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司法需求 提升宣传效果
——西藏昌都市两级法院“法治宣传千里行”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自今年9月以来,西藏昌都市两级法院紧密结合当前依法治市和审判执行、维护稳定、综合治理等工作实际,统筹安排、精心谋划,创造性地开展“法治宣传千里行”活动,充分发挥法治宣传工作的教育、引导、示范、渗透作用,努力推进昌都市法治化建设进程。
组建实力队伍,强化投入保障
昌都两级法院坚持“阵前点将”,从现有干警队伍中甄选出131名刑事审判、民事调解、行政和解、执行化解和立案信访等几类理论功底深厚、业务能力精湛、综合素质较高、宣讲经验丰富的审判执行骨干分子,组建了37个法治宣传小组。其中,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8人,通过西部司法考试线或西藏线的49人,双语法官102人,党员法官68人,科级以上干警62人,投入宣传警力2110余人次,行车里程达49200余公里。同时,积极争取财政经费123.34万元,目前已经投入经费59.3万余元进行法治宣传。其中,编撰印制宣传资料、制作视频、刻录光盘等投入经费37.7万余元,车辆维修、器件更换、油料等能耗投入经费15.45万余元,制作宣传横幅、干警下乡补助等其他费用6.15万余元。
立足司法需求,突出宣传重点
昌都两级法院紧密结合不同区域存在的群众法律意识不同、司法服务需求不同的实际,科学选取昌都市内县(区)、部门和全国各地典型的非涉密审判执行案例,摘录危害国家安全、暴力犯罪、诈骗罪和合同法、宅基地法、婚姻家庭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和民间借贷等司法解释以及各类政策法规,汇编翻译出图文并茂的书册、传单等法治宣传材料100500余套(份),其中印制双语宣传材料68600余套(份),制作庭审实录、法律解读等视频光盘540张;收集市内县(区)、部门非涉密审判执行真实案例84个,其他各地案例45个,各类法条法规1690余条,各类强基惠民、惠寺惠僧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政策230余条。
另外,昌都两级法院针对部分乡镇、村落、牧区存在的矛盾纠纷较多、信访问题突出、社情比较复杂和民间借贷不规范以及私藏枪支、“占山为王”、占路为霸等突出法治问题,昌都两级法院实施“一村一策”,推出“案例说法”“法治讲堂”“热点解答”等宣传载体,广泛开展法律政策宣讲活动。今年9月至今,昌都全市法院进机关23次,受教育干部3300余人次;进学校37次,受教育师生13440余人次;进社区7次,受教育群众650余人;进乡村181次,受教育群众37000余人次;进寺庙44次,受教育僧尼4410余人次;进法治教育基地22次,受教育群众480余人;进部队3次,受教育军人350余人;进工地2次,受教育工人45人。
发掘工作亮点,提升宣传效果
为了提升法治宣传效果,昌都市各级法院创新法治宣传方式,积极运用微信、法院官网等新媒体手段构建多元宣传格局,让公众了解法院工作,熟悉国家法律。
其中,卡若区法院在“昌都发布”“网信卡若”“昌都市卡若区人民法院”等微信公众号上公布12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及信息。江达县法院推出“帐篷法庭”,白天宣传法律、办理案件,夜间播放《法官妈妈》《马背上的法庭》等法治电影。洛隆县法院在该县中学设立未成年人警示教育基地,推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常态化。同时,利用文化广场电子屏、流动普法宣传车播放非涉密庭审实录。左贡、芒康法院分别推出《看图学法》书册、漫画宣传单,着力增强法律学习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易理解性。贡觉县法院推出“现身说法”,着力增强群众对法治的信仰、对法律的尊崇,现场群众纷纷主动索要法律手册,咨询诉讼问题。
目前,昌都市两级法院在宣传过程中调解纠纷34件,解答法律问题13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