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监狱民警伍纯清:与艾滋病服刑人员共舞

2017-01-25 19:13  来源:法制网  责任编辑:王贤臻
字号  分享至:

  图为沙洋广华监狱伍纯清手把手教艾滋病服刑人员跳健身舞。杨民胜/摄

  12年,4300多个日夜。

  伍纯清大部分时间与一群确诊感染艾滋病的服刑人员在一起。

  侵蚀人体免疫系统的病症,让这些特殊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面临诸多挑战:各种病痛缠身,被至亲家人放弃,刑期比生命还长……

  伍纯清是湖北沙洋广华监狱十一监区民警。面对挑战,他坚持威严执法、执着教育、温暖救助,成为艾滋病服刑人员眼里的“特殊亲人”。

  威严执法

  一只大手,稳稳抓住了李明举着凳子的手。

  李明扭头一看,愣住了:伍警官!

  顺势,伍纯清把凳子拿下,拉着李明坐在床铺上。

  “跟我说说,怎么回事?”伍纯清轻松地问。

  刚才还闹得起劲儿、要动手的几个人,瞬间被“镇”住了。

  “伍警官胆子大,他不怕我们的病,也不怕我们瞎闹。”说起两年前发生的这件事,李明记忆犹新。

  “死都不怕还怕什么?”这种心理,在艾滋病服刑人员中普遍存在。

  2005年,湖北省唯一的男性艾滋病罪犯关押点——沙洋广华监狱艾滋病罪犯监区成立,时年33岁的伍纯清被选调到监区当管教民警。

  1米75的个子,并不魁梧的体型,一幅高度近视眼镜,勾勒出伍纯清的文质彬彬。

  乍一看,伍纯清似乎内敛有余、威势不足,他镇得住么?

  为打破服刑人员对抗改造的“护身符”,在全面掌握艾滋病知识基础上,伍纯清与监区民警一起力推“零距离”执法,不穿防护服、不戴口罩手套,“毫无防备”地深入到艾滋病服刑人员中。

  教育管理中,伍纯清从来不发脾气、不说狠话重话。他平时话少,但与艾滋病服刑人员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他不擅文艺,却为了艾滋病服刑人员苦学健身舞,再手把手地教他们跳;他组织监区文体活动,握着服刑人员的手教他们打球下棋,与他们一起开展团队游戏……

  “以和化戾”的同时,伍纯清的另一个“杀手锏”就是抓养成,狠刹歪风邪气。

  12年来,伍纯清和监区民警一起着力规范艾滋病服刑人员管理制度,把行为规范养成与分级处遇相结合,使“无理取闹”者尝不到甜头,逐步肃清监规监纪,形成执法威慑力。

  “脾气好,但是胆子大;不发狠,但是有原则;没距离,但是有威信。”这是艾滋病服刑人员眼里的民警伍纯清。

  执着教育

  看着母亲掏出的一摞信,周兵再次哭出了声。

  这摞信,是伍纯清给周母直播的“儿子改造记”——

  “如果您都放弃了他,他要怎么回头呢?”

  “周兵昨天在改造日记上写,最对不起的人是母亲……”

  “周兵的改造表现非常好,获得行政奖励……”

  因吸毒感染艾滋病,周兵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歧路,母亲伤心欲绝,誓死不认这个儿子。周兵入狱后特别悔恨。

  看在眼里,伍纯清深知修复母子关系对周兵之重要,遂决定提笔写信,做周母思想工作。

  一封信,两封信……伍纯清坚持向周母“直播”周兵的改造情况。用了近两年时间,母子情慢慢修复,周母终于来监会见。

  “儿子,要不是伍警官,我真没办法原谅你。”会见室里,母子抱头痛哭。

  在艾滋病罪犯监区,被亲人放弃、被家庭离弃的罪犯有很多。伍纯清始终认为,亲情是教育转化工作的重要突破口,遂千方百计地为罪犯修复破碎的亲情。

  刘东刚入狱时,自幼相依为命的哥哥拒绝探望。亲情的缺失再加上恐惧疾病,他以绝食对抗改造。

  看着倔强而虚弱的刘东,伍纯清暗暗心急,撂下话:“刘东,拿出重新做人的样子,我保证下个接见日你哥来看你!”

  刘东满怀希望地端起了饭碗。虽然伍纯清做了很多工作,刘东哥哥还是不同意来会见。

  会见日当天,伍纯清一身便服出现在刘东面前。

  “刘东!我来看你了!”

  “伍警官,您这是?”

  “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的哥哥,哥哥来看你了!”

  听了这话,刘东低下头沉默良久,再抬起时,双眼已湿润:“伍警官,谢谢您的苦心!”

  此后,伍纯清每个接见日都以“哥哥”的身份会见刘东,这一坚持就是三年。

  刘东被伍纯清的真诚打动,转变了改造思想,获得了减刑。

  “我会永远记住你这个哥哥,好好活着。”刑释那天,刘东握着伍纯清的手说。

  温暖救助

  “伍警官,我们家的大恩人!”拿着母亲的来信,服刑人员翟平“砰”的一声跪在地,40多岁的大男人哭得像个孩子。

  这一跪的原因,得追溯到2015年7月。

  翟母带着孙子步行200多里来会见,破衣烂衫,一见到翟平就哭起来。

  “你爹走了,家里没劳动力,连买米的钱都快没了,儿子也没学上了……”听着老母亲的哭诉,铁窗这头的翟平攥着拳头狠狠锤头,哭瘫在地。

  见状,伍纯清拉开翟平的手,并承诺帮其想办法解决问题,还给了翟母200元回家路费。

  向监狱报告翟家情况后,伍纯清利用休息时间和工作人员往返其户籍所在地,协调当地司法、民政部门,为翟平母亲办了低保,解决了孩子上学问题。

  不会写字的翟母专门托人给翟平写信:“监狱警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你要听他们的话呀!”

  从此,翟平逐渐从“刺儿头”变成“改造标兵”。

  在艾滋病罪犯监区工作12年来,伍纯清帮助艾滋病犯家庭解决实际困难31人次、安全护送刑释人员回家130人次。

  正因此,很多艾滋病服刑人员把伍纯清当作了比家人还亲的“亲人”。

  (文中服刑人员均为化名)(刘志月 文娟)

相关报道

零下 29 度的消防员 灭火后冻成“冰马俑”

因当日最低气温达到零下 29 摄氏度,现场参与灭火的消防官兵,一个个被冻成了 " 冰马俑 "。每个战士身上的负重都在 40 斤...

庞红卫、孙琪非法经营疫苗案在济南宣判

被告人庞红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九年,被告人孙琪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扣押在案的疫苗等药品依法予以没收。

银行卡存技术“黑洞” 百姓存款面临盗刷风险

部分职业犯罪分子在互联网上购买了磁条卡读、写卡器,空白磁条卡等工具,并将获取的银行卡账号信息制作成银行卡用于盗刷 ...

家在远方,肩负使命把思念寄托

他们是祖国的坚强卫士,更是父母心中的好儿子,妻子心中的好丈夫,儿女心中的好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