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用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战略目标,山西省高院通过召开全省法院执行工作座谈会、对全省执行业务骨干进行培训、组织开展全省执行大会战等活动,各项执行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12月9日下午,山西省高院再次召开全省法院执行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加快我省执行工作力度。省高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朱明就全省法院执行工作提出要求,执行局局长方剑锋作出安排部署。
据了解,今年,山西省高院不断加强与山西银监局的合作力度,督促省内金融业银行机构完善自身网络系统,加快与网络执行查控系统的连接。截至目前,山西省的181家各类银行,已完成上线查询功能的有162家,17家实现了冻结功能。12月6日下午,山西省高院与省国土厅有关领导召开了网络执行查询不动产联动机制建设推进会,就全省国土部门的网络情况、联动机制建设和网络查询对接深入交换了意见,加快推进网络执行查询不动产联动机制建设。
朱明指出,案件底数不清,将对司法公信力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全省法院要制定执行案件的立案、结案标准,统一执行案由和案号排序标准,统一结案方式,统一统计口径,避免应立不立、体外循环和虚假执结;要健全绩效考评制度,建立符合执行工作规律、能客观反映工作量和工作实绩、正向激励作用明显的执行案件考评体系;要强化责任追究,通过从公开的裁判文书中抽查、正在办理的申诉案件中审查、上报的数据中核查,发现弄虚作假、体外循环的案件,一经查实,从严追究。对故意瞒报执行案件数据,或者不具备终结执行程序条件而虚假执结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要依靠科技手段实行源头治理,大力开发和完善执行案件流程管理系统。特别是要利用好上级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对案件的监督管理作用,彻底根治体外循环、两本台账的问题。
朱明强调,要不断完善执行公开的机制制度,推动真正实现“阳光”执行。一是要积极拓展公开的内容。二是要创新公开平台。大力建设执行案件流程信息公开平台,通过将当事人的手机号码或微信公众号与平台进行绑定,系统自动将执行案件从立案到结案的整个流程节点信息,通过手机短信或微信的方式适时发布给当事人;或在互联网上开设执行案件流程信息公开查询平台,当事人可以输入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执行案号以及法院授予的代号和密码查询案件执行进展情况,使执行进展情况由被动质询变为主动告知。三是加强执行公开的配套制度建设。强化对执行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健全违反执行公开的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落实执行公开制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方剑锋表示,全省各级法院要做到因案施策,抓住有利时机,加大执行力度,坚持“三快”模式,即立案快、查询冻结快、结案发款快,建立涉民生案件快速执行机制,启动绿色通道,做到快速执行、主动执行、优先执行,全程提升案件办理速度;要继续组织开展涉党政机关案件清理工作。对纳入清理范围的涉党政机关未结执行案件的执行,要紧紧依靠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适时灵活地应用各项执行措施,实现清理工作常态化,促进涉党政机关案件顺利执行;要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宣传。各级法院要与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立经常性的联系,通过微信、短信、专报、通报会、参加执行现场活动等形式将执行工作的各项举措和进展随时通报给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争取他们的理解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