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湖北省随州市公安局曾都分局刑侦大队党总支书记覃海儒就要退休了。即将离开工作了36年的刑警岗位,他充满了眷恋和不舍。
这位59岁的老刑警,酷爱刑警事业。他的心中一直有个标杆,不比待遇,不比职位,要比奉献,比本事。干刑警36年,他一直以满腔热情投入工作,严打暴力犯罪,守护一方平安,一生经历数百次战斗,破获多起大案要案,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获嘉奖12次,在单位和群众中威信高、口碑好,被领导和同事赞为警队里的“定海神针”。
满腔热情,无怨无悔刑警工作
去年1月15日,随州市城区发生绑架妇女案。覃海儒主动请缨,率队赶赴陕西省汉中市,辗转1400余公里,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历经19小时成功解救人质,当场抓获两名嫌疑人。
1月20日晚,得知该案最后一名嫌疑人李某潜逃回随州后,覃海儒带队在严寒中苦守一个多小时,亲自抓获犯罪嫌疑人,将此案完美收官。
而在抓捕过程中,覃海儒与死神擦肩而过。在狭窄的盘山小道上,亡命歹徒准备和覃海儒所驾车辆同归于尽,覃海儒和同事差点被撞下悬崖。
快要退休的老刑警为何还要主动前往一线?覃海儒的回答是:“珍惜!感觉自己为国家做贡献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1980年从部队复员回地方后,覃海儒主动放弃了当时待遇优厚的工作机会,毅然选择警察这个职业,“我从骨子里热爱这项工作。”
“把一生献给刑警事业,我无怨无悔,感觉自己实现了人生价值。”覃海儒说。
据不完全统计,覃海儒共参加破获案件近80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00余名,摧毁涉黑恶团伙30余个。
经验丰富,多次发现关键破案线索
在湖北警界,一些老刑警在教徒弟时,常会说“要像覃海儒那样,聊出重案嫌疑人的藏身地”。这个教科书般的故事,指的是覃海儒在拉家常中聊出了特大杀人案嫌疑人熊某的藏匿地点。
2009年1月5日,曾都区男子熊某连杀8人后逃亡,案惊全国。身为案发地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的覃海儒,连熬通宵,四处走访调查。当覃海儒再次找到熊某的母亲拉家常时,老人家不经意间说出一句“我儿子最远只到过武汉”,让覃海儒大为振奋。
“天气这么冷,凶手没出过远门,本地又待不下去,很可能就藏在武汉!”职业敏感让覃海儒精准地判断出了嫌疑人的去向。两天后,熊某果然在武汉常青街落网。
“您怎么就能断定哪些线索是有价值的呢?”面对记者的提问,覃海儒说:“做刑警前,我有过5年的部队侦查经历,培养了良好的耐心和善于观察的习惯。从警后,我又查阅了大量刑侦书籍和案例,每年做一本笔记,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36年刑警生涯,覃海儒并不只有量的积累,更多的是高水平刑警素质的积淀。他经验丰富,心思缜密,善于临场判断,一直被委以重任,从来都不负众望。
心系他人,为同事和群众安全不惜冒险
2012年6月15日凌晨,时任曾都分局刑侦大队教导员的覃海儒带队抓捕以周某为首的盗抢团伙。就在覃海儒和同事王甫准备抓获一名嫌疑人时,歹徒突然从身后抽出一把一尺多长的砍刀。亮光一闪,刀直朝王甫的头部劈去。
眼看刀就要落到王甫头上,覃海儒冲上前空手死死握住刀刃……穷途末路的歹徒抓着刀来回扭动。
“我只听见那把刀在我手中搅动的声音,但我知道我绝对不能松手。”为了防止其他同事受伤,覃海儒不顾右手血肉模糊,死死抓住刀刃不松,直到歹徒被制伏。
事后,覃海儒的右手掌被缝了30余针,因伤势严重,手术花了两个小时。
面对犯罪分子,覃海儒是一名铁汉,但他的心里也充满着柔情,那是对同事、群众和家人的牵挂与关心。他深知刑警的担当并不只是破案,他用行动打击暴力犯罪,伸张社会正义,维护群众利益,像老鹰护雏般保护着身边每一个人。(肖新民 杨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