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福建检察用亲和公信持续提升群众满意率

2016-12-30 17:03  来源:福建长安网  责任编辑:王贤臻
字号  分享至:

福建省检察院检察长何泽中带领检察官向宪法宣誓

福建省检察院检察长何泽中(右一)与基层群众亲切交谈

福建省检察院征求服务保障非公经济发展意见

  2013年初,福建省检察院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政法工作亲和力、公信力,建设过硬队伍的指示精神,在全省检察机关开展“两提升三过硬”建设,即提升检察工作亲和力、公信力,建设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检察队伍。2014年,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建设“五个过硬”政法队伍的要求,将“两提升三过硬”建设明确为“两提升五过硬”建设,并以此为载体全面推进队伍建设。

  “我们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检察队伍,以检察工作亲和力、公信力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在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作出应有贡献。”这是福建省检察院检察长何泽中在12月15日召开的全省检察队伍建设暨“两提升五过硬”建设研讨会上,向全省检察机关发出的再发动、再部署、再深化、再升温的号角。

  近四年来,福建检察机关 “两提升五过硬”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形成了一批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有力推动了队伍建设和检察工作的发展,给执法理念、执法作风带来了新变化——司法办案更贴近群众需求,执法方式更接地气,群众对检察工作满意度逐年上升。

  提升亲和力 让群众感受法治温度

  近年来,检调对接,巡回检察,人性司法,柔性司法,阳光司法,这些蕴含感情色彩和人文关怀的字眼,成为福建检察机关履职过程中的“高频词”,也让冰冷的法条变得温暖起来。同时,检察机关对人民群众的诉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难,我有所帮”,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司法获得感,感受到检察机关的亲和力。

  民营经济占福建经济比重超六成。经济下行,民企有何忧何难何盼?服务企业发展,检察机关能做什么、怎么做?今年4月,何泽中检察长深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座谈,面对面倾听,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再到省工商联进一步听取意见建议。四场座谈会,30多名民营企业家畅所欲言。在调研基础上,福建省检察院出台《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和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服务经济健康发展。

  何泽中说,执法办案当视民如伤,心里有群众,走进群众,才会想着群众的冷暖与苦难,为群众打开方便之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提升亲和力,全省检察院积极响应——福州市检察院把提升亲和力细化为践行“五个行动”,开展改进司法作风、联系代表委员“四个一”、“五个百场”法制宣讲、检调对接、派驻检察等司法实践;宁德市检察院落实“四下基层”工作法,深入开展“下基层、访代表、听民意”活动,探索“海上枫桥”式接访、“小板凳”检察服务队等工作,践行司法为民;莆田、南平、龙岩等地检察院把化解矛盾贯穿办案始终,为刑事案件被害人送上救助金,给无助者前行的力量……

  近年来,福建检察机关司法办案更贴近群众需求,执法方式更接地气,群众对检察工作满意度逐年上升,在2016年1月召开的福建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审议检察院工作报告,赞成率连续四年创新高。

  提升公信力让群众看见公平正义

  案发老挝的“2015.12.22”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涉案金额达2亿,被害人逾千名。300名涉案人员被押送至泉州市后,福建省检察院和泉州市检察院及辖区11个基层院立即成立专案组,提前介入,从快从严打击,仅用5天时间就批准逮捕239人。

  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立身之本,福建检察机关把公信力作为司法的生命线,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为百姓安居乐业保驾护航;在开展反腐败斗争中,坚持有腐必惩,有案必办,“老虎苍蝇”一起打,用行动和成效回应百姓关切;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强化诉讼监督,坚决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防止和纠正冤假错案;在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开展过程中,福建检察机关以“四查四看”和“百案析查”为抓手,既防“带病”批捕、起诉,也防“漏网之鱼”,全面提升工作质效和司法公信力。

  今年1至11月,福建检察机关共批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31884人,起诉57451人;立案侦查职务犯罪1002件1260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551件,督促撤案461件,追加逮捕694人,追加起诉684人,提出刑事抗诉141件;办理民事行政申请监督案件2356件,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行政裁判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94件,法院已改判、调解、撤销原判发回重审22件;查处虚假诉讼23件。

  福建检察机关建立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检察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通过观摩旁听、工作评议、调研视察等方式,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参与检察,了解检察,监督检察。全省三级检察机关实现“两微三端”全覆盖,网上发布案件程序性信息、法律文书信息和重大案件信息量居全国前列,公平正义越来越以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方式实现。

  队伍“五过硬” 让干警素质全面提高

  “队伍建设是检察工作的根本和保证。”在今年7月召开的第十四次全国检察工作会议上,何泽中作了题为“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升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的经验介绍。

  “五过硬”是检察机关对内的内功修炼,是“两提升”的基础保障和必要条件,只有建成过硬队伍,才能实现“两提升”。怎么建设过硬队伍?福建省检察院给出了答案: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做起,用制度来管人管事管案,是福建检察机关近年来抓过硬队伍建设的一大亮点。具体体现在监督“一把手”、落实两个责任、坚守三条底线、实行四项谈心谈话制度上。

  通过这些制度和措施,如今在检察机关,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探索创新、比学赶超正在形成氛围,依法履职、依规办事正在成为习惯,倡廉兴廉守廉、敬业精业乐业正在成为风尚。检察人员思想认识从重教育逐步转向重自觉,问题治理从重治标逐步转向重治本,作风建设从重检查逐步转向重问责,制度建设从重制定逐步转向重落实,“五个过硬”要求已然成为检察事业发展的推动力。

  2013年以来,全省有774个集体和个人获省级以上表彰,22名干警在全国性业务竞赛中荣获“十佳”“业务标兵”和业务专家称号,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模范检察官刘龙清等一批先进典型。13个单位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83.5%检察院被评为省级以上文明单位、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省检察院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过硬队伍建设有效促进司法办案力度、质量、效率、效果提升。福建检察机关积极运用新理念新精神,持续探索和推进生态检察、民生检察、涉台检察,推广“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生态检察模式,探索保护性办案、社会化帮教、修复性救助、多元化普法“四位一体”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规律,主动服务福建自贸区建设、区域金融改革、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形成福建特色。

  “两提升五过硬”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广大干警由衷认同,社会各界积极评价,得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省委书记尤权的充分肯定。12月12日,福建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冬到省检察院调研时指出,全省检察机关要深化“两提升五过硬”建设,为全省政法建设提供经验。

  “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要坚持以‘两提升五过硬’建设为抓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何泽中要求,全省检察机关要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提升政法工作亲和力、公信力和政法队伍“五过硬”的要求,更好地落实到检察工作中,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提供有力司法保障。(雷闽娟 徐熹)

相关报道

盘点2016年那些感动你的“暖心执法”

他们是彰显城市人文精神的一盏灯,用点滴暖心的“人性化执法”点亮整座城市。

四川资阳市原市长邓全忠受贿7000多万 一审被判...

攀枝花市中院认为,邓全忠的行为已构成受贿罪。对于犯罪事实,邓全忠到案后如实供述侦查机关尚未掌握的大部分犯罪事实, ...

“一票难求”解决了吗? 官方回应春运三大热点

春运“一票难求”解决了吗?普速列车是否减少了?火车票会涨价吗?

有一种踏实叫“忙完再回家”

法官也是平凡人,为了让纠纷止步于此,他们不论多少日夜,不论多少付出,都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