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工作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2016年以来,海南全省法院积极参与禁毒综合治理,通过公开宣判、法治讲座等深入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并结合毒品犯罪新特点加强对新型毒品严重危害性的宣传力度,为降低全省毒品犯罪率,净化社会环境作出了积极努力。截至去年12月,全省法院共受理毒品案件2873件3144 人,生效判决中,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和死刑的217人。
依法从重从快严惩毒品犯罪
去年以来,海南省法院在审判毒品犯罪案件中,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确保案件质量,对于情节严重、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分子,如毒品犯罪的主犯、再犯、累犯或者多次从事毒品犯罪的毒枭,依法重判,决不手软。
2016年11月17日,省高院公开宣判一起贩卖毒品案,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上诉人邓某萍、赵某兵、陆某芳均构成贩卖毒品罪,分别被判处死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和无期徒刑。一个长期活跃在海口地区,以女性成员为主,涉及多种毒品的贩毒团伙终于受到法律的严惩。
据海南省高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郑兰清介绍,海南省当前禁毒工作形势严峻,毒品有向农村、贫困地区、学校和未成年人蔓延的趋势,且利用女性和未成年人犯罪成为一个新的毒情特点。省高院将坚决拥护、落实省委常委会和省禁毒委全体会议对深入开展禁毒工作作出的决议和部署,全省三级法院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从重从快严惩毒品犯罪,体现法律的高压和刑罚的威慑。
据介绍,为加大法院参与禁毒综合治理的力度,进一步发挥法院在全省禁毒专项斗争中的审判工作职能,省高院经研究出台了关于在全省禁毒专项斗争中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的通知,并及时制定毒品犯罪案件审理十六条指导意见,依法从重从严惩治毒品犯罪。
庭审进一次校园教育一片
去年11月18日一大早,琼海法院刑事审判庭的法官在琼海嘉积第二中学操场上公开开庭审理了几起贩卖毒品案件,这是响应省高院进一步开展禁毒工作的一项新举措。
当天,“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吸毒害己害家人”等宣传横幅挂满了琼海嘉积第二中学的校道,禁毒知识展板点缀着操场,整个校园充满禁毒的气息。
该校初一(4)班的王同学感触颇深,说:“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罪犯、观看庭审宣判,让他对犯罪有了了解,自己以后一定远离毒品,不做犯法的事。”
去年以来,海南省法院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并将此作为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学生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途径。去年11月23日,美兰法院在三江中学公开开庭审判了6宗贩卖毒品案件,该校700余名师生旁听了庭审。这次校园公开庭审活动,不仅为师生提供了近距离观摩司法审判的机会,还给广大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警示教育课,以现身说法的形式来引导广大学生,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更好地约束自己,达到庭审一次,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在禁毒三年大会战启动一个多月以来,海南省法院坚决贯彻会战要求,及时开展了107场声势浩大的禁毒集中宣判活动,判决了728案868名涉毒罪犯,形成了全民禁毒的正义声势。
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禁毒宣传
在坚决打击毒品犯罪的同时,海南法院坚持“打防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充分利用审判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禁毒综合治理工作。
禁毒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参与。为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在禁毒重点整治工作中的作用,省高院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法院均按照省委政法委、省禁毒委的要求对毒品案件开庭进校园、进社区、进案发地,以案说法,开展了群众喜闻乐见的禁毒宣传,预防毒品犯罪苗头出现,加强对毒品犯罪严重危害性的宣传教育,强化全社会防毒拒毒的忧患意识。协同并支持其他禁毒委成员单位共同开展各项禁毒专项活动,注重源头治理、日常管控。
去年4月18日,省高院的法官与万宁礼纪镇的各级领导、边防公安干警等,以面对面,心交心的形式,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官民禁毒促谈会。省高院法官还深入“好家庭无毒户”进行回访座谈,从不同角度宣传国家法律法规、毒品危害。
东方市三家镇不少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将毒品歪风邪气带回村里,其中问题尤为突出的是玉雄村。东方法院刑一、刑二庭全体干警前往该村,利用真实鲜活的案例,向广大村民宣传《刑法》、《禁毒法》、《戒毒条例》等法律法规2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50余人次,教育广大村民要远离毒品、健康生活。特别号召当地村民加强同在外务工的亲朋好友联系,牢牢紧绷禁毒这根弦,拒绝毒品,爱护家庭。(记者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