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追忆袁坤远:平凡法官一生坚守

2017-02-06 16:48  来源:法制生活报  责任编辑:郭美宏
字号  分享至:

  袁坤远生前的照片。

  袁坤远,贵州省赤水市人民法院民二庭的一名普通干警。2016年6月30日,因患肺癌永远离开了他所热爱的、耕耘三十年的岗位,匆匆走完了53岁的人生……生命垂危之际,他唯一的心愿是到法院,这个自己奉献毕生精力的地方再看一眼。

  扎根基层三十载

  1985年,袁坤远从文华乡镇府调到赤水县法院旺隆法庭工作,从进入法院的第一天起,他总是起床比别人早、睡觉比别人晚,努力找寻一切机会向别人学习,那时的基层法庭,交通不便,条件艰苦,而袁坤远却从来没有怨言。

  他以强烈的责任心、踏实的作风、出色的业绩赢得了身边同志的赞誉,赢得了群众的信赖,也赢得了组织上的肯定,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办案能手和调解能手。

  三十年的光阴把他从一名意气风发的小伙子磨练成了法院系统出名的办案能手,他却常常笑称自己是一个半路出家的法官,并鼓励身边的年轻人,没有天生的办案能手,只有勤奋、努力、不断实践,多学习、多办案、多总结,才能成为一名合格、严谨的人民法官。

  执法公正不怕威胁

  在他经手的一起离婚案件中,当时双方当事人情绪激动,女方执意要离婚,威胁袁坤远如果不判离婚的话就要跳楼,男方执意不肯离,威胁袁坤远如果判离婚的话就要来杀了他。袁坤远根据当事人的情况依法审查,做出了合情合理的判决,判了双方当事人离婚。在判决后不久,男方因不满其判决,在下班途中堵截袁坤远欲对其报复,幸好得到保安的帮助才侥幸逃过一劫。

  “从小到大,就有当事人到家里来闹,或者当事人要来杀他等等,这种事情发生得太多了,都已经习惯了,免疫了”。袁坤远的儿子袁林一脸无奈地说。

  袁坤远习惯了办案过程中的种种威胁,其家人也习惯了为他担心受怕。但这已无法阻止袁坤远办案的脚步,无法干扰袁坤远对于案件的公正判决。

  “正义有时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袁坤远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坚持作为一名法官所需要维护的正义。

  依法维护当事人利益

  2014年,一辆装楠竹的大货车在运货途中爆胎,于是司机将车开去修理厂修理,在修理过程中,由于重心不稳,货车发生侧翻,导致在车下修车的修理员刘登元发生意外去世。

  开始的审判时,将案件判定为雇员受损,不认定为交通事故,判决修理厂老板承担主要责任,对原告进行赔偿。当时修理厂老板无力承担其赔偿,原告家中父母年老体衰,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这样的判决结果,对于双方当事人来说都是及其不利的。

  在依法审查案件事实的前提下,袁坤远将案件重新审理,正确把握案件性质,维护当事人的利益,认为事故属于货车行驶过程中发生的,因而属于道路交通事故,应按照交通事故进行判决,由保险公司承担其主要赔偿,最终,原告得到了合理的赔偿,袁坤远依法维护了当事人的利益,获得了当事人的感激和好评。

  身患绝症仍放不下工作

  2015年2月,细心的同事们发现袁坤远的身体每况日下,在大家的极力劝说下,袁坤远终于放下手中工作到重庆新桥医院进行检查,在确诊自己得了肺癌时,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他没有惊慌,而是回到单位坚持将没结的案子弄完,还开了几次庭,直到身体确实无法再负荷,才到医院接受治疗。

  在袁坤远去世的前几天,他的病情一度恶化,而唯一的心愿是想要家人带他到法院再看看,他想在临终前看看这个自己曾经工作了三十余年的地方。

  在同事及一家老小陪同下袁坤远来到法院,他的身体已经虚弱到只能坐在轮椅上,来到法院,他带着不舍和留恋,将早已熟悉的法院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

  对于袁坤远来说,法院不仅仅只是是他工作的地方,这里承载着他的青春、回忆和梦想,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欢笑和泪水,法院对于他来说,代表着对法律工作的一种情怀和坚守,唯有在临终前再看一眼,才能放心离开。

湘民警一个月救下3条命:每次行动都冲在最前

在尹学军看来,自己冲在前面,既是做好榜样,也是保护一起行动的其他干警。

中南大学原副校长胡铁辉二审获刑六年罚金50万

被告人胡铁辉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对办案机关扣押被告人胡铁辉违法所得依法予以没收, ...

共享单车立法,该拿出啥态度

共享单车在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乱停乱放、占用道路等问题,让出行的人们与当地政府头疼不已。

尽情享受生命的过程

“哈哈,法官本身就是一份正能量的工作啊!”吴隽笑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