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福建省漳州市公安机关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践行“敏锐维稳、主动治安、实力应对”工作理念,持续深化公安改革,扎实推动全市公安工作转型升级,有力维护了全市社会安定稳定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市公安工作亮点纷呈、精彩频现,服务民生和发展的多项举措赢得市民群众喝彩“点赞”,本报和市公安局新闻办联合从2016年众多公安新闻中选取十大实事,共同回眸这成绩来之不易的一年,负重前行奋力拼搏的一年。
“漳州110”焕新活力
7月1日,为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新要求,漳州市公安局启动“漳州110” 新一轮勤务改革,进一步深化公安改革,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防控各类风险能力水平。根据新勤务需要,“漳州110” 集中233名优势警力重点负责漳州芗城、龙文两区街路面巡逻防控、接处警、服务群众等任务,按照网格化布防划分11个警区,全天候24小时保持16个警组(梯队)在市区街路面武装巡逻执勤,通过扁平化、点对点指挥,实施动态布警、就近处警、快速反应,确保每起警情第一时间快速处置。“漳州110”这个老典型以更崭新的面貌,更坚强的战斗力,出现在漳州市民面前:队伍更专业、运行更科学、反应更快速、打击更精确、服务更精准、支撑更有力。“六个更加”让漳州110更快更灵,据统计, 7月1日至12月30日0时,“漳州110”共接处警20155起,其中违法犯罪类警情6676起,纠纷类警情3513起,求助类警情8782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22人。
奏响传承弘扬发展最强音
9月22日,福建省公安厅和漳州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向漳州110学习”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公安部党委委员、部长助理王俭,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冬,副省长、公安厅长王惠敏出席会议并讲话。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人民公安报、法制日报等中央媒体及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福建广播电台、福建法治报、漳州电视台、闽南日报、厦门日报等各级主流媒体纷纷进行报道,回顾“漳州110”二十年发展历程,推介“漳州110”勤务改革探索、公安机关学习“漳州110”效应等方面的新发展、新成效。
反诈骗中心守护百姓财产安全
2016年4月,针对虚假信息诈骗和网络新型诈骗案件多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实际,漳州市反诈骗中心作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市综治委牵头下,在市公安局的积极运作下正式成立。中心主动整合公安、银行、电信等部门资源,积极探索出一条双轮驱动止付、快速拦截封停、打击防范并举,彰显漳州特色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新路子,取得显著成效。从4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到12月25日,漳州市反诈骗中心共接报电信网络诈骗警情4275起、同比下降16.78%;止付账户1400个、止付金额2072万元;封停涉案电话号码1182个,国务院联席办和省联席办多次刊文推介漳州市反诈骗中心的经验和做法。在福建日报新媒体中心主办的“点赞漳州2016十大民生实事评选”活动中,“成立漳州市反诈骗中心”项目群众点赞名列榜首。
执法规范化经验在全省推广
12月26日,全省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暨“两统一”现场会在漳州召开。会议回顾了全省公安机关今年法制工作情况,分析执法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学习推广漳州等地公安机关经验做法,肯定了漳州公安机关勇于创新、锐意改革、扎实进取的精神,指出漳州市始终把执法规范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执法质量明显提升。漳州的经验实用实效、接地气、可复制,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公安改革惠及民生
立足服务民生、服务发展,通过简化流程、优化延伸服务、科技助力,推出一系列公安改革成果和措施,让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贯彻公安部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群众办事创业28条措施,出台保障民生16条措施;新增的出入境(龙文)接待大厅,有序推进延伸出入境受理服务点至全市设有户籍窗口的公安行政派出所;推出“自助办理电子往来港澳旅游再次签注立等可取”;调整放宽城镇范围户口迁移准入条件;推行公安派出所户籍窗口当场制发临时居民身份证便民服务,实行“窗口受理、当场制发、立等可取”;率先在全省推行所有公安户籍窗口全面开展跨省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工作;全面贯彻实施居住证制度,惠及60万流动人口;“互联网+漳州110”便民服务平台,推出“漳州110微服务”,开发轻微交通事故快处快撤、失物招领、自助移车、自助开锁、人员走失、违法线索举报、身份证丢失等3类24项功能模块。
撑起平安“遮阳伞”
为维护夏季社会治安大局稳定,部署开展夏季社会治安综合整治行动,围绕各类治安要素,全线出击、全力整治、全面净化。通过开展集中统一行动,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排查消除安全隐患,据统计,行动中共破获查办治安热点案件57起,收缴枪支85支、子弹5821发,收缴炸药1.25公斤、雷管8585枚,抓获涉恶、涉毒和涉盗抢骗犯罪嫌疑人421人,形成全面严打高压态势,圆满完成第八届海峡论坛、G20杭州峰会、第八届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第十八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等重大安保任务,确保全市社会治安安定稳定。
严打犯罪显实力
坚持科技强警和信息导侦,有效整合警务资源,建立健全领导靠前指挥制度,集合各警种、部门精干警力,综合研判、合成作战、精确打击,全面提高命案攻坚水平。2016年全市共发生命案39起,破案39起,破案率100%,破获龙海“2002·9·28”和漳浦“2000·1·19”两起命案积案,抓获本地年前命案逃犯6名,外省市命案逃犯5名。开展贯穿全年缉毒执法工作的“飓风肃毒”会战行动,强化破案攻坚,侦破毒品案件同比增长27.1%,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同比增长34.2%,查处吸毒人员同比增长33.4%,缴获毒品625公斤。构建禁毒为主、多警种多部门、跨县(市、区)联合作战侦办大要案的工作格局,侦破千克以上大案同比增长60%,破部、省督毒品目标案件10起,破毒品目标案件数创历史新高。
守护平安畅通路
2016年漳州市从车辆、驾驶人、道路等方面狠抓源头监管,全市“营转非”大客车、大型公路客车、大型旅游客车、危化品运输车、校车检验率、注销率均达到100%,230处道路隐患点段提前整治完成;国省道安保工程完成159公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完成606公里;危桥改造27座;新增城市道路126公里;新增62.8公里中央隔离;增设312个村口的照明灯、爆闪灯、标志牌、减速带;36处高速公路桥下隐患全部整治完成。国省道实行24小时“无间隙”联勤巡逻,自启动至今,国道事故死亡人数环比下降25%,省道事故死亡人数环比下降50%,成效初步显现。城区通过“优化交通组织、推进智能交通、规范停车管理、完善交通设施、整治交通陋习、快速处理轻微交通事故、优先发展公交”等一系列组合拳,强化疏堵保畅通。
队伍有精气神
2016年4月起,漳州市公安机关开展争创“人民满意的110式警队”、争当“人民满意的110式民警”活动,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公安民警通过立足岗位创先进,结合实际求发展,政治素质进一步增强,服务精神进一步强化,业务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市公安机关“赶有目标,学有榜样”的氛围空前浓厚,涌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公安队伍“精气神、正能量、战斗力”得到明显提升,在全省各项公安业务竞赛、比赛中摘金夺银:公安信息、监管问题整改和经侦、综合情报、应急指挥调度、县级巡特警岗位技能比武全省第一,模拟盗窃案件现场勘查比武全省第二,“微警讯”交流平台荣获全国公安改革创新大赛铜奖,市公安局被授予“漳州市敬业奉献优秀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