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www.chinapeace.gov.cn

设为首页|我要投稿  

浙江“云剑行动”战绩全国第一 14亿元假货在阿里大数据面前无处遁形

2016-12-14 19:20  来源:平安浙江网

  浙江“云剑行动”战绩全国第一

  14亿元假货在阿里大数据面前无处遁形

  销售网络遍及12个省市、总涉案金额达1.2亿元的假“三星”内存案,涉案金额上亿元、从马来西亚流入中国的假冒“美孚”“壳牌”“嘉实多”润滑油案……12月8日上午,浙江省双打办通报了“2016年云剑行动”的最新成果。

  2015年5月,在全国“双打办”的指导下,阿里首次与浙江省双打办发起“云剑行动”。相比去年,2016年“云剑行动”依托阿里巴巴大数据,战果进一步扩大,截至9月底,全省打假综合绩效成绩位居全国第一。

  行动期间,全省公安机关共立侵犯知识产权类案件284起,破案257起;捣毁生产窝点139个、仓储窝点27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74名;直接查获现货案值(以正品计算)2.76亿元,涉案总价值14.3亿元。查获的假货主要涉及服饰箱包、美容护理、3C数码三大商品类目,覆盖品牌近200个,涉案网店达1200余家。

  面对线上线下庞大的商品交易体系,阿里巴巴通过解析所拦截的涉假商品链接、被揪出的售假卖家和权利人、消费者投诉举报等信息,对涉假商品、售假团伙做溯源追踪,绘制出这些团伙的线下分布地图。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共分析挖掘出活跃可疑售假团伙数千个,构建了一张基于阿里巴巴大数据的打假地图。

  据悉,阿里巴巴正将“云剑行动”的模式向国内其他省份推广,且“云剑行动”正升级为“云剑联盟”,从原来的单省行动,拓展到上海、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四省一市,用“线上溯源,线下打击”的阿里巴巴大数据,对假货形成合围之势。

  大数据作战显成效

  假“三星”内存条无所遁行

  “互联网或电子商务本身并不产生假货,假货的根源在线下。要从根本上解决假货问题,必须线上线下联动。”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知识产权保护总监叶智飞说。线上线下作战,是2016年“云剑行动”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2016年5月,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收到线索称,辖区内有人通过网店销售假冒内存条。经调查,警方发现川籍男子杨某从2014年开始就在椒江区一出租房内,通过网店销售假冒“金士顿”“三星”品牌内存条,销售额巨大。在阿里巴巴大数据的支撑下,台州警方经过2个多月的深挖,终于找到杨某的上家——深圳批发商李某、刘某某。

  原来,犯罪嫌疑人李某、刘某某先从他人手中购买白条,在深圳设立窝点,非法生产假冒“金士顿”“三星”等品牌的内存条。随后,通过网上网下,他们将假货批发给杨某等人,杨某等人再通过购物网站或当地电子市场销售,整个犯罪网络涉及广东、浙江、北京、湖南、上海、福建等12个省(市)。

  7月25日,犯罪嫌疑人杨某、李某、刘某某被椒江公安分局刑事拘留。这起案件,警方共捣毁生产销售窝点1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查处销售额20万元以上网店58家,缴获假冒“金士顿”“三星”品牌内存条1.5万余根,涉案金额共计1.2亿余元。

  快拳摧毁涉假网络

  全力维护浙商品牌

  今年行动中,全省公安机关把浙商品牌保护置于突出位置,切实维护浙商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品牌权益。全省共计打击涉及假冒“秦燕”“淘江湖梅”“S百媚”“玖姿”“正泰”等知名浙商品牌的案件37起,破案37起,捣毁生产窝点31个、仓储窝点27个,涉案金额达8595余万元。

  其中,德清警方破获的“假面膜”案,是“云剑行动”中破获的首起涉浙商品牌案件。2015年,张某某违反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持有人浙江欧诗漫集团有限公司的许可,向广州市泊依秀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伪造的欧诗漫授权书,让对方印制带有“osm”“欧诗漫”两个注册商标标识的面膜袋,数量达八十余万件。

