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厦门,有“一分钟挥手84次”的哨子辅警林跃忠,有“追哭窃贼的女飞人”林芙蓉,还有在台风“莫兰蒂”中“逆风而行的最美背影”交通辅警张忠伟,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出不平凡的业绩。
厦门市公安局有辅警8247人,数量是民警的2倍。他们活跃在打击、防控、管理和服务等各条公安战线上,2016年,全市辅警人员协助破获各类案件1.1万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000余人,成为协助公安机关开展警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保障到位让辅警人员有归属感
近年来,辅警工资低、社会地位低、难留人等问题也让辅警管理工作陷入尴尬的境地。对此,自去年开始,厦门市公安局专门组织专题调研,根据厦门市经济发展、实有人口数和社会治安状况,参考全国其他15个副省级城市辅警人员配置情况,制定了一份翔实的辅警力量建设方案。经市委、市政府研究,明确到2017年底,全市辅警与民警总数比例不低于3:1,前所未有地建立了科学的队伍发展整体规划。
另外,针对辅警工资待遇低、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市公安局积极协调,明确了辅警待遇从2015年起逐年提升10%,彻底扭转了辅警队员工资待遇多年“原地踏步”的局面。同时,为了统一管理,对全市辅警人员统一换装统一标识,每个辅警都有自己的警号,为他们购买意外伤害险,在辅警协助民警执法遭遇侵害时,市公安局及时开展慰问,切实缓解了长期困扰广大辅警的后顾之忧。去年,市公安局领导深入一线、看望慰问辅警120余人。
“我们让辅警和民警一样享受暖警工程实惠,从各方面给他们创造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市公安局辅警支队支队长陆志成说,以前社会上有些人习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辅警,而辅警人员本身也会存在自卑感,使辅警队伍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市公安局积极改变现状,通过待遇、服装、奖励等方面保障到位,提升社会对辅警人员的职业认同感,使辅警工作也能“高大上”。
层级管理细化辅警队伍规章制度
2016年10月17日,厦门市公安局辅警支队正式成立,建立健全了市公安局、公安分局、基层所队三级“队”建制管理体制。辅警支队挂靠在市公安局教育训练处,政工部门总负责,下设8个分局、交警和市公安局机关直属共10个大队,所队共设96个中队及若干分队。
8247名辅警怎么用、怎么管,如何发挥最大效能也是一门学问。市公安局积极协调立法调研,使辅警管理办法列入市政府规章备选项目,先后出台了《厦门市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管理规定》、《训练实施细则》、《层级晋升细则》等6个规章制度。并试点推广了层级晋升,结合辅警工作年限、实绩考核和任职情况,建立5级岗位层级、4级职位层级补贴、基础工作和绩效奖金相结合的薪酬发放模式。
同时,厦门市公安局还依托“互联网+”模式,建立了“辅警之家”微信群,成立“厦门辅警之家”网站,开设《辅警工作简报》专栏,使辅警人员诉求有道、互动通畅、学习业务知识更便捷。
实战化技能培训提升辅警素质
2016年5月,厦门市公安局举办了首届辅警人员警务实战比武竞赛,比赛内容有长跑、二对一徒手抓捕、钢叉盾牌攻防、快速文字录入等项目,辅警人员积极性很高,共有10支辅警大队134名辅警人员参加比赛。思明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辅警李腾夺得了擒拿格斗比赛第一名,这个来自东北的小伙是一名退伍特种兵,身体素质很好,他坦言夺冠的关键与平时民警对他们开展的规范化训练分不开。
为了提升辅警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厦门市公安局教育训练处参照民警培训模式,安排特警、反恐等相关业务警种教官授课,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开展治安巡逻、设卡盘查、看守押解、徒手攻防、警械使用、现场抓捕及流动人员管理、警务礼仪等必修课程培训。“告诉他们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特别是协助民警处置突发事件时,如何配合民警,甚至一些战术、站位都是非常必要的。”市公安局教育训练处科长潘志宏说,培训的目的主要是明确辅警人员的工作范围,遇到突发事件不慌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
2016年11月11日凌晨1点,市民王先生报警称,其在湖里区江头附近经营的一家茶馆被人入室盗窃了3500元。江头派出所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带领辅警何飘赶到案发现场调取监控录像,并锁定了一名犯罪嫌疑人。根据民警研判出的线索,在民警的带领下,辅警何飘和陈菊华在安兜水厂附近连续蹲守了20个小时,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田某,协助民警破获系列入室盗窃案14起。(东庆 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