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两级法院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诉讼服务的新需求,贯彻落实“大立案、大调解、大服务”三大机制建设有关精神,夯实硬基础,提升软实力,积极推进一站式、立体化、综合性的新型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使其成为对外服务群众、对内服务法官、提高审执质效、展示司法文明的综合大平台。
夯实“诉讼服务中心”硬基础
2016年11月4日,浙江省法院三大机制建设推进会在台州召开,参会的100余名各级法院院长一同参观了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椒江区人民法院的立案大厅。分工明确、功能齐全的立案大厅获得了各位院长的赞扬。
去年以来,台州市两级法院高度重视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将其作为一项民心工程、系统工程、“一把手”工程来抓,大力推进两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工作。
2016年7月1日,台州中院投入500余万元的诉讼服务中心改造完毕正式启用,实现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式管理。中心的面积从400平方米扩建到1400平方米。中心的区域规划从原先仅设5个窗口,拓展到设有导诉、登记立案、执行办事、信访接待、网上阅卷五个区域,诉调衔接、送达管理两个中心以及一个法援工作站。中心力争全程服务,创新工作模式,将辅助性、事务性、社会服务性工作及部分审判执行工作前移,使中心从原先只具有单一的立案功能,升级到具有42项功能、100余项服务内容,方便当事人办理除庭审外的所有事务,实现告知一次性、办事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同时启用网上诉讼服务中心,配置自助服务终端机,为当事人提供裁判文书、打印送达、自助立案、自助缴费等服务。实现wifi信号全覆盖,电子触摸屏可自动查询诉讼服务指南、开庭公告、审执人员信息和工作流程等,为群众提供更为直观的办事指引。
台州市9家基层法院也在为努力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做出努力。早在2013年1月,椒江法院就建成了浙江省首个集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司法服务热线于一体的综合性诉讼服务中心。2016年初,台州中院出台《诉讼服务中心工作清单》后,立即召开全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三大机制”建设推进会,要求全市法院打造多元解纷的“台州升级版”。目前,全市各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突飞猛进。椒江法院作为基层代表之一,在全国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会议上作主题发言;黄岩区人民法院承担了省综治委确定的调解协议司法确认试点工作,该院新诉讼服务中心将在10月份投入使用;玉环县人民法院也获批新建面积2400余平方米的诉讼服务中心。
打造多元化纠纷解决的“台州样板”
老邵是温岭市人民法院的一名退休法官。2年前,在法院工作了38年的他从法官岗位上退了下来。退休后,他时常会到社区帮忙解决些邻里纠纷,充当“老娘舅”。今年1月,老邵回到了温岭法院,开始了他新的工作——温岭市行业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法院调解室调解员。
“退休法官来做调解员可以发挥他们的专长,耐心细致地给当事人算算‘法律账’、‘感情账’、‘经济账’,当事人信任他们,那成功率就会提高。”温岭法院院长陈文通如是说。
面对每年以20%速度剧增的民商事纠纷,以及法院审判力量严重不足、法官办案压力逐年增加的压力,台州市两级法院创新思维,把诉讼服务中心打造成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门诊部”,将大量简单矛盾纠纷通过诉调衔接分流化解,让员额法官集中精力审理疑难复杂案件。
台州中院于今年3月与市司法局联合召开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现场会,制定了《诉调衔接实施办法》、《关于建立律师参与化解涉诉矛盾纠纷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申诉案件法律援助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注重聚集诉讼外社会各方面力量协同参与,发挥律师、人民调解员、代表委员、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志愿者等群体的作用。
这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建立了“1+2+N”诉调衔接模式,即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诉调衔接中心这“1”个平台,选聘“2”名以上专职调解员驻院开展案件分流、调解工作,并使市人民调解协会名下6000余家调解组织和20000多名调解员为我所用,将大量纠纷分流到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室化解,使司法调解的权威性、行政调解的专业性和人民调解的便捷性相得益彰。
全力攻坚送达难题
“你好,戴某,传票,诉讼须知等材料已经发过去了,请问是否收到?”
