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执行工作新机制,四川省法院执行工作会议要求
为执行局保留相应员额法官
四川省在全国率先构建党委领导下综合治理执行难的工作大格局,全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效明显。近日召开的全省法院执行工作会议透露:2016年1至11月,全省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24.8万余件、同比增长38.18%,办结19万余件、同比增长43.13%。本次会议强调,要建立执行工作新机制,各级法院在员额制改革中要为执行局保留相应的员额法官,形成合理配置员额法官、执行员(法官助理)、司法警察、书记员的团队化工作模式。
据了解,本次会议旨在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法院推动“基本解决执行难”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会议采取“主会场+视频分会场”形式召开,全省三级法院相关负责人和执行局全体干警参加会议。“执行案件大幅增长,案多人少问题突出,在司法改革要求下,执行工作必须实现创新发展,才能不断破解难题。”对全省法院下步“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四川省高院院长王海萍提出三方面要求。
在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确保攻克执行难方面,要发挥综合治理执行难的大格局优势,主动向党委、党委政法委汇报工作,推动发挥执行工作联席会议的积极作用,解决好网络建设对接运用和信用惩戒体系建设运用问题。各级法院党组和上级法院执行局要每季度听取一次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对工作不到位没有实现目标进度要求的,要及时提醒。
在坚决治理消极执行、乱执行方面,要通过规范执法办案、严格纪律要求,坚决治理消极执行、乱执行问题。要有反映必核查,对当事人反映消极执行、乱执行的,各级法院要做到有反映必核查。四川省高院要适时开展专项审务督察,既要查有访不查问题,也要追究查处不力的责任。纪检监察部门和上级法院执行局,既要监督执行中的违纪违规行为,还要监督负有查处责任的部门或领导的不作为问题,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推动管理责任落实。
在积极探索执行工作新机制方面,要求各级法院在员额制改革中,要为执行局保留相应的员额法官,形成合理配置员额法官、执行员(法官助理)、司法警察、书记员的团队化工作模式。要重视解决执行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办案任务特别繁重、执行人员明显不足的法院,要及时充实执行队伍,要鼓励审判部门与执行部门人员交流。(记者开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