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江西瑞昌:信息化提升社区矫正监管水平

2016-12-12 20:02  来源:中国江西网-新法制报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向考察人员介绍监管系统(图/受访单位提供)

  近日,记者从江西省九江瑞昌市委政法委了解到,近年来,该市全力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建设,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破解社区矫正监管难题,助推社区矫正监管由“人防”向“技防”转变,切实提高了社区矫正监管工作水平。

  手机定位实时掌握人员动态

  近日,记者来到了瑞昌市社区矫正监管中心。

  “每个图标都代表着一名社区矫正对象的位置,他们一般只能在瑞昌市范围内活动,一旦越过辖区,监管平台就会报警并记录入档,我们也将在第一时间发出质询、警告……”信息员小陈指着电脑屏幕上闪动的人形图标介绍道。

  据悉,2013年,瑞昌市启动社区矫正手机定位监管试点工作,要求社区矫正对象必须随身携带定位手机,不得人机分离。通过手机GPS定位技术,工作人员可随时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实时位置和行动轨迹。如果社区矫正对象越过指定活动范围,定位手机和信息平台将会同时自动提醒、报警。手机定位监管建起了社区矫正电子“围墙”,破解了监管力量不足难题,提高了监管工作效率。经过三年的不断完善,手机定位监管已在全市推广运用。目前,瑞昌市326名在矫人员全部进行了手机定位。

  “人脸+指纹”识别杜绝“替身”

  “请将右手食指轻放在指纹识别仪上接受指纹采集,抬起再轻按一次……”声音来源于指纹采集器。原来,该市社区矫正监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指导一名矫正对象进行指纹采集。

  记者了解到,为扎实做好社区矫正人员日常报到工作,瑞昌市积极推行“人脸+指纹”识别报到举措。即社区矫正对象在入矫时,全部进行头像拍照和指纹信息采集。此后的三个月,每周报到一次;三个月后,双周报到一次。报到时必须通过指纹识别进行身份验证,考勤系统则会实时记录报到时间。

  “‘人脸+指纹’识别考勤具有不可替代性特点,有效避免了他人替代报到,并对不按时报到惩处保留了证据,且从源头上杜绝了因人情关系发生脱管现象。”瑞昌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视频抽查防止脱管漏管

  为有效解决手机定位监管中的关机停机、人机分离等突出问题,瑞昌市建立了社区矫正对象定期视频抽查机制。该市充分发挥全市250余个高清视频探头作用,将“天网”工程与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联网。工作人员每月从全部在矫人员中抽取15%-20%进行视频报到和手机在线情况检查,最大限度避免手机定位违规行为。今年以来,先后视频抽查了280余人次,所有抽查对象均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无一起违规违纪。

  指纹考勤杜绝替代报到、手机定位建起电子“围墙”、视频抽查防止违规脱管,三项信息化监管举措相互配合,指向精准,共同构建了“报到有记录、行踪有轨迹、监控有图像”的立体防控监管体系,有效防止了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瑞昌市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922人,解除矫正596人,无一例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现象发生,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柯瑞华 董彦健 刘俊辰)

相关报道

第三个国家公祭日:传承家国情怀 凝聚向上力量

又是一年“12·13”,第三个国家公祭仪式上,凌厉的警报声将再次响彻这个城市上空,是哀悼更是警醒。

安徽省教育厅原副厅长杨德林受贿200万余元受审

在向杨德林行贿的人员名单中,高校相关负责人占了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他们为了学校发展、院校升格,选择花钱买“未来”。

解读:既挣钱又不被骗 民众投资渠道如何拓宽

民众投资渠道该如何拓宽?深化金融改革又需要怎样的法律保障?对此,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

愿社会对他们多一份牵挂

我希望社会能对他们多一份牵挂,这样犯罪就能少些,平安和喜乐必然更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