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催生战斗力
记“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永昌县朱王堡派出所
“现在派出所管理严了,民警的行为和言语都规范了,服务态度也好了,我们来办事自然心情也好,也就更愿意配合他们的工作。”甘肃金昌市永昌县朱王堡镇流泉村村民马虎德感慨道。
近年来,永昌县公安局朱王堡派出所下大力气抓执法规范化建设,全体民警的法治意识、法律素质明显提高,公正、文明、严格、高效执法的自觉性显著增强,执法薄弱环节明显改进,派出所的服务型功能进一步凸显,执法行为更加规范。
2016年10月,朱王堡派出所被命名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以前接处警的时候,我们面对群众态度有时生硬,当时觉得没有大问题。”朱王堡派出所民警陈景虎说,“但近几年派出所一直在开展‘不作为、慢作为’集中整顿,让我发现了之前思想上、行为上这些自己认为不是大问题的问题,其实才是大问题。”。
近年来,随着公安机关由传统的“管理型”向惠民的“服务型”转变要求的提出,朱王堡派出所立足实际,积极引导民警顺应形势、转变理念,进一步打牢民警规范执法的思想基础。
朱王堡派出所通过持续开展“不作为、慢作为”集中整顿,组织民警认真学习上级公正廉洁执法的系列文件和要求,让民警自己认识到在思想、执法、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后,主动改进,进而打牢公正廉洁、为民执法的思想根基。同时,通过开展政治理论、法律知识学习,促使民警执法素养稳步提升。
“现在我能更多地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想问题,工作做得又规范又好。”陈景虎说。
向“服务型”转变,除了转变民警思想,朱王堡派出所还注重了解群众的所想所盼,从而更好地服务群众。朱王堡派出所通过开展“警营开放”、开门评警、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等活动,向群众汇报工作,先后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30余条,逐条对照整改,使警务工作更加规范有效。
“我家是武威的,来金昌这边做生意,以前每年都是自己去派出所登记外来人口信息,这几年生意忙,就向派出所提议让他们主动上门来登记信息,没想到他们还真这么做了。”辖区商人张克军说。
“以前是等群众上门,现在是主动上门,有时连着跑三四次才能登记好信息。”朱王堡派出所民警苏永博说,“群众既然有了要求,我们就要去努力完成,群众满意了,我们的工作也就更好做了。”据了解,辖区群众对朱王堡派出所执法工作的满意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无投诉、举报类事件发生。
朱王堡派出所将提升民警法律素质和执法能力作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第一要务,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培训和执法练兵活动,为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提供了保障。
根据近年来新警增多的实际,朱王堡派出所持续开展“新老结对、助力成才”活动。2016年1至4月,派出所调出5名民警,该县公安局为朱王堡派出所分配来了3名新民警,朱王堡派出所实行一对一捆绑式帮教模式,由3名老民警带3名新民警,陈志华就是这3名新民警中的一员。
“我刚毕业到派出所后,就有师傅带我,师傅在接处警的时候都会带上我,给我示范执法过程,事后又根据案件实际情况讲经验,让我很快就适应了工作。”陈志华说。
“帮助新来的民警,目的是让他们能尽快上手,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警察的转换。”老民警赵伟说。得益于一对一捆绑式帮教,新来的3名新民警在较短的时间里就掌握了办理案件的要领,人均办理案件已达38件。
制度建设不放松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公安机关来说,规矩就是制度,就是纪律,只有时时刻刻把纪律挺在前面,执法才能规范,工作才能做好。
“除了上级公安机关制定的有关执法规范的一系列制度要求,所里根据自身实际,也制定了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囊括工作生活方方面面,有了它,我们心里有了谱,执法工作自然就更加规范。”民警刘培斌说。
据了解,朱王堡派出所通过建立健全执法制度,严格落实案件审核制度,强化对执法活动的日常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执法瑕疵,有效杜绝了各类案件“带病流转”的问题,使案件办理各个环节都达到了严谨、规范的要求,确保了执法办案质量稳步提升。
“每天查看民警的办案资料,周会上给他们把存在的问题提出来,促使其及时整改;每个月组织一次执法考核,通过这些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朱王堡派出所所长曹万永说。在全市公安机关执法卷宗考评中,朱王堡派出所连续三年优秀率达到90%以上。
朱王堡派出所还注重信息化建设,除涉秘案件外,其他案件相关信息群众都可在网上查询到,方便了群众监督,保证了办案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规范执法离不开规范执法装备。朱王堡派出所先后投入10余万元资金用以配备执法装备,为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单警装备等警用装备,建成集人身检查、询(讯)问、信息采集、候问等功能为一体的标准化办案区,为规范执法提供了物质保障。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位于朱王堡镇的达盛新业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有1200多名员工,外来务工人员偏多,使得该公司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较强,员工防火、防盗方面的意识较弱。朱王堡派出所了解情况后,安排工作人员编印防火、防盗等安全知识宣传册分发给企业员工,并安排民警到企业进行安全指导,对保安开展免费培训。
近年来,像达盛公司这样的一大批民营企业在朱王堡镇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安全意识的薄弱使得企业的安全管理出现难题。针对这一现象,朱王堡派出所变被动为主动,从过去企业招聘保安人员自行培训、对外来务工人员自行组织安全知识宣传等,变为企业负责招聘保安人员,派出所统一培训,培训完毕发放保安证,并专门印制宣传册到企业进行安全宣传,不断提升务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效解决了企业的安全管理难题。
派出所还立足实际,围绕“为民、便民、爱民”开展执法工作,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促进了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助推了执法规范化。今年73岁的张生春是朱王堡镇流泉村村民,由于外出务工时间过长,回村时自己的户口竟“消失”了,当时心想办户口还要牵扯到分村里其他人的土地,等以后找机会再说。而这一等,就是28年。“我现在岁数大了,身体不如以前了,就想着赶紧把户口问题给解决了,不至于自己走的时候还是个‘黑户’。”张生春老人回忆道。
在得知张生春老人的需求后,朱王堡派出所户籍民警刘培斌向老人了解详细情况,并到村里调查、取证,核实相关情况无误后,立即向县公安局提交了申请,不到半个月就办好了老人的户口。考虑到老人出行不便,刘培斌还专门把户口簿送到老人家中,并为老人采集了身份证照片,嘱咐老人尽快办理合作医疗、养老金等手续。
近年来,朱王堡派出所民警考虑到辖区年老体弱者和残疾人行走不便,主动上门为这些村民采集照片、办理身份证和户口簿,并将办理好的身份证和户口簿送到村民家中。同时,为了方便收集外出村民的身份证照片入库,派出所通过开通网上户籍QQ及微信,接收外出村民照片268张,通过网络答复办理户籍业务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执法水平,密切了警民关系。
在做好便民服务的同时,朱王堡派出所还强化执法公开,以执法公开透明取信于民。除涉密和不宜公开的事项外,办理的行政、刑事案件全部实行受案、立案回告,及时向被害人、证人、违法嫌疑人和犯罪嫌疑人告知权利义务和办案程序,时限、进展、结果公开,依法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也使警务工作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杨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