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检察院召开“立足检察职能、强化办案效果”系列会议之北京市检察机关发挥服务保障职能作用工作经验交流会。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通州、门头沟、延庆等8个区检察院介绍了履行检察职能、服务首都大局的工作经验和做法。
2016年年初,北京市检察机关确立了坚持“三严”、做好“三事”、实现“三效”的目标任务。近期,北京市检察院组织召开“立足检察职能、强化办案效果”系列工作会议,前两场从参与社会管理治理创新、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等角度切入,全面聚焦“三事”,以增“三严”之效,强“三效”之实。这次会议作为系列会议之一,围绕发挥服务保障职能作用,交流检察机关如何全面履行检察职能、更好地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
北京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延昆出席会议并讲话。张延昆对北京市检察院坚持“三严”、做好“三事”、实现“三效”的工作思路以及围绕“三事”召开的三个系列会议的成效表示充分肯定。
张延昆指出,北京市各级检察机关围绕区位特点和职能定位,主动把工作置于首都发展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创作了很多鲜活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张延昆要求,全市检察机关一是要牢记宪法赋予的神圣使命和职责,不断提高法律监督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全力服务首都发展大局。要胸怀大局、主动融入大局,要在积极化解矛盾纠纷中服务大局,要在依法公正履职中服务大局。三是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进一步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的能力和水平。要树立风险防控意识,依托执法办案,实现从末端到源头的风险追溯和预防;要主动参与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整治,进一步构建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以执法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能力水平。四是要依法稳妥处理重大敏感案件,确保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五是要着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检察机关司法公信力。北京市检察机关工作标准高、力度大、进展快、措施实,充分体现了孟建柱同志提出的“北京要做全国司法体制改革领头羊”的要求。下一步要继续深化四项改革,积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扎实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着力深化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六是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把检察机关党的建设抓得更紧更实。一方面,要严格落实管党治党责任,真正把从严的精神和举措深度融入检察各项工作;另一方面,要适应司法改革要求,推进党的组织全覆盖、党的工作全覆盖。
北京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敬大力强调,全市检察机关要强化服务保障意识,更加主动融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强化大局思维,准确把握中央、市委对检察工作的要求,紧紧围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全局性工作,研究、谋划和推进检察工作;要强化办案效果,认识到改革在赋予检察官执法权力的同时也赋予了服务大局的责任,不能就法律谈法律,简单执法、机械执法,要兼顾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要强化延伸职能,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统筹推进“三严”“三事”,通过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进而更好实现“三效”。
敬大力要求,全市检察机关要把握市委决策部署,增强检察服务保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服务服从中央、保卫保障中央,保持政治敏感和政治自觉,紧紧围绕国家政权安全、党和国家战略部署、中央对北京工作的指示精神开展工作;要维护首都安全稳定,充分发挥检察职能,认真落实检察环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注重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矛盾纠纷,为重大活动举办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要维护首都经济秩序,充分发挥打击、监督、预防、保护、教育、服务等职能作用,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最优检察服务;要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积极作为,强化措施,发挥职能,营造更加有利于保障和促进科技创新的法治环境。
敬大力希望,全市检察机关要深化和创新工作举措,进一步提高检察工作的整体效能。要改进方式方法,适应社会转型、风险防范、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检察机关执法办案提出的要求;要加强专业化建设,把法律层面的专业化和服务保障层面的专业化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发挥出专业化办案机构在服务保障中的资源优势、经验优势和素能优势;要提升能力素质,把服务保障能力培养作为检察素能建设的重要内容,补齐人员能力短板;要完善制度机制,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促进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制度化、规范化。
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郭洪,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海臣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介绍了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副中心建设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