  为尽快破获该案,德清县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深入调查,逐步摸清面膜袋、面膜盒、面膜灌装的生产窝点,根据物流、银行转账等信息,查明制假、售假的人员身份。2016年2月27日,警方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张某某,并查获制假工具9套,一举捣毁新疆、广东两地的制假窝点3处、仓储窝点1处、销售窝点6处。

  跨境联合执法显成效

  “湄公河之剑”直指假冒品牌农药案

  2016年“云剑行动”期间,宁波、金华、温州等市先后破获多起需跨境执法和国际合作的涉外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其中,宁波假冒品牌农药案件的告破,开创了浙江省境外打击制假源头的先河,有力展示了中国政府在维护知识产权领域所做的积极努力。

  2016年3月,宁波市公安局接到宁波海关一条线索——有出口至柬埔寨的假冒品牌农药。在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的支持下,警方成功锁定4家涉案关联企业及其幕后控制人夏某、于某夫妇。

  经公安部批准,宁波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对相关窝点进行收网,在国内捣毁制假生产窝点3处,缴获灌装机7台,摧毁制假生产流水线9条,查获制假反应釜2个、实验室1间及假冒美国“杜邦”、瑞士“先正达”等国际品牌农药共6个品种25余吨,“氯虫苯甲酰胺”农药原药6.4吨,各类假冒农药注册商标标识200余万件,假冒注册商标标识印刷菲林模板5套等一大批假冒产品、作案工具等。

  2016年7月,在国际警务合作框架内发起代号为“湄公河之剑”的跨境打击知识产权犯罪行动中,担负跨境侦查任务的侦查员,在东南亚热带雨林中连续数日跟踪设伏,一举抓获本案中重要犯罪嫌疑人邱某某。该犯罪团伙在境外多年经营设立的一处大型制假仓储窝点,被两国警方的联合执法力量成功摧毁。

  浙江“云剑行动”战绩全国第一

  14亿元假货在阿里大数据面前无处遁形

  销售网络遍及12个省市、总涉案金额达1.2亿元的假“三星”内存案,涉案金额上亿元、从马来西亚流入中国的假冒“美孚”“壳牌”“嘉实多”润滑油案……12月8日上午,浙江省双打办通报了“2016年云剑行动”的最新成果。

  2015年5月,在全国“双打办”的指导下,阿里首次与浙江省双打办发起“云剑行动”。相比去年,2016年“云剑行动”依托阿里巴巴大数据,战果进一步扩大,截至9月底,全省打假综合绩效成绩位居全国第一。

  行动期间,全省公安机关共立侵犯知识产权类案件284起,破案257起;捣毁生产窝点139个、仓储窝点27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74名;直接查获现货案值(以正品计算)2.76亿元,涉案总价值14.3亿元。查获的假货主要涉及服饰箱包、美容护理、3C数码三大商品类目,覆盖品牌近200个,涉案网店达1200余家。

  面对线上线下庞大的商品交易体系,阿里巴巴通过解析所拦截的涉假商品链接、被揪出的售假卖家和权利人、消费者投诉举报等信息,对涉假商品、售假团伙做溯源追踪,绘制出这些团伙的线下分布地图。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共分析挖掘出活跃可疑售假团伙数千个,构建了一张基于阿里巴巴大数据的打假地图。

  据悉,阿里巴巴正将“云剑行动”的模式向国内其他省份推广,且“云剑行动”正升级为“云剑联盟”,从原来的单省行动,拓展到上海、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四省一市,用“线上溯源,线下打击”的阿里巴巴大数据,对假货形成合围之势。

  大数据作战显成效

  假“三星”内存条无所遁行

  “互联网或电子商务本身并不产生假货,假货的根源在线下。要从根本上解决假货问题,必须线上线下联动。”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知识产权保护总监叶智飞说。线上线下作战,是2016年“云剑行动”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2016年5月,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收到线索称,辖区内有人通过网店销售假冒内存条。经调查,警方发现川籍男子杨某从2014年开始就在椒江区一出租房内,通过网店销售假冒“金士顿”“三星”品牌内存条,销售额巨大。在阿里巴巴大数据的支撑下,台州警方经过2个多月的深挖,终于找到杨某的上家——深圳批发商李某、刘某某。

