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下身子扶真贫沉下心来真扶贫
——广西公安厅2016年精准扶贫纪事
“要真抓实干,把扶贫措施落到实处,千方百计增加老百姓收入。”2016年12月29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上龙乡新联村陇孟屯种鸽养殖示范基地,看着眼前成片的养殖大棚,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胡焯反复叮嘱新联村“第一书记”徐洋。
2015年10月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定点帮扶龙州县“十三五”时期7个贫困村1281户4511名贫困人口。一年来,公安厅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民警群策群力,投入498万元开展精准脱贫和结对帮扶行动。经过广西壮族自治区核验,至2016年12月,已有674户贫困户达到“八有一超”标准,2474人摆脱贫困。
领导率先垂范 打响脱贫攻坚战
54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000多个贫困村、425万农村贫困人口,这是广西扶贫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大工作部署,把开展精准脱贫和结对帮扶工作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2016年3月16日,胡焯主持召开公安厅党委2016年第6次会议,专题听取公安厅机关扶贫工作情况汇报。会上,胡焯向公安厅机关各级党组织发出号召:切实履行责任,采取多种举措,拿出过硬办法,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公安厅党委重新调整了公安厅“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人员,胡焯亲任领导小组组长,厅属各单位落实了扶贫工作的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共61人。
怎么扶?谁去扶?时隔一个月,胡焯在公安厅党委会议上再次明确,公安厅各级领导、各单位要深入贫困村摸清底数,分好类,集中优势资源,从移民搬迁、单位用工、种养殖等多方面解决贫困户的生活出路问题。每个厅领导要深入结对帮扶的贫困村、户中去,实地调研,解决问题。
为推动扶贫工作顺利开展,2016年5月,公安厅制定并印发《公安厅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意见》《关于在公安厅机关开展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的通知》《公安厅机关驻贫困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管理细则》等文件,为扶贫工作人员、经费保障打下扎实基础。
带着公安厅多方筹集210万扶贫资金,各位厅领导迅速行动,带头开展结对帮扶行动。胡焯、许建忠、何家伟先后到桂林市灌阳县新街镇龙炼村,调研指导贫困户发展百香果、葡萄种植;陈一平到龙州县水口镇独山村调研指导驻村“第一书记”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其他厅领导纷纷深入挂点联系的贫困户家庭,详细了解贫困状况和致贫原因,与群众一起商讨脱贫措施和办法。厅领导还积极联系爱心企业参与扶贫工作,至2016年年底,共获得捐助235万元,部分款项已投入扶贫工作。
领导率先垂范,给广大党员民警以极大的示范和带动,公安厅厅属各单位迅速掀起结对帮扶热潮,党员民警奔赴龙州县贫困村贫困户开展工作周周有,从不断线,为历年最多。
“第一书记”带动 大力实施产业脱贫
2016年8月11日中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新民路生活区,一辆小货车前围满了下班买菜的民警和家属,大家在购买刚刚运到的土鸡。这些鸡是龙州县独山村的9户村民养殖的,以玉米和稻谷为主,健康绿色。不到半天时间,265只土鸡便被抢购一空。“养殖户最少的都能收入一千多元钱。”点着手中18480元销售款,网络安全总队民警赵伟喜形于色。
赵伟的另一个身份,是公安厅派驻龙州县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2016年4月13日,他参加完县里召开的打赢脱贫攻坚战工作动员会后,当晚就找到村委副书记官全芬,商量怎样动员贫困户开展养殖工作。调研项目、选示范对象、请专家培训、指导养殖,赵伟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村民的信任,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停止观望,加入到养殖项目里。
像赵伟一样,2015年底,7名公安厅“第一书记”驻村后,积极开展走访调研,了解了村情民意,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会议,共同谋划脱贫致富办法,在充分尊重广大贫困群众意愿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特色产业等精准扶贫措施,与村两委干部制定各村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他们没有搞“一刀切”和“大水漫灌”,而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原则,结合本村贫困户实际,开展差异化帮扶:峡岗村“第一书记”李国兴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方式,共成立14个种养专业合作社,贫困户722人百分之百参与;贯明村“第一书记”韦桂宁组织空六屯生态旅游农家乐合作社,吸收贫困户9户入社;新联村“第一书记”徐洋积极筹集资金118万,建设科学种养一体化种鸽养殖示范基地,已与企业签订了6年的乳鸽购销合同;北胜村“第一书记”李进武在村委举办肉鸡养殖技术培训班,吸收83户贫困户加入养殖专业合作社;思奇村“第一书记”梁裕通过微商、电商等形式销售百香果,主动商洽快递公司到村收件;罗回村“第一书记”刘天佑联系本地的屠宰厂,为贫困户提供了40个工作岗位……
在公安厅驻村“第一书记”奔忙的同时,厅机关各单位也千方百计开展扶贫工作。2016年4月,厅机关各单位共与7个村1281个贫困户结对帮扶,还开展“帮扶贫困户联系贫困生”活动,党员民警联系贫困生415名。
厅机关各单位领导和党员民警多次深入到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家中,进一步落实帮扶计划,帮助开展移民搬迁、小额信贷、危旧房改造动员,协助做好项目资金筹集、项目实施,赠送捐款物资,帮助销售农副产品,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开辟资金来源渠道,结对帮扶工作取得很大进展。
抓好基层党建 带动群众脱贫
“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建设坚强的堡垒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2016年12月29日,胡焯在龙州县贫困村开展精准扶贫调研活动时,对抓好党建促扶贫工作提出殷切期望。
公安厅驻村“第一书记”依靠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村党支部自身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支部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为目标,认真开展各项党建基础工作,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第一书记”徐洋与班子成员交朋友,敞开心扉谈问题。他常利用业余时间到党员干部家串门,拉家常,通过谈心、交心,讲方针政策、谈工作方法,引导班子成员敞开心扉,逐渐摸清了村“两委”班子缺乏凝聚力,思想不统一的症结所在。之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活动,过好组织生活会,做好思想工作,逐个化解党员干部心中的矛盾和疙瘩。
针对农村党员长时间不集中学习,不重视学习,党性原则淡化,思想不统一的情况,公安厅驻村“第一书记”们制定并严格执行党员学习制度,强化学习教育,更新农村党员观念,增强其党性和责任意识。他们对支部书记、村主任和副主任进行培训,分批安排参加上级组织的轮训,支持村干部提升学历,适时组织外出参观学习,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对普通党员,“第一书记”们根据个人情况提出不同要求:老党员要充当邻里纠纷调解员、政策法律宣传员、公益设施看护员、森林防火员的职责,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要遵纪守法,在村的青壮年党员要承担双带任务,党员都要增强党员意识,有承诺,担责任,行义务,努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如今,在“第一书记”们的努力下,一些勇于创新、群众拥护的干部被选配到村班子中,带领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得到增强。各村党务村务公开工作正常开展,群众、党员对村务的支持度明显提高,党群干群关系密切,综治维稳工作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经过一年多的扶贫攻坚,公安厅对口帮扶的大多数贫困户逐步摆脱贫困,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至2016年12月,经自治区核验,有674户贫困户达到“八有一超”标准,其中,峡岗村已实现整村脱贫目标,脱贫成效明显。(甘敏 陈尚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