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云”系统投入实战后,为了进一步发挥“警务云”在主导决策、引领实战、指导防范等方面的作用,山西省公安厅决定从5月开始至年底,开展为期7个月的网上抓逃比武实战竞赛,截至目前,已成功抓获各类网上在逃人员5362名。
“‘警务云’大数据的实战应用,初步实现了系统互通、信息共享、深度应用,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益,智能化、标准化不断深入,有效增强了全省公安机关打防管控能力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山西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刘杰说。
“警务云”大数据为实战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为了检验“警务云”在实战中的应用效果,加大抓逃力度,山西省公安厅情报信息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为期7个月的网上抓逃比武竞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网上抓逃比武竞赛主要依托“警务云”大数据里的庞大信息,今年以来,山西省公安厅情报信息中心先后与省卫计委、民政厅签订了信息共享合作协议,并与铁路、民航、教育等部门密切沟通,获取更多社会数据,服务实战应用。同时,在全省公安系统开展全警采集活动,实现“一家采集、全警受益”,努力推动情报信息平台与警综平台、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和各业务应用系统的无缝对接,促使业务流、信息流、管理流和机制流更加有机融合。目前,已汇聚社会外部资源和互联网信息共410类430亿条,为案件侦破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警务云”大数据不仅助力案件的侦破工作,还为动态管控、反恐维稳及时提供预警情报,实现精准打击。同时,情报信息中心通过“警务云”大数据深入分析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隐患,建立情报信息的收集、汇总、研判、处置“一条龙”工作机制,并通过此机制侦办了一批重特大案件,取得了显著成效。
信息合成作战形成侦查破案“一盘棋”格局
10月27日,太原市公安局迎泽分局将潜逃8年的贩毒嫌疑人李某抓获。该案件在侦办过程中,治安民警将李某亲属的信息录入大数据平台进行归纳;情报民警通过李某的坐车记录寻找突破口;图侦民警通过视频资料分析其活动轨迹……通过信息碰撞,最终确定了李某的落脚点,刑侦民警根据线索一举将其抓获。
山西省公安机关将信息战摆在“第一破案力”的位置,随着网上抓逃比武竞赛的开展,各部门、各警种的协作越来越紧密,由一开始的数据合成作战、领导牵头作战逐渐向意识合成作战转变,参赛民警把“信息化就是破案力”的观念根治于头脑,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及时更新数据、保持信息数据鲜活等办法,做到了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迅速、工作上落实。
在比武竞赛中,情报民警根据实战案例提炼总结出了一大批网上作战典型技战法,如近亲属技战法、落脚点精确定位法、关系人信息深度挖掘法、轨迹联查法、视频追踪法、社会信息关联分析法等。这些方法不仅检验了“警务云”大数据在实战中的应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警务云”合成作战的空白,为实战提供了宝贵经验。
锤炼尖兵为“智慧警务”提供人才引力
“智慧警务”的核心是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山西省公安厅不断丰富情报人才资源库,面向全国招录情报人才,由最初的11名情报民警增加到了700余名。同时,他们不断丰富“警务云”数据库信息资源,进一步理顺数据采录与检索路径,为警务科学决策、敏锐反应提供了精准支撑。
为进一步提高信息应用水平,山西省公安厅信息中心不断增强全体情报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意识,以全警计算机和信息平台应用技能培训为抓手,开展了多形式、多层面的信息化培训,使信息化设备都高效运转起来、基础信息都鲜活起来、全体民警的信息化操作应用都熟练起来。同时,定期聘请全国著名的情报信息专家进行授课,结合经典情报信息战案例以及应用的具体战法,通过视频的形式进行演示,为情报民警积累经验。
针对情报系统的特殊性,山西省公安厅还建立了科学的考核奖惩机制,在此次的网上抓逃比武竞赛中,定期对11地市的综合成绩进行排名公示,通报比赛成果,对工作力度大、成效突出的地市给予表扬,真正做到了以信息化实战应用排位次、衡量能力高低。
(杨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