  原来,犯罪嫌疑人李某、刘某某先从他人手中购买白条,在深圳设立窝点,非法生产假冒“金士顿”“三星”等品牌的内存条。随后,通过网上网下,他们将假货批发给杨某等人,杨某等人再通过购物网站或当地电子市场销售,整个犯罪网络涉及广东、浙江、北京、湖南、上海、福建等12个省(市)。

  7月25日,犯罪嫌疑人杨某、李某、刘某某被椒江公安分局刑事拘留。这起案件,警方共捣毁生产销售窝点1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查处销售额20万元以上网店58家,缴获假冒“金士顿”“三星”品牌内存条1.5万余根,涉案金额共计1.2亿余元。

  快拳摧毁涉假网络

  全力维护浙商品牌

  今年行动中,全省公安机关把浙商品牌保护置于突出位置,切实维护浙商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品牌权益。全省共计打击涉及假冒“秦燕”“淘江湖梅”“S百媚”“玖姿”“正泰”等知名浙商品牌的案件37起,破案37起,捣毁生产窝点31个、仓储窝点27个,涉案金额达8595余万元。

  其中,德清警方破获的“假面膜”案,是“云剑行动”中破获的首起涉浙商品牌案件。2015年,张某某违反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持有人浙江欧诗漫集团有限公司的许可,向广州市泊依秀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伪造的欧诗漫授权书,让对方印制带有“osm”“欧诗漫”两个注册商标标识的面膜袋,数量达八十余万件。

  为尽快破获该案,德清县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深入调查,逐步摸清面膜袋、面膜盒、面膜灌装的生产窝点,根据物流、银行转账等信息,查明制假、售假的人员身份。2016年2月27日,警方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张某某,并查获制假工具9套,一举捣毁新疆、广东两地的制假窝点3处、仓储窝点1处、销售窝点6处。

  跨境联合执法显成效

  “湄公河之剑”直指假冒品牌农药案

  2016年“云剑行动”期间,宁波、金华、温州等市先后破获多起需跨境执法和国际合作的涉外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其中,宁波假冒品牌农药案件的告破,开创了浙江省境外打击制假源头的先河,有力展示了中国政府在维护知识产权领域所做的积极努力。

  2016年3月,宁波市公安局接到宁波海关一条线索——有出口至柬埔寨的假冒品牌农药。在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的支持下,警方成功锁定4家涉案关联企业及其幕后控制人夏某、于某夫妇。

  经公安部批准,宁波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对相关窝点进行收网,在国内捣毁制假生产窝点3处,缴获灌装机7台,摧毁制假生产流水线9条,查获制假反应釜2个、实验室1间及假冒美国“杜邦”、瑞士“先正达”等国际品牌农药共6个品种25余吨,“氯虫苯甲酰胺”农药原药6.4吨,各类假冒农药注册商标标识200余万件,假冒注册商标标识印刷菲林模板5套等一大批假冒产品、作案工具等。

  2016年7月,在国际警务合作框架内发起代号为“湄公河之剑”的跨境打击知识产权犯罪行动中,担负跨境侦查任务的侦查员,在东南亚热带雨林中连续数日跟踪设伏,一举抓获本案中重要犯罪嫌疑人邱某某。该犯罪团伙在境外多年经营设立的一处大型制假仓储窝点,被两国警方的联合执法力量成功摧毁。

责任编辑:王淑静
相关报道
权威发布 更多
新闻广场 更多

新疆出台办法鼓励群众举报涉暴恐犯罪线索

4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综治办、自治区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报涉暴恐犯罪线索奖励办法》,鼓励人民群众主动发现、踊跃举报涉暴恐犯罪线索,有效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详细]

广西高院出台方案力争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方案》,就破解执行难问题作出专题部署。[详细]

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主办 网站编辑部电话:010-83079355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6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