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案一账号智能数据替代人工跑腿
“互联网+”惠及群众和法院
“诉讼费收到了吗?”一男子用手机完成支付宝转账汇款后,询问浙江省舟山中级法院工作人员。该院工作人员小俞在电脑上点开“法院信息管理系统”,在其对应的账号下发现,一笔300余元的款项已经入账,便回复该男子付款成功。该男子随后拿着缴费凭证,顺利在隔壁窗口完成了这起民事案件的立案。这是昨日发生在该院审判服务中心大厅内的一幕。
数据跑路,群众省时省力省钱
缴纳诉讼费,是打官司的第一步。以前缴费,需要立案窗口审核诉讼材料并核算出应缴纳的数额,让当事人到银行缴费。当事人缴完费,把凭证拿到法院后,法院核对入账信息无误,才予以立案。一来二去,当事人要跑好几趟,极不方便。
今年年初以来,舟山两级法院引入智慧法院和“互联网+”思维,上线“新案款管理系统”,无缝对接法院案件管理系统和银行信息系统,支持跨银行、跨地区及支付宝等第三方缴纳、退还诉讼费,支付执行款。这也就意味着,案件审结后,承办法官可以启动退费划款程序,流程完成后以短信告知当事人退费和进账消息。
今年舟山市两级法院上线该系统以来,已经完成进出账目14078笔,涉及当事人近2万人次,为当事人节省了大量时间。
一人一案一账号,司法效率提速
“不单是支持网上银行、pos机、支付宝、微信这些先进的付款方式,这个新系统的好处还在于账号唯一,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账号。”工作人员小俞口中的“专属账号”,是指本次革新中引入的银行先进结算产品“收款管家”,它使每个当事人有专属的虚拟账户,实现了“一人一案一账号”。当事人通过“虚拟账号”缴费,款项可以实时、安全地到达法院主账户,并自动对应到相应案件,确保了案、款、人精准匹配。
以前,法院在银行开设一个或两个对外账号,所有案件的诉讼费、调解款、鉴定评估费、拍卖保证金、执行款等都汇入该账户,经常发生当事人已经汇出了款项,法院却找不到款项的情况。
小俞说,发生这种情况,主要是汇款情况比较复杂,“比如某个案件的诉讼费应该是由张三汇入2000元,但可能翻遍整个进账记录都没有这笔入账记录,因为一个案件可能有多个当事人在汇款,或者一个人分好几笔款项多次汇入账户,这就导致汇款人、案件和款项很难一一对应,核查起来非常麻烦”。
“一人一案一账号”把这些乱象全部解决了,除了缴费退费更加方便精准,该系统还可在线上支付案件执行款、罚没款等全部司法业务的应收款项。“不仅方便了涉诉群众,而且提高了法院案款规范性管理,提升了司法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