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你们啊,我们不知道还要走多少冤枉路,花多少冤枉钱。”这是今年以来,浙江省嵊泗县公安局民警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嵊泗县是浙江省最东部的海岛县,共有404个岛屿,其中住人岛屿16个。对于海岛老百姓来说,办证可从来不是什么“省心事”,长时间的舟车劳顿、高昂的往返成本都足以令人望“证”生畏。
为了方便海岛百姓办证,今年初,嵊泗县公安局正式出台《公安行政审批便民服务十二项措施》,创新使用“四个延伸”,打通海岛居民办证的最后一米。
空间延伸,外岛办证有新招
“来回奔波,顺利的话至少也要两天,累、折腾就不说了,主要是临近期末,我们老师还有教学任务。”今年初,毛女士跟同事打算“港澳五日游”,可到了办理港澳通行证这关却犯了难,要办证,必须亲自前往县城办证中心,可洋山镇距离嵊泗县城约39.6公里,往返必须坐船,费时费力。
正当犹豫的时候,她听说嵊泗县公安局即将派专人赴外岛乡镇开展流动性巡回服务。毛女士先在洋山边防派出所办理了预约,不到半个月,民警真的出现在了家门口,将一本崭新的港澳通行证递到了她的手中。“以前听说暑期办出入境证件的人挺多的,没想到现在不但能足不出户,还这么快就办好了,给你们点赞!”
精心采购配备移动业务设备、定期赴各外岛乡镇开展流动性巡回服务,洋山、嵊山、枸杞、花鸟……一个个海岛列入了民警服务范围。截至目前,嵊泗警方已下海岛为群众办证、办事160余次。
时效延伸,群众心中有笔账
今年7月,枸杞派出所办证窗口前总能看到早起排队的群众。“以前办个证啊,多少麻烦哦,大把的精力、钞票花下去,有时候还不一定办得成。”队伍中的一位大伯一开嗓,就得到了街坊们点头附和。
“我来给你们算笔账,去一趟县城,来回船费就要150元,当天肯定没船回枸杞了,必须在城区住上一晚,这一晚起码也得200多元,还有吃饭、乘车呢,这趟加起来也得500元出头了,万一碰上刮风天气,关在县城几天就更糟糕了。”大王村的张阿姨激动地掰着手指头算起了账。“钱还是小事,主要是耽误时间。现在政策好了,有些事家门口就能解决,这些看得见的实惠对老百姓来说才是真的实惠。”
为了有效节省群众往来省、市、县三地的时间、费用,嵊泗县公安局向上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请,要求出入境证照申请受理权限下放至各乡镇派出所。新流程应用以来,为有需要的群众每人次节省花费1000余元。
方式延伸,让数据多跑腿
家住嵊山镇的小杨曾经到审批办证服务中心为新婚妻子办理户口迁移。“民警提醒我才发现,结婚证居然落在家里了。”如果回家再取的话,这趟路上花的船费、时间都白搭了不说,还得来回再跑个几十公里。
小杨急得直冒汗,办证民警却笑着安慰他别上火,原来民警通过内部信息查询,可以迅速获得小杨与其妻子的结婚登记信息。不到10分钟,小杨就为妻子办好了户口迁移的相关审批手续。
为了达到“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目标,确保群众“一站式”办事办证,嵊泗县公安局将涉及户政、治安、出入境等公安行政审批事项从原单位剥离,统一归口至行政审批科,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
服务延伸,拉近心的距离
“给你们添麻烦了,感谢民警同志一次次来给我儿子拍照办身份证……”年近七旬的孙阿姨是花鸟岛居民,她握着民警的手,不停道谢。
民警不仅为她的儿子小金上门拍了身份证照片,还送上了新身份证。孙阿姨的儿子小金是名脑瘫患者,因为身体不便未能及时办理二代身份证,原本属于他的那份低保也因此迟迟领不到。办证民警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上孙阿姨,上门为小金采集身份证相片。但令民警没有料到的是,“不在状态”的小金根本没法像正常人那样配合拍照,民警只能通过表情、手势等引导他拍摄。20分钟,30多张照片,终于拍到了一张合格的照片,新的身份证得以顺利办理。
嵊泗警方坚持“以民为本”的服务宗旨,对老弱病残人员开展送证上门等配套服务,并结合日常工作要求,根据现实需要提倡更大范围的送证上门服务。今年以来,他们已经上门送证80余人次。
办证周期再压缩、搭建“绿色通道”、扩大宣传覆盖,这一年来,嵊泗警方的便民办证之路在不断延伸、拓宽。行政审批科兼出入境管理科科长唐海斌说:“每一次看到群众办证受刁难的新闻,其实我们比谁都气愤,有时候听到老百姓的质疑声,我们也感到委屈,所以大伙儿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就想让嵊泗的老百姓信任我们,轻轻松松办证。网上都说‘办证难’,其实这难、那难,用心解决就不难。”
(谢佳 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