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河南:战斗力倍增计划激活队伍内生动力

2016-12-05 13:47  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闵玥
字号  分享至:

  这是记者在河南省公安机关采访时了解到的两组数据:

  一组为河南省公安机关实有警力数:据河南省公安厅政治部提供的数据,目前,全省公安机关实有警力数占全省总人口的万分之七点九,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组为河南省社会治安形势数据,据7月11日《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6)》发布的数据,河南省万人刑事案件率、万人犯罪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编制总量实有警力严重不足,如何激活队伍内生动力?

  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公安厅厅长许甘露告诉记者,去年以来,河南公安通过深化公安改革,积极实施战斗力倍增计划,大力培育现代警务发展新动能,实现了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深刻转变,走出了一条适应社会动态信息化发展要求、体现河南公安特色的内涵式、集约化发展道路。

  大数据引领,实现打防管控精准化

  “增强‘数据文化’理念,坚持用数据说话,这样才能使各项决策部署具有针对性、实效性。”2015年9月29日,在全省公安局处长座谈会上,许甘露的一番话引发了全体与会者的深思,由此在中原警营引发了一场“大数据”风暴。经过一年多实践变革,如今,在河南省各级公安机关、各个警种部门,运用大数据研判形势、服务决策、部署工作已成为常态。

  日常工作中,河南省公安机关大力倡导以尊重事实、推崇理性、强调精确、注重细节为主要特征的“数据文化”理念,把大数据思维作为提升领导水平、工作水平和打击能力的重要途径,持续推动公安工作和大数据技术高度融合,有力推动了公安工作整体水平持续提升。

  据河南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9月,河南省公安厅组织对全省“两抢一盗”发案数和吸毒人员查处数等数据关联分析,发现吸毒人员与“两抢一盗”案件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基于此,河南省公安厅于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5年年底,在全省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吸毒人员“大收戒”专项行动,实施双向延伸全链条打击,一方面深挖毒资来源,从中破获多发性侵财案件,一方面追查毒品来源,破获涉毒犯罪案件。“大收戒”专项行动期间,全省查获吸毒人员4.7万人,破获毒品犯罪案件2545起;全省“两抢”、盗窃案件同比分别下降33%、3.9%,破案同比分别上升29.5%、183.3%。

  为守好群众的“钱袋子”,河南公安机关通过对电信诈骗犯罪接处警总量及其特点、发破案总量及其规律等数据分析研究,于2015年12月1日成立省级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以及郑州、洛阳分中心,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与三大通信运营商、14家国有(商业)银行等联席工作。“警企联合、无缝对接、技术反制、以快制快”的“河南模式”,使电信诈骗案件侦破工作取得了精准发力、出奇制胜的效果。据统计,去年12月1日以来,河南省公安机关累计止付冻结涉案资金1.88亿元,破获虚假信息诈骗案件787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441名。

  与此同时,全省公安机关通过“大数据”,从直接影响群众安全感、意见比较集中的地方发力,实现了对各种违法犯罪的精确打击。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破案总数同比上升8.1%,打击处理违法人员同比上升5.1%。其中,命案破案率达到99.06%;打掉涉黑团伙20个,判决生效涉恶类罪犯3462人;全省立非法集资案件245起,涉案金额138.4亿余元;侦办食药违法犯罪案件260起,侦办涉毒涉黄刑事案件345起,侦办环境污染案件121起。

  立体化防控,织密城乡平安大网

  据了解,近年来,河南省公安机关围绕“视频监控建设应用、一村(格)一警、环豫公路公安检查站建设、实战指挥体系、群防群治”等重点工作,强力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确保天上、地面均有“警力”全天候、无缝隙值守,实现对社会治安动态有效防控。

  2015年以来,全省累计投入经费17.7亿元,市县公安机关均已完成新建监控平台,乡镇派出所新增监控平台1700多个。同时,视频监控覆盖面不断扩展,全省公安机关视频监控前端数已达19.8万个,基本覆盖到市、县、乡镇主要道路和重点区域。据统计,今年以来,依托视频监控,河南省侦破刑事案件2.3万余起、治安案件2.6万余起、其他案事件7万余起。

