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魏冠卿:她是怎么让“不可能”变成“可能”的

2017-01-12 10:28  来源:平安浙江网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魏冠卿(中)

  在工作中一头长发,笑起来嘴角还有两个浅浅的酒窝——初次见浙江省湖州吴兴区检察院公诉科科长魏冠卿,很难把这样一个看上去优雅文气的她和法庭上思路清晰、唇枪舌剑、行事果断的女公诉人划上等号。但是,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别看魏冠卿个子小小的,可一站上公诉席就仿佛全身充满了能量,蓄势待发,那些在别人眼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到她这里也都变成了“可能”。

  她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身为检察官,魏冠卿知道自己每办理一个案件的分量。在日常的案件审查中,她是出了名的细致入微。

  在办理黄某故意伤害案中,被告人黄某的营运车与一辆电瓶车碰撞,双方争吵中黄某拿出砍刀,将对方砍成重伤。但提审时,黄某并不承认砍人事实,其家属也联系了20多人声称他们都是目击证人,都没有看见黄某砍人。

  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为了查清事实,当时正在孕期的魏冠卿连续十多天到全省各地取证,最终查清了黄某故意伤害的犯罪事实,依法对黄某等人提起公诉。

  办理张某等17人网络诈骗案时,该案的第一犯罪嫌疑人张某一直零口供,案中各犯罪嫌疑人也都是在QQ上联系,互不认识,案件办理仿佛走进了“死胡同”。但魏冠卿并不退却,她仔细审查案卷,认真分析张某口供,结果发现了其自相矛盾之处。同时,还向专家请教网络及计算机知识。经过努力,魏冠卿不仅找到了张某参与诈骗犯罪的充分证据,还发现了其存在的信用卡诈骗犯罪情节。一直零口供的张某见罪行败露,也只好开口。案件判决后,公安侦查人员佩服地说:“没想到这个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你这里竟然如此顺利。”

  不放纵一名罪犯也不冤枉一名好人

  在魏冠卿看来,公诉人不仅代表国家指控犯罪,还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人,“不能放纵一名罪犯,也不能冤枉一名好人”。

  在办理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原局长张某某受贿案时,检察机关查明张某某受贿次数多达300余起。因为时间跨度大,张某某对大部分受贿数额和受贿时间都已记不清。为了查清受贿事实,魏冠卿日夜审查案卷,撰写了长达25页、1万余字的阅卷笔记。

  第一次提审,面对一声不吭、一直拿着自己的辩解材料一页一页在翻的张某某,她耐心等待,直到张某翻完辩解材料最后一页,她才开始讯问。魏冠卿的耐心让张某某感受到了发自内心的尊重。对于提审,他也不再抗拒,一一如实作答。

  经过三次提审,张某某打心眼里佩服这个尊重事实、不枉不纵的女检察官。法庭上,他对指控的300余起受贿事实供认不讳,案件得以顺利判决。

  为了群众心中多一份安全感

  魏冠卿的坚韧执着和刚正不阿,也深深地影响着她所在的公诉团队。在湖州市,这个承担着全市最繁重的办案任务,人均办案数、审结数年年全市第一的“劳模”团队,也是湖州市检察机关的荣誉团队,拥有省级青年文明号、全省优秀公诉团队等荣誉。魏冠卿也先后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获评省政法系统百佳办案能手、省优秀女检察官、湖州市优秀公诉人、湖州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我们努力工作一天,多办一起案件,就可能给群众多增加一份安全感。”魏冠卿说,虽然基层检察院办案压力大,但是这份检察情结一直支撑着她。她也愿意始终守着这份情结,在守护公平正义的路上,一直走下去。

【专题】当人民需要的时候

他们来自不同岗位,却都在为社会的安宁,人民的幸福坚守奋斗!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政法君!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 ...

最高法原副院长奚晓明一审被控非法收受1.14亿

依法应以受贿罪追究奚晓明的刑事责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及各界群众60余人旁听了庭审。

2017,正风反腐七项任务怎么抓

辟出专版,对新的一年正风反腐工作需要发力的方向展开分析,并邀请专家作评点,敬请关注。

感怀一位老前辈

一些人和事不断在头脑中浮现。除了科室、监区里那些积极进取、勤奋尽职的同志的点点滴滴,还特别想起了一位老前辈,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