“收到了,谢谢。”
10月11日,温岭法院通过官方微信送达文书,以往需要数天才能送达的文书几分钟便完成了送达,并进行了签收确认。
微信作为一种社交软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广泛使用。为了缓解送达难,微信送达是温岭法院继设立送达管理中心、开发送达管理软件、创新全程留痕管理制度之后的又一次新的尝试,并于2015年被台州中院评为创新项目。温岭市内95%以上的律师事务所律师和法律事务所法律工作者均已签署微信送达确认书,该项服务也正逐步扩大至温岭市周边律师服务所。据介绍,微信送达可广泛适用于除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之外的法律文书,即有针对性的征得当事人或其委托代理人同意后,将举证通知书和开庭传票等诉讼文书以文字或图片的形式送达当事人或其委托代理人。该种形式的采用,能及时将案件送达,加快了案件办理进度,也有利于节省复印纸张及人力、物力,促进绿色办公。
台州中院在8月出台《关于力争用两年时间基本解决送达难问题的实施方案》,积极探索集中送达工作。各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均成立送达管理机构,推行本院案件集中送达、跨县市区案件委托送达,提高送达效率。两级法院培育专业送达力量,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方式,由邮政速递公司人员和法院工作人员联合送达,既借助邮政部门企业化管理优势,通过相应奖惩机制,提高送达质量与效率,又节约法院有限的人力资源,解决留置送达的问题。
同时,多渠道采集送达信息,引入公安专线,借助其大数据优势,采集受送达人的户籍、经常居住地和淘宝网收件地址等信息,并积极尝试建立与国土、房管、计生、工商等部门的协作机制。目前,全市法院正在升级完善送达管理软件,进一步规范送达流程,做到送达工作全程留痕、全程可视、随时查询。
7月初,黄岩法院自主研发了案件派送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web案件管理系统和手机移动端双平台操作,实现移动智能化办公。该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已送达6986件,有效送达率为88.56%,送达周期仅为0.91天。
加强法官与律师的良性互动
根据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与浙江省司法厅签署的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台州中院从细微处入手,在诉讼服务中心选择出入最方便、视野最好的一个房间作为律师休息室和更衣室,并完善必要的配套设施,为律师庭前准备工作提供良好环境;在一楼调解区专门设立律师调解室,方便律师与当事人沟通谈话以及双方律师进行庭前和解、调解,为律师参与多元化纠纷解决工作创造工作条件。
经市中院和市司法局牵头,市法官协会、律师协会会商,台州中院出台《法官与律师互评工作实施办法(试行)》。11月初,首期互评活动已开展,将评选出10名“金牌律师”和“优秀法官”,并给予“金牌律师”相应礼遇。台州中院还在律师休息室设立荣誉墙,将每年度10名“金牌律师”和“金牌法官”在法律职业共同体内公示,定期向司法行政部门、律协反馈评议结果。
年初以来,全市法院重点部署推进律师服务平台应用,截止9月底,全市通过律师服务平台网上立案7248件,占全省总量的33.13%,其中温岭、玉环、路桥等5家法院均超过1000件。
提升温馨便民的诉讼软实力
“我人在外地,一时间无法回去立案。”王某是椒江农村居民,因民间借贷纠纷欲向法院起诉,但王某在外省务工,不便抽身回椒江立案,便打电话联系椒江法院。法院告知他可以通过登录椒江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立案。王某在网上申请立案的当天下午,立案庭工作人员就通过电话与王某取得了联系,进一步确认了王某网上提交的起诉材料信息。最终经过审核,王某提供的材料符合立案条件,予以立案。
椒江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通过互联网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随时办理或预约办理诉讼事务。办事群众可以随时上传、下载、查看、传输和打印材料,也可以通过在线咨询、建议留言等方式进行意见表达。同时,椒江法院实行网上办理诉讼保全案件便利当事人诉讼。自今年8月运行以来,累计接收网上诉讼保全申请135件,极大便利了当事人诉讼,有效提高了保全效率。
“真是太好了!法院设立专门窗口,引入6家保险公司推行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让我们这些经济能力相对较差的当事人也能买得起诉讼保全这把‘保险锁’。”程某说。7月4日,温岭法院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窗口正式“开业”,程某成为第一位受益者。
温岭法院按照适度放开、严格审查原则,专门设立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窗口,与平安财产、人民财产、人寿财产、太平财产、阳光财产、大地财产6家保险公司的台州中心支公司或温岭支公司分别达成对接。
全市法院坚持“公开、规范、高效、便民”的原则,以诉讼服务“全方位、零距离、无障碍”为目标,努力在细节上下功夫,在完善机制上做文章。
台州中院率先出台《关于强化与当事人沟通交流机制,做好服判息诉工作的暂行规定》,开发使用预约法官软件,明确当事人约见法官的渠道、流程、要求等,在法官会见室对会见全程录音录像,通过开前门、堵后门,既满足当事人与法官沟通交流的心理需求,又防范廉政风险。三个月来,已有106名法官在法官会见室接待当事人和律师2131批次。
市中院还制定《12368司法服务热线部门联动机制实施办法(试行)》,建立热线与立案、审判、执行、信访工作联动机制,进一步畅通当事人与法院间的联系渠道。
夯实“诉讼服务中心”硬基础
高度重视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将其作为一项民心工程、系统工程、“一把手”工程来抓,大力推进两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工作,召开全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三大机制”建设推进会,要求全市法院打造多元解纷的“台州升级版”
打造多元化纠纷解决的“台州样板”
创新思维,把诉讼服务中心打造成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门诊部”,建立“1+2+N”诉调衔接模式,将大量简单矛盾纠纷通过诉调衔接分流化解,使司法调解的权威性、行政调解的专业性和人民调解的便捷性相得益彰
全力攻坚送达难题
创新微信送达等送达方式,积极探索集中送达工作,多渠道采集送达信息,规范送达流程,提高送达质量与效率
加强法官与律师的良性互动
重点部署推进律师服务平台应用,截止9 月底,全市通过律师服务平台网上立案7248 件,占全省总量的33.13%,其中温岭、玉环、路桥等5 家法院均超过1000 件
提升温馨便民的诉讼软实力
坚持“公开、规范、高效、便民”的原则,以诉讼服务“全方位、零距离、无障碍”为目标,努力在细节上下功夫,在完善机制上做文章(余建华 王先富 李 洁 李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