她也明白,做好师者,首先要不断提升自我。
实验室的工作很单一,但是她有自己的乐子,就是研究建立起适合浙江省实际情况的多类疑难生物检材DNA检验方法。
江南天气异于北方,尤其是夏天,高温潮湿的环境对物证的保存非常不利。有一年夏天,浙江某地的河里打捞起一具尸体,虽然沉尸时间距离打捞起来的时间仅半天,但是受到高温潮湿环境的破坏,关键证据已经很难检验出来。此刻,实验室的吴微微无力地发现自己在书本上学来的技术并不适用于实际操作,如何才能提高检出率?
于是,她利用所有的空余时间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在实验室里捣鼓新的技术。“染色混合精斑涂片DNA检验方法的研究”“陈旧腐败骨骼的DNA检验方法的研究”“mini-XSTR技术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研究”等成果就这样应运而生了。这些研究方法,让我省法庭科学DNA分析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为多起重特大案件的侦破提供了关键证据与侦查方向。
交上答卷:丰富DNA数据库
提升自己,更要造福后人,DNA数据库的建立,是她与同事为我省DNA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为充分发挥DNA技术的破案效益,她和同事及时开展应用调研,制定下发我省数据库建设规定,推进全省DNA数据库建设工作。
在数据库建立初期,她和同事就将多年前的积案物证全部翻出来,一一检验出分型,录入数据库。这也让不少被尘封多年的重特大案件得以顺利侦破。
多年前,我省某地发生了一起强奸抢劫杀人案,因当时的破案条件有限,嫌疑人身份一直未被查明,案件久侦未破。吴微微当时在被害人身上提取到了凶手的DNA,将这些数据录入数据库中备查。半年后的一日,她例行查看数据库比中记录时,眼前一亮,比中了!这份DNA竟然与辽宁的一位在押犯人一致。后经警方调查,辽宁的这名在押犯人承认了自己当年在浙江的这起强奸抢劫杀人案。这起案件也实现了我国法庭科学DNA数据库在跨省破获凶杀案件上的零的突破。
浙江DNA数据库的数据质量非常高,让其他兄弟省市都羡慕不已,这与我省对DNA采集的严要求有着重要关系。目前,我省DNA数据库库容达380多万份,利用数据库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近9万起,破案效益一直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