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广东检察机关试点期间共提起公益诉讼28件 排全国第二

2016-12-14 17:34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黄琴
字号  分享至:

  记者从广东省检察院12日召开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会上了解到,自去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以来,截至目前,广东检察机关共提起公益诉讼28件,起诉案件数排全国各试点省市第二位。广东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黄武说,下一步,广东检察机关将继续重点在生态环保领域发力,并深化对试点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形成一批有借鉴、推广价值的成果,适时提出立法建议。

  起诉案件数排全国试点省市第二位

  据统计,截至目前,广东检察机关共在履行职责中发现公益案件线索812件,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78件,其中,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试点方案,检察机关在提起公益诉讼前,必须履行诉前程序,依法督促行政机关纠正违法行政行为、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督促、支持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提起公益诉讼,全省检察机关严格执行规定,办理诉前程序案件250件;对相关行政机关或社会组织收到检察建议一个月后,仍不履行职责且没有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继续受到侵害的,由试点检察院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28件。

  黄武说,广东省的试点工作起步早、后劲足、类型全、方式多,特点鲜明。在办案规模上,目前起诉案件总数排全国各试点省市第二位;在案件类型上,广东省办理的案件类型基本覆盖了试点工作的全部领域;在案件程序上,直接起诉、支持起诉、异地起诉、指定起诉等程序均有实践;在结案方式上,坚持维护公益和节约司法资源双赢的取向,肇庆市检察院起诉的污染水资源案,是全国首例侵权人自愿承担环境污染责任的诉后调解案件;广州花都区检察院起诉的国规委怠于履职案,因国规委履职到位,检察院撤诉,实现了维护公益和节约司法资源的双赢。

  通过诉前程序行政机关整改率达87%

  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部署,通过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是试点工作的核心任务。广东检察机关把起诉作为后备手段,重点运用诉前程序发出检察建议进行监督。

  实践证明,由于有起诉这一刚性后盾,行政机关在收到检察建议后,多数都能在一个月的法定期限内及时回复、积极整改,行政违法情形得到了快速、有效纠正。

  据统计,截至目前,广东省已办理行政类诉前程序案件230件,其中135件已过一个月回复期,行政机关采纳检察建议及时整改的117件,整改率达87%。

  例如,广州南沙区检察院针对梅山热电厂超标排放废气被多次连续处罚达500多万元的情形,向环保水务局发出检察建议,环保水务局采纳检察建议,督促该厂彻底整改抑制污染源。清远连州市院向环保局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对一批畜禽养殖重点污染企业限期整改,环保局采纳检察建议开展农业资源污染整治工作,对12家企业依法提请市政府给予关停。

  “这批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办理,节约了司法资源,有效推动了依法行政。”黄武说。

  下一步继续重点办理生态环保类案件

  环保类案件是公益诉讼试点工作的重点。对此,广东加大对污染河流、土壤、大气案件的办理力度,发现环境资源类公益诉讼线索680件,办理环境资源类公益诉讼案件222件,均占总数的80%。

  黄武说,这批案件的办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例如肇庆市检察院起诉的污染水资源案,被告长期向西江饮用水源非法排放氰化物超标近200倍的生产废水,严重危害居民用水安全;广州市检察院起诉的污染农用地案,被告将其承包的75亩水塘用于倾倒垃圾,造成水体败坏、恶臭熏天,给周边村民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通过办理这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青山绿水、事关子孙后代的环保类案件,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司法改革举措逐步深入人心。

  黄武表示,下一步,广东检察机关将加大办案力度。他说,近日,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在广东督察满10天并转办了一批举报件,这证明,在环保方面,广东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检察机关还应当继续重点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促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

相关报道

官方回应四大民生热点 异地就医结算有路线图

13日新闻发布会,官方回应了食盐价格、人民币汇率等一系列民生关注的经济热点话题。

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斯鑫良受贿1955万元 一审获...

2016年12月13日,江西省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斯鑫良受贿案,对被告人斯鑫良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 ...

四问中关村二小"校园欺凌":欺凌与玩笑边界在哪?

中关村二小因此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记者针对此事进行了调查。

警察生涯中那些难忘的第一次

蓦然回首,从警生涯中的一个个“第一次”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也让我从心底爱上了自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