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积极推动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和吸毒戒断人员的就业安置工作,坚持“一人就业、一家安宁、一方和谐、社会满意”的就业安置理念,先后成立了“海峰阳光”“文斌阳光”“长春阳光”“阳光工地”等大小就业安置基地6处。截至目前,共集中安置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吸毒戒断人员71名,帮助他们成功树立信心,重新做人,让这项“阳光工程”照亮了吸毒人员回家的路。
鼓励创业,以点带面引领回归
自2013年起,灵武市就因地制宜开展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吸毒戒断人员就业扶持和安置工作,经过3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政府扶持创业、志愿者以点带面引领回归、戒断人员励志自主创业等多种就业安置模式,实现创业就业模式的大发展,带动更多吸毒人员树立信心、创业持家、传递爱心,向社会释放正能量,将就业安置工作引向健康持续的发展之路,使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
灵武市注重发现有潜力的吸毒戒断人员,作为创业带头人,加大帮扶力度,设计好就业方向和企业发展路线,充分发挥戒断人员带动戒断人员就业的动力,实现集中就业。2015年3月,灵武市海峰阳光彩印包装有限公司在灵武市委、市政府及禁毒办的积极协调下,在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扶持下,租赁1500平方米的厂房,成功签下了灵武市荣昌绒业、果品公司等大型企业的产品订单,现已安置20名社区戒毒(康复)人员集中就业。
今年2月,志愿者杨文斌向灵武市禁毒办提出申请,想在吸毒人员较多的崇兴镇开办服装加工的“阳光企业”,吸纳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就业,教育感化他们不再碰毒品、面向新生活。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灵武市禁毒委的高度重视,经过考察,3月份,原灵武市崇兴镇计生站991.8平方米的房屋无偿提供给杨文斌使用,市禁毒办帮助解决部分订单,聘请专业人员为23名安置人员开办了就业安置人员服装缝纫技术培训班,之后文斌阳光制衣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现已安置30名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就业。
调动全社会力量,多渠道开展帮扶
为切实加强吸毒人员的就业安置工作,灵武市在积极扶持集中就业安置基地的同时,协调公安、人社、卫计、妇联、乡镇(街道)等单位组织,各尽其能,多方面多渠道开展帮扶工作,调动全社会力量帮助吸毒人员早日回归社会,不定期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吸毒人员学习技术,掌握自主就业技能。
很多跌入深渊的吸毒者曾经是颇有名气的致富能人,灵武市长春阳光垂钓中心负责人吴某也曾经有过辉煌,吸毒让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深刻认识到毒品给自己、家人带来的严重危害后,在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他下定决心戒除毒瘾,回归家庭,自主创业,从头再来。
今年年初,吴某向禁毒部门提出,想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就业岗位。经多方考察后,禁毒部门通过多方协调,为他申请了10万元的无息贷款,在原有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垂钓中心、农家乐、肉羊养殖和5个蔬菜大棚。“长春阳光”成立后,先后吸纳了5名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到垂钓中心工作,同时吴某还向群众讲解自己的吸毒史,鼓励更多的吸毒人员戒除毒瘾。
各就业安置基地除了解决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和吸毒戒断人员的就业问题,同时还为吸毒人员家属解决了就业问题,既实现了吸毒人员有家属随时监督、帮扶、管理,又能使一家人都有收入,解决生活基本保障,实现了从拯救一个吸毒人员发展到拯救一个家庭。
(苏婕 杨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