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本地劳动力成本上升,不少企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用工荒”,一些企业开始违法聘用“三非”(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外国人,形成治安管理难点。为此,今年6月1日至8月31日,江西省公安机关开展了打击聘用、容留、藏匿“三非”外国人等违法犯罪活动的专项行动。
近日,省公安厅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专项行动阶段性成果。行动期间,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共出动警力6000余人次,走访摸排企业用工单位2000余家、旅馆酒吧等场所近500家、重点村镇近200处;办理行政案件181起、刑事立案5起,查处“三非”外国人234人,打击处理违法企业主23人,打掉犯罪团伙3个,抓获中外“蛇头”10人,行政罚款、没收违法所得165万余元。

被查获的“三非”外国人
率先出台意见严查涉事企业主
记者获悉,对于打击“三非”工作,江西省一直高度重视。在认真研判分析江西省“三非”外国人活动规律特点后,省公安厅提出“防范在先、打早打小、打载体”的工作思路,即依法严厉查处聘雇“三非”外国人的企业主,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外国人“三非”案件的土壤。
对此,省公安厅在广泛调研论证并征求司法机关意见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制定出台了《关于依法打击聘用、容留、藏匿“三非”外国人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指导意见》,全面系统的将涉事企业主的7种行政违法和4种犯罪行为的性质认定、行政处罚依据、证据采集范围、刑事立案标准等内容予以明确和细化,为基层执法办案提供了有效的工作指引。
建立常态化预警防范打击机制
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局长肖子振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江西省公安机关将继续保持对涉嫌“三非”的违法犯罪活动严打高压态势,全力推进打击“三非”工作向纵深发展,确实维护涉外治安环境和出入境管理秩序。
同时,坚持查处打击和完善管理相结合,江西省公安机关还将根据专项行动情况及时总结诸如证件签发、基础管控、案件办理等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堵塞工作漏洞,提炼固化工作经验和有效做法;结合外国人管理工作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强化警务实战训练,坚持对违法行为打早、打小、打苗头,防止其形成气候;健全完善常态化的预警防范、查处打击机制,全面提高社会面管控和主动发现打击能力。 (张悦 记者 龚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