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随时可能爆炸的液化气瓶,他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火场,将194个液化气瓶全部转移出来;面对素不相识的困难家庭,他一帮就是13年,先后寄出133张汇款单……他就是浙江省台州市消防支队副政委薛军毅。入伍21年,薛军毅先后参与灭火救援5000余次,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最美基层公安民警”以及浙江十大“平民英雄”、浙江省优秀人民警察、第四届浙江“十大消防卫士”等荣誉称号,是浙江消防部队的先进典型。

一次又一次的“生死之战”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战友们的印象中,薛军毅无数次跟死神擦肩而过。
对薛军毅来说,记忆最深刻的是慈溪的那场“生死之战”。那是1999年1月的深夜,慈溪一家水泥厂仓库发生火灾。当薛军毅和战友们赶到现场时,两间仓库已全处于猛烈燃烧状态,而更危险的是,火情侦察员发现火场内有百余个液化气瓶,部分已经发生泄漏。
“根本就没时间想别的,只想着赶紧把液化气瓶转移出来。”他带着两名战士往里冲,“轰”的一声,仓库的一扇门被热浪冲开,一股巨大的热浪瞬间向外袭来,他被迫卧倒在地。
此时的火场犹如布满“炸弹”的雷区,冲进去,危险可想而知,但如不及时转移这些液化气瓶,一旦爆炸,可能危及整个厂房甚至周边居民的安全。没有片刻的犹豫,薛军毅在水枪手的掩护下冲进了仓库,用消防挠钩将液化气瓶一个个钩出来。但尽管这样,抢险速度还是太慢。
“当时虽然戴了防护手套,但拎起来的时候还是明显感觉到很烫。”为了快速将所有液化气瓶转移出去,薛军毅干脆直接用手拎着液化气瓶向外跑。
10个、20个、30个……一次次冲进仓库,一次次拎着液化气瓶跑出来,薛军毅不但体力透支,而且随着吸入的液化气越来越多,他出现了中毒反应,几次差点倒地,直到将第194个液化气瓶交到战友手里时,薛军毅身体一沉,昏了过去。
像这样的危险经历远不止这一次。2006年9月12日晚,余姚市滨海村一栋两层民房发生大火,里面有大量的秸秆和草料燃烧,火势随时可能向四周蔓延。薛军毅带着两名战斗员沿承重墙深入火场内直扑火点。仅仅十几分钟,明火被彻底扑灭,四周的浓烟也渐渐消散开去,但就在薛军毅和战友原路撤离时,承重墙突然倒塌,二楼的楼板也随之压了下来,他和战友全被埋压在了下面,直到被其他战友救出。薛军毅被确诊为颈椎3至6节受伤,至今仍留着严重的后遗症。
13年,133张汇款单
一路摸爬滚打,薛军毅从一名战士成长为消防支队的副政委,他将那份热心肠和责任心延伸到了火场之外。
2001年,薛军毅偶然看到一篇报道:安徽阜阳的戴桂芳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因感情纠纷,丈夫竟然将煤油泼向亲生儿女,致使儿女的脸部彻底毁容。薛军毅看完后,立即掏出身上所有的钱,寄给这个素昧平生的家庭。
从此,薛军毅每月领了津贴,就300元、500元地给孩子的母亲寄去,并常常打电话关心。这份爱心,薛军毅坚持了整整13年。
2007年的一天,薛军毅像往常一样给戴桂芳家打电话,了解到困境中的戴桂芳正在为无法同时供两个孩子上高中而发愁。当时家境也并不宽裕的薛军毅马上和妻子商量,决定将资助的额度提高到每月1000元,成功帮助两个孩子走进了高中课堂。
2012年,薛军毅得知,正值青春期的两个孩子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表,表现得很自卑。于是薛军毅专程赶到阜阳看望两个孩子,给他们讲励志故事,并凑了1万元给他们做整形手术,成功帮他们走出了心理阴影。
13年,133张汇款单,12万元,这是一串凝结着人间大爱的数字。现在,让薛军毅欣慰的是,在他的帮助下,这对兄妹都已大学毕业,结了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点滴之间,都能看到薛军毅亲民爱民之心:在路上看到有人受伤,他自掏医药费送对方去医院治疗;得知部队驻地有困难家庭的孩子面临辍学,他立即发起倡议,组织官兵给困难家庭的孩子献爱心;部队一名驾驶员的父亲患重病急需用钱,他带头发起“同一片天空,同样的关爱”募捐活动……
这是一份不舍的情怀,这是一份难能可贵的坚持。薛军毅用奉献精神,彰显了公仆的为民本色,他的先进事迹感动了一座城市,影响了一支部队,为浙江消防部队埋下了“大爱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