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升司法服务水平,完善多元化解机制和繁简分流机制,让人民群众在诉讼活动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加大执行力度,穷尽执行措施,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提高信息化整体建设和应用水平,全力打响我省“智慧法院”品牌……
1月23日,在全省法院院长会议上,浙江省高院院长陈国猛指出,2017年,浙江法院要以勇立潮头的气概,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大力加强“大立案、大服务、大调解”三大机制建设,着力打造浙江法院司法品牌。
01
服务保障经济发展新常态
妥处因重大项目落地、推进而引发的矛盾纠纷,依法助推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完善“执转破”衔接机制,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转入破产程序,通过加强破产审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妥善审理好金融领域案件,把握好民间借贷案件中企业之间借贷、刑民交叉、P2P网贷平台责任承担等方面的司法政策界限,维护金融安全
全面推进“三合一”审判,优化知识产权审判模式,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
探索符合实际的自贸区纠纷解决机制,依法保障舟山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制度创新
02
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
一个目标
全省法院必须以护航G20峰会的决心、担当和标准,全面压实责任,“下死决心”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
一个基本标准
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在法定期限内基本执行完毕;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严格按要求穷尽执行措施;努力克服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和执行中的不规范不廉洁等问题
03
打造以“三大机制”为载体的司法为民浙江品牌
大服务
充分利用好诉讼服务中心、律师服务中心,完善便民利民措施,推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延伸立案等,加强人民法庭工作,加大司法救助力度
大立案
既要防止出现不正常的人为控制收案、拖延收案及不收案,也要防止立案后久拖不办、久审不结,让立案难演变为诉讼难
大调解
加强与司法行政部门的合作,做实做强人民调解窗口
加强与专业调解组织的对接,推进涉婚姻家庭、劳动就业、医患关系等矛盾纠纷的专业调解
建立未入额法官参与调解机制,让员额法官集中力量精审“繁案难案”,做到适当的调审分离
探索调解程序前置机制,对家事、相邻关系、小额债务等适宜调解的案件,可实行诉前强制委派调解或立案后由调解法官迳行调解
04
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大力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健全出庭作证制度
扩大当庭宣判案件范围
完善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
规范庭前会议的内容和效力
依法保障辩护律师诉讼权利
研究建立适应新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的院庭长审判管理监督制度
加快推进法官职业保障机制的落实
逐项破解司法责任制改革难题
深化人员分类管理改革
推进新型审判团队组建
落实院庭长办案制度
05
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
打造纠纷网上处理的“枫桥经验”升级版
深化电子商务网上法庭应用,完善网上立案、网上送达、电子证据质证和认定、网上执行等诉讼规则规程,积累更多网上纠纷解决经验
推广余杭法院道交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综合改革试点经验,拓宽一体化纠纷解决领域的在线纠纷解决系统
推动“浙江法院在线纠纷解决平台”在全省法院的一体化应用,完善多元化解功能,真正实现“网下纠纷网上解,网上纠纷不落地”
在全国率先建成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
围绕“全面覆盖”:通过构建新型综合性平台、打通数据接口、集成应用界面、拓展业务功能等方式推进系统整合,形成“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围绕“跨界融合”:以我省“政法大数据中心平台”“网上政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契机,推动与公安、检察和监狱管理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应用
围绕“移动互联”:完善升级浙江智慧法院APP、浙江法院诉讼服务网,稳步推进办公办案业务和诉讼服务向移动终端拓展
围绕“深度应用”:完善“审务云”大数据的汇聚、存储、处理、分析和挖掘一体化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减轻法官事务性负担
围绕“透明便民”:完善审判流程公开、庭审活动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四大平台,实现对审判执行工作的全程监督
06
从严治党打造浙江法院铁军
加大监督,规范审判权力运行
把教育监督管理体现在日常细节上,从点滴抓起
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守“七个绝不允许” 和“浙江法院五条纪律”,抓好“三大窗口”纪律作风守则的落实督查,狠抓司法作风建设
完善阳光司法机制,强化对审判权力运行监督的有效途径
保持正风肃纪和严惩腐败的高压态势,惩治腐败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态度决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