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新疆吐鲁番市积极探索“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长效机制

2016-12-07 16:50  来源:新疆日报  责任编辑:闵玥
字号  分享至: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如何取得实效?新疆吐鲁番市的经验是: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以文化引领、连心互助、微观治理、双语教育、就业保障、教育转化、宗教和谐、扶贫攻坚、增收致富、转型升级“十大工程”为抓手,建立了全方位展开、全领域覆盖、人人有目标的责任体系,积极探索“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长效机制,不断将各项工作引向深入。

  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11月27日,托克逊县文化综合馆内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教育基地暖意融融。一进展馆,硕大的石榴呈现在观众面前,吸引了各族群众和青少年的目光。

  “火红的石榴籽紧紧拥抱在一起,表达了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密切交往、互相依存、休戚与共,共同开发建设托克逊的深厚感情。”讲解员对观众说道。

  民族团结展览馆以图片展览为主,包括民族团结先进人物、新旧生活对比、民族团结十大工程工作剪影、托克逊县特色旅游文化活动等内容,点点滴滴折射着民族团结的光芒,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凝聚成血浓于水的民族团结情谊。

  托克逊县中学学生塞尔古丽·肉孜说:“今天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民族团结珍贵的照片,对我的启发很大,我会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托克逊县城居民艾尼·买买提说:“今天的参观对我感触特别大,我会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主动搞好民族团结。”

  托克逊县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教育基地自今年9月1日开馆以来,已接待各族参观者1万余名。这一教育基地只是吐鲁番市选树的6个民族团结教育基地中的一个,此外吐鲁番市还确立了195个民族团结示范点。

  吐鲁番市坚持“到人、管用、有效”的原则,大力弘扬“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意识,充分利用各级宣讲团、宣讲队和各类媒体开展宣传,做到庭院有活动、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图像、报刊有文章、网络有信息、自媒体有推送,切实让各族群众在通俗生动、喜闻乐见的宣传中接受民族团结教育。

  致富路上一个不落

  11月28日,家住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克孜勒吐尔社区的阿瓦古丽·艾合买提正在吐鲁番市迈德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葡萄干加工厂分拣着葡萄干。“现在我每月可以挣到3000元钱,每到过节,还能领到公司发的过节费,感觉现在很幸福。”阿瓦古丽·艾合买提说。

  在迈德果业公司工作4年的时间里,阿瓦古丽·艾合买提在这里结识了不少的各民族姐妹,平日空闲时,大家一起到厂子的运动区域打打乒乓球,到阅览室看看书,生活丰富了,阿瓦古丽·艾合买提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这些年她还学会了汉语。

  在吐鲁番市,许多像阿瓦古丽·艾合买提一样的城乡维吾尔族青年走出家门来到企业工作,开启了他们的新生活。

  迈德果业公司总经理周国华说:“在新疆,没有各民族的团结,没有社会的稳定和谐,再有实力的企业,也不可能发展起来。如果没有吐鲁番的葡萄,就没有我们迈德果业,我们企业与当地农民是相互依存的一家人,谁也离不开谁。”

  有一次,职工买合木提·木拉提家中失火,得知消息的周国华立刻赶过去,看到现场一片狼藉,买合木提·木拉提家人哭成一团,周国华立刻决定要帮助买合木提·木拉提家修复烧毁的房屋,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

  “我26岁就加入了这个企业,到今年已经11年了,与各族员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企业的每一名员工包括周总,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使我渡过难关,没有各族兄弟姐妹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买合木提·木拉提充满深情地对记者说。

  迈德果业公司近年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当地一批葡萄种植户形成了“公司+农户”的共同依存、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极大地解决了种植户葡萄销售难的问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更加注重加强民族团结,与周边村结成对子,每年有近50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该企业就业。

  迈德果业与周边村结对的事在吐鲁番市并不鲜见,“以企带村、村企互动”的结对认亲活动在当地开展得如火如荼。吐鲁番市按照3家规模以上企业帮扶1个贫困村的要求,建立村企结对帮扶机制,全市54家企业已与18个重点贫困村“结亲联姻”,形成“村企一家亲”的良好发展局面。

  以上率下结对认亲

  11月28日下午,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英买里村村民玉山·卡德尔掏出崭新的手机,快速浏览着信息。

  “这部新手机是我的结对户张大哥给我买的,他见我做生意用得着就买来亲自交到我的手上,张大哥还一再叮嘱我要靠自己的努力早日增收致富。”玉山·卡德尔兴奋地说。

  玉山·卡德尔口中多次提到的张大哥就是吐鲁番市委书记张文全,也是他的结对户。曾经,玉山·卡德尔夫妇受宗教极端思想影响,葡萄地都撂荒了。张文全得知后,多次入户走访,上门结对认亲,宣传党的政策,和夫妇俩一起干农活,协调解决家人就医等实际困难,让玉山·卡德尔一家人彻底走出了宗教极端思想的阴霾。

  已经完全转化过来的玉山·卡德尔重新振作起来后,不仅把家里的1.1亩葡萄地种好,还与妻子搞起了餐馆卫生碗筷的配送服务,每年有1.5万元的稳定收入。“我们家现在一年有2万多元的收入,能和张大哥结亲戚是我的幸运,感谢党没有抛弃我,我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玉山·卡德尔说。

  吐鲁番市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坚持以上率下,领导干部带头结对认亲,重点把“四老人员”、脱贫对象、重点人员、特殊群体、宗教人士作为结对认亲的对象。每名厅级干部结对认亲1户受宗教极端思想影响的重点户和2户农村贫困户;县处级干部结对认亲1户受宗教极端思想影响的重点户和1户农村贫困户;科级以下干部每人结对认亲1户农村贫困户。

  截至目前,吐鲁番市23805名各级党员干部和27221名基层群众结成对子,其中35名厅级领导干部率先与124户群众结成对子,579名县处级干部与1285户群众认了亲戚,23191名干部职工与24819户群众结对认亲,993名寺管会人员与993名信教群众结对认亲,帮助就业、帮扶就学、帮干农活、宣传政策、解决困难等惠民实践微行动,最大限度地团结起各族群众,凝聚起民心。

  张文全说:“民族团结要以上率下,领导带头是关键,只有通过以上率下才能形成一种社会风尚和强大的正能量,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影响一级,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导向,才能将民族团结落到实处。(夏青)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