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铁站警务站民警巡逻
中国江西网讯 为全力破解上饶高铁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治安维稳难题,近日,以江西省上饶市公安局信州分局为主体,启动了中心城区首批5个“合成警务工作站”建设。为尽快落实项目建设,信州公安分局警务保障室在任务中身先士卒,巧做项目牵线、建设“内当家”,于2016年2月初确保5个警务站正式启动运行,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警察就在眼前、平安就在身边、服务就在家门口”,便民维稳落地有声,获全城市民称赞。
中心城区首批5个“合成警务工作站”建设,着力打造集“接处警、巡逻防控、打击犯罪、反恐处突、便民服务、交通管理、法制宣传、消防应急”等八大职能为一体的“最前沿服务窗口”和“街面战斗实体”。该项目为上饶市委、市政府和公安机关全面践行群众路线、深化平安建设的一项重大的改革创新举措和民生工程,在全省尚属首创。
外地“取经”,警保室探寻警务升级之道
2011年,信州公安率先在全市设立了10个街面治安岗亭,在维稳处突、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铁时代的到来,以及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新期待和贯彻公安部“一分钟赶到案发现场”的要求,现有岗亭的运行水平已跟不上形势发展。
为了让警务站点外观设计与市政建设相融合,功能上满足新形势下警务工作的需要,信州分局警务保障室、警务改革转型办公室、基建办等同志先后深入石家庄、武汉、南京等地考察,启动治安岗亭升级改造工程,在软硬件上,全面推进信州公安现代警务转型升级。
该项目建成后,承担着“接警处警、巡逻防控、打击犯罪、反恐处突、便民服务、交通管理、法制宣传、消防应急”等八大主要职责,24小时屯警街面、动中备警,服务群众。同时,信州公安将户政、治安、交通、消防、出入境等五大类、二十八项业务延申到警务站办理,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将把合成警务站建成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建成“大美上饶”的窗口。

警务站配备的巡逻车
积极策划,警保室集智推进项目建设
为早日建成,投入使用,民生工程利于民。警保室与设计公司群策群力,反复商讨设计方案。经过初步设计、多轮沟通、修改,最后落实优化设计方案,报请上级部门审核确定了5种不同外观设计风格的警务站设计方案。
确立方案后,警保室积极与市发改委沟通、协调,对分局首批5个合成警务工作站的立项、初设合并予以批准,并核准以邀标的方式进行招标施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协调下,分局警保室与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城管局等相关部门落实项目建设用地情况。设计方案确定后,警保室加快警务站建设力度,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施工单位、监管单位、审计单位。期间,警保室积极与市供电公司、市燃气、市电信、市移动等部门取得联系,协调落实好相关配套设施,保障了合成警务站的快速投入。最终,5个合成警务站的选址和建设规模确立,并在3个月内落地有声,在中心城区各处拔地而起。
筹钱筹人,警保室彰显“内当家”魅力
在合成警务站项目建设中,整体项目的投资概算约250万。由于项目需要分局通过自筹方式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难题,警保室通过积极奔走,调动各方面力量,努力解决了投资费用的难题。
为解决警力不足问题,警保室通过购买政府服务性项目,以劳务派遣的方式向社会力量购买200名警务辅助人员服务。经过科学预算,按照年人均5万元的经费标准予以保障,警保室积极与市财政、区财政沟通协调,争取经费支持,目前警务辅助人员保障经费已到位90%。
采购设备,警保室让警力如虎添翼
为了让“合成警务站”尽快投入使用,发挥警务效能,警保室谋划在前,提前做好设备的招投标采购工作。先后为警务站配备了热水器、饮水机、投影仪、空调、办公桌椅、文件柜、扫描仪、LED宣传亮化等生活办公设备;配备了执法车辆、防弹衣、辅警个人防护装备、辅警服装等装备,民警均配备了警务通、执法记录仪和350兆数字电台等。其中,人民广场警务站拥有目前全国最先进的自助拍摄证件照片和自助申领二代证等设备,打通了全省首个全自动办理二代证的“绿色通道”,并设立了银行ATM机等自助服务设备,方便群众缴纳水费、电费、交通违章罚款和存取款等。
警务站启动以来,《江西日报》、《新法制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均主动联系报道,上海市公安局、石家庄市公安局等先后前来考察交流,江西省公安厅治安总队、科信总队、江西警察学院等进行专题调研,成为了牵引基层警务改革的“试验田”。警务站就像设在“家门口的派出所”,民警就在身边,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据统计,警务站运行以来,共办理涉公安业务和接受市民咨询、求助12860余人(次),67%的矛盾纠纷在警务站得到成功调处,充分体现出了警务站服务群众“零距离”的优势。(曾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