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队一勤务,是当前江西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高速交警总队直属六支队正如火如荼开展的一项工作,而与支队全体民警紧紧捆绑在一起的就是辖区大数据。
尤其是处于赣闽省际口的该支队第三大队,根据车流状态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各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分析,做到对辖区路况知根知底,管理措施采取动态与静态管理相结合,从路面、服务区、省际口及重点车辆方面深挖源头,力争实现齐抓共管。给司乘人员打造一条文明安全高速路。
“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打击,实现精准用警,精准预防,三大队所取得的成绩唱响了支队工作的主旋律。” 该支队支队长钱敏介绍说,因为表现突出,该大队今年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公安机关基层所队规范执法示范单位”。

服务区爱心驿站服务到家
流量形态 盯牢1.7万辆重点车辆
三大队坐落于黎川县,所属辖区是我省高速公路三纵中的第二纵,连接东南沿海地区与西北内陆地区,守护着江西连接福建的东南大门“赣闽省际口”。
该大队辖区每年车流量达到25万次,通过卡口抓拍大数据分析,其中60%的车流量是1.7万辆车形成的。通过直属六支队研发的数据分析软件,掌握了这1.7万辆车的信息,并收集到所属得到汽车所在企业。
“这1.7万辆车均是经常往来辖区的重点车辆。这就意味着,我们只要盯好、管好这些车,辖区的通行情况就好了一半。”该大队教导员罗勇带领民警,定人定企业地走访,与企业签订安全责任状,进企业进行安全宣传,并与当地安监、运管部门协作,加强监督。
南城县的冠海运输公司是一家大型的危化品运输企业,旗下有300多辆危化品运输车在辖区通行,大队每年都会多次实地走访冠海运输公司。2016年至今已走访该企业4次,与企业签订安全责任状,并调取危化品运输车GPS记录。
查处该企业车辆违法行为后,大队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函至企业、当地安监部门、运管部门,督促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如效果不明显,大队还实地走访当地安监、运管部门,督促相关部门加大管理力度,形成齐抓共管之势。
2015年以前,南城冠海公司的车辆每年在三大队辖区的违法记录达200余条,通过齐抓共管之后,今年的违法大幅减少,截至目前不足50条。
盯紧了企业就管住了车辆,实现了交通事故起数三年的连续下降。而这仅仅是该大队在利用数据分析,实现精准管控的一方面的成效见证。
隐患排查 把准78公里路况脉搏
该大队辖区管辖地处山区,辖区浓雾、雨雪等恶劣天气时有发生,根据往年气象数据分析,辖区恶劣天气时间点为每年11月下旬至第二年的2月初,共计两个多月。特别是12公里长下坡路段、熊村开放式互通、与济广高速8公里并线路段、南城服务区等地段,一旦遭遇恶劣天气,事故预防将成为重点和难点。
2016年11月17日下午3时,执勤民警手机上收到了黎川气象局关于第二天大雾天气的短信通知。接到天气预警后,大队立即调整勤务模式,将普通勤务调整为恶劣天气勤务,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第二天凌晨3点,巡逻民警和执勤民警都向大队反馈辖区部分起大雾,严重影响安全通行。大队值班室马上与黎川县应急办、地方交警、施救、养护、路政等部门联系,共同应对,平稳度过今年的第一场大雾。
12公里长下坡路段,刚好就在距离闽赣边界不到5公里的地方。长下坡路段曾经发生过多起道路交通事故,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该路段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根据此情况,大队积极走访相邻福建高速交警大队,并与他们建立联勤联动机制。福建高速交警大队除日常在收费站出口进行长下坡安全提醒之外,恶劣天气时还帮忙更改电子显示屏,进行安全提醒。经过努力,近几年来,辖区长下坡路段的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事故起数、财产损失等指标持续下降。且近3年以来,长下坡路段未发生一起死亡事故。
熊村互通地段为事故多发地段。该地段为开放式互通,上下高速的车辆在此处汇集,极易发生事故。2015年10月初,罗勇到实地进行查看,并连同当地安监部门就此安全隐患走访了熊村镇政府,与镇政府负责人进行讨论协商。
通过大队、安监与所属镇政府的共同努力,同年11月中旬,熊村互通值守站安排了专人进行值班守卫,并在上下高速的路口树立了安全警示标牌。自此以后,熊村互通未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2014年,三大队排查到的辖区隐患点200余个,经过与养护、路政、管理中心等业主部门的联勤联动,2016年10月辖区隐患点下降为50个,其他的都已整改到位。
2014年,三大队排查到的隐患路段为12个,长度达14公里,2016年的隐患路段降为4处,共4公里。
2014年以前,大队年平均有2~3起因行人上高速引发的交通事故,2015年至今,大队辖区因行人上高速引发的交通事故为零。
得益于与当地政府及业主部门的协同治理制度的建立,3段数据见证了成效。
24小时驿站 打造司乘人员的温馨港湾
经过长时间的驾驶,司机多会觉得疲劳。一个干净舒适、环境安全的服务区,可吸引司机的停靠和休息,大大降低疲劳驾驶行为的发生。
2014年,在南城服务区设立爱心驿站。备好感冒药、晕车贴、手机充电器、饮水机、纸杯、水桶、油桶、电瓶线等便民服务设施。开展联合打击“油耗子”、整治“碰瓷”、设置免费淋雨室等方式,极力营造舒适的休息环境,让长途驾驶的驾驶员朋友乐于辖区服务区、敢于进入辖区服务区休息,达到预防疲劳驾驶的目的。
由于夜间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休息的大型车辆较多,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将高速公路服务区视为盗油的天然场所,大队辖区服务区驾驶员停车休息时被“油耗子”侵害的治安案件也时有发生,为净化服务区休息环境,大队联合当地治安部门、派出所开展打击“油耗子”专项行动,并协调业主在服务区主要场所、进出口安装电子监控系统,极大地改善了服务区治安环境。
今年9月5日,大队值班室接到驾驶员报警,“我在南城服务区遇到麻烦啦,一个老太太躺在我车前,说我碰了她,向我要300元私了,想讹我钱”。接警后,民警立即赶往现场处置。民警到达现场后,通过调取服务区监控,该老太太看民警不做“和事佬”,一板一眼的开始调查了,便悻然离去。
经过大队与治安部门的联合整治,近半年,辖区服务区未发生1起偷盗油、碰瓷的治安案件。(文/图 熊光宪 刘东 首席记者张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