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检察院积极履行职能,运用‘大数据’技术为非公企业营造了安定和谐的营商环境,保障和促进非公企业发展,要为检察机关点赞!”日前,福建省人大代表许景南对检方成功办理国内某知名体育品牌权益被侵害系列案中所起的作用表示肯定。
2013年至2015年12月,广东东莞一家油墨公司代理商肖某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分别向国内某知名体育品牌公司下属泉州公司总经理李某、油墨车间原主管周某各行贿13万余元。肖某的业务员朱某则在日常油墨供应中,向油墨车间现场组长黄某、调色兼管理员孙某共行贿12万余元,促使孙某采取虚报油墨需求量,并将多申报的油墨直接倒掉,达到提升油墨供应量、提高自己工资的目的,给该体育品牌公司造成巨大损失。
2016年1月份,泉州市丰泽区检察院对这起破坏非公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案件提前介入,利用职务犯罪风险防控平台的信息收集、甄别和分析手段,快速寻找关联点和突破点。经对该知名体育品牌公司2013年以来油墨使用情况进行大数据对比分析研究后发现,在生产总量、产品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其油墨使用量是该公司惠安分厂的4.5倍,且油墨在该公司下属泉州公司所用原材料中的比重不足2%,总损失已逾千万。“犯罪手段一旦在原材料采购节中蔓延,企业将被‘蛀虫’掏空。”检方相关负责人介绍。
检方及时运用大数据对比分析结果,引导公安机关调整侦查方向。在强大的侦查压力下,该公司下属泉州公司总经理李某投案自首,供认了收受肖某贿赂的事实。肖某也放弃了抵抗心理,供认了行贿事实,案件最终得以突破。
近年来,福建检察机关主动作为,积极回应经济发展的司法需求,努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和服务环境。2016年4月,福建省检察院开展专题调研,先到企业与企业家对话座谈,面对面倾听、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再到省工商联进一步听取意见建议。
结合调研,省检察院提出十大服务和保障措施,进一步优化检察职能,改进创新工作方法,着力营造有利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为了增强服务实效,全省检察机关把握“需求点”,深入研究经济发展态势和企业发展困难,充分发挥打击犯罪、查办职务犯罪、诉讼监督等职能作用,积极完善和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同时,根据我省区域产业特点和优势,以保护地域民族品牌为切入点,因地制宜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工作。
2013年以来,福建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嫌假冒注册商标、假冒专利、侵犯商业秘密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404件682人,提起公诉1382件2197人;共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26件29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6件38人,涉及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等罪名。(雷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