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公安局南诏派出所不断夯实基础警务,全面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创新巡逻防范模式,治安防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截至目前,刑事警情下降32.6%,盗窃机动车发案率下降70%。
创新实战化勤务模式 构建网格化防控格局
南诏派出所辖区内居住着彝、回、白等16个少数民族,辖区内企事业单位、行业场所和商业网点较多,流动人口较多,治安形势比较复杂。
为有效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该所以“平战结合、动态布防、快速反应、高效处置”为思路,将15名民警、警辅统编为四个专职巡逻防控小组,采取循环轮动、正副班协作的方式,定人、定车、定岗、定责开展常态化、全天候巡逻,并结合辖区实际和发案规律、特点等,合理调整巡逻时间、巡逻力量,最大限度压缩违法犯罪空间,有效降低各类案件的发生,确保在巡逻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置突发情况。
南诏派出所建立有警处警、有突处突、无警巡逻的巡处一体机制,由所领导、社区民警及刑侦、巡逻、内勤等民警组成值班小组,对当天警情实行负责制和首问责任制,全面提高巡逻打击的针对性。同时,明确巡逻民警及带班领导职责,值班组与巡逻组共同联动,改变过去坐等报警、被动出警的接处警模式,实行在巡逻中处警、在处警中巡逻的警务模式,实现了由静态变动态、由被动变主动的警务模式的转变。民警在巡逻防控的同时,还主动为辖区群众提供咨询、紧急救助等服务,第一时间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人防物防技防三张网 织密立体化巡防网络
南诏派出所充分利用辖区社会资源,发动社区、村社干部和低保、失业人员等群体,建立起一支由200余人组成的信息员队伍,组织参与护村护院、邻里守望、治安协防、防范宣传等活动,让不同层面的群众参与到社会治安管理中,织起一张群防群治的“人防网”。
同时,民警深入各单位、行业场所排查隐患,加强防盗门、防盗窗等物防基础建设,定期开展防火、防盗、防事故等宣传防范活动,在金融、商业网点、加油站、车站等重点区域设置巡逻民警必到点,在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医院、卫生院等人员聚集场所进行重点巡逻,筑牢治安防控的“物防网”。
此外,该所大力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建立视频巡逻机制,全天候开展视频巡逻,及时将各类重大警情、街面发案情况、嫌疑人特征等信息,通报至街面巡逻民警,实现指挥和巡逻及时对接,做到鼠标巡查、探头站岗。目前已建成高清探头210个,引导特行场所、企事业单位安装视频监控系统408家,安装监控探头2000余个,商铺联网报警户100余家,重点单位、部位、区域视频监控网络覆盖率达到95%。
(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