  与此同时,在河南省全面推行的“一村(格)一警”工作机制中,按照规划,在城市,1个社区建1个警务室,配备1名或多名专职社区民警,每个社区划分若干网格,每格建一个警务工作站,实行“以社区民警为主体,警务辅助人员为补充”的“一格一警”警务运行模式;在农村5至8个行政村建1个警务室或每个派出所至少建2个警务室,每个警务室配备1名专职社区民警,辐射管理周边行政村,实行“一村一警”警务运行模式。

  据统计,目前全省共建成标准化警务室6995个,警务工作站2.3万个,配备包村民警3.3万人,专职警务辅助人员2.14万人,累计走访群众274.9万人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3万余起,协助破获案件1.9万起。

  实战指挥体系是整个防控体系的龙头。记者采访发现,河南省公安厅着力打造智能“神经中枢”,健全完善以指挥中心为龙头的应急指挥、联动处置一体化的合成作战机制,做到现场指挥处置、社会面整体防控统一领导、同步部署、协同推进。据统计,今年以来,全省现场处置街面突发案事件1万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900余名。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力量,协助开展治安防控,筑牢了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

  向改革创新要战斗力

  如何实现警力实力有效增长?河南省公安厅给出了答案——改革创新。

  7月28日,在郑州务工的信阳籍青年小黄收到了期满新换的驾驶证。由于驾驶证即将期满,如果回原籍换领新证,不仅需要请假,还要花几百块钱路费。后来,通过河南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小黄轻松解决了问题。去年底,河南省公安厅推出了“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321项业务实现网上办理。截至目前,该平台注册用户940万,网上预约701万人次,网上申办296万人次。

  今年以来,河南省公安机关大力推进警务云大数据中心、省市一体化警综平台、智能卡口、全省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全省剧毒化学品物联网动态管控系统、执法记录仪警务通管理系统、单警装备等10个科技信息化重点项目建设,通过数据大整合、信息大共享、全警大应用,着力打造河南公安科技信息化“升级版”,加快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培育了现代警务发展的新动能。截至目前,河南省公安大数据中心建设已初具规模,共汇集16个业务警种504类130.2亿条数据,搭建完成了数据资源管理、可视化分析等六大系统,省市一体化警综平台建设已完成16个组件建设和15个系统对接,“一次采集、全警共用,一键查询、秒级响应”的信息采集应用模式基本构建完成。

  工作中,河南省公安厅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最大限度挖掘队伍潜力,激发队伍潜能。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调整人员岗位503人,进一步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与此同时,拓宽引才引智渠道,从全国重点高校及退役士兵中及时招录43名紧缺专业人才,积极建设公安智库,加强与高校、企业和社会智库合作。坚持素质强警,大力开展实战化训练提升年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536个,培训民警3.4万余名。

  河南公安坚持从严治警,落实“两个责任”,严厉查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组织开展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和懒政怠政专项治理,健全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制度。记者了解到,河南省公安厅在2015年度省直作风建设暨反腐倡廉考核中位居第二名,在公安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民警的归属感,河南省公安厅还先后出台了民警休假、英模休养、健康体检、伤病救治“绿色通道”等20余项惠警措施。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慰问公安基层单位200个、英烈和困难民警家庭1077个,发放抚恤金、救助金、慰问金826.8万元。河南省公安厅通过一系列爱警惠警举措,最大限度地挖掘了队伍潜力,激发了队伍活力,提升了队伍精气神。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有4个集体荣立集体一等功、4名民警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荣誉称号、11名民警荣立个人一等功。

  (夏吉春)

相关报道

一场全民的法治盛典

国家宪法日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全民性的节日,是一个国家宣传民主法治精神的全民盛典。

陕西两姐妹受侵害案一审宣判 被告人被判死刑

聂李强从自己车内取出一把榔头,尾随二人后持榔头连续猛击俩女孩头部,致二人受伤倒地。其中一女子倒地挣扎中,聂李强对 ...

四问产权保护:如何增强公民财产安全感?

这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党和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的重大宣示、庄严承诺。

“天眼”下那抹蓝

“天眼”之下,七年的光阴已静静地流淌而过,曾经的波澜已经刻进了他们的心底,成为他们的珍贵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