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非常感谢你们,让我这么快赶到外婆身边。”10月31日,广东省佛山市公安局接到梁女士的感谢电话。原来,10月21日18时许,佛山市公安局微信服务号后台人员收到梁女士的求助:居住在香港的外婆突发疾病,她要立即出发到香港,但是往来港澳通行证签注已经过期,希望警方能帮助她尽快办理签注。后台人员立即通过微信,指引梁女士到离她家最近的南海分局24小时自助服务区办理往来港澳通行证签注。当天晚上,梁女士仅用2分钟就办完了签注,并第一时间赶到香港。
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24小时自助服务区为群众办理出入境业务、提供全天候服务只是广东省公安机关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广东省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部署要求,大力推进公安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工作,有效整合各警种、部门的警务资源,积极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让群众进“一个门”、上“一张网”就能享受无部门界限、无标准差异的公安服务。目前,广东省各地公安机关正逐渐形成由“一门式”综合服务大厅、“网上服务中心+微信”、24小时自助服务区、110服务热线构成的“门、网、端、线”四位一体的现代公安行政服务体系。
省级层面推动——
建标准立规范,为各地提供可复制经验
大力推行“一门在基层,服务在网上”是公安机关管理体制和服务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今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相继印发了《关于抓紧做好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关于在全省推广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标准规范文件,明确今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全省行政审批标准化和“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推广工作。广东省公安厅也配套制定了《全省公安机关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创新工作方案》,对各项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并明确了各部门、警种分工和完成时限要求。
“推行‘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就是综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立互联互通、高效运转的统一政务服务平台,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全天候、零距离的网上政务服务。”广东省公安厅新闻中心政务网站管理科民警王新国说。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标准不成体系。标准化是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的基础和保障。广东省公安厅以规范行政审批和方便群众办事为出发点,全面梳理、主动公开服务事项目录,统一业务受理和办理标准,并制定了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工作指引和办事指南,让民警办得更加透明,让群众办得更加清楚。
广东省公安厅大力整合各地、各警种的服务窗口,将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至“一门式”综合服务大厅,让老百姓“进一门通办百事”。此外,广东省公安厅全力打造网上办事大厅、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多平台相结合的便民服务“一张网”,加快建设全省政务电子证照系统、政务数据库等,把能上网办理的出入境、交管、户政和消防业务全部放到网上办理,最大限度方便群众。
遍地开花——
各地因地制宜,推进“一门式一网式”落地生根
在广东省公安厅党委积极推动下,近年来,广东省各地公安机关以行政审批标准化、网上便民服务和微警务创新为突破口,积极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落地生根。
佛山市公安局于2015年11月部署开展“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工作,今年6月,“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工作全面完成。建设过程中,佛山市公安局从科信、治安、出入境、交警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开展攻坚。截至目前,佛山市共建成“一门式”综合服务大厅27个,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23个。
在建设过程中,佛山市公安局制定了统一建设内容、统一外观标示、统一服务标准的“三统一”规划,并将原来分散在交警、治安、出入境的服务大厅整合集中到同一个“门”,由“多门”向“一门”集中、由“多窗”向“一窗”转变。佛山市公安局建设市、区、镇(街)三级24小时自助服务区23个,通过自助终端机向群众提供出入境签注、交通违法处理、驾驶证补换证申领、身份证申请等12项服务。佛山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实现公安“一门式”综合服务大厅、“一网式”服务、政府“网上办事大厅”三者深度融合,无缝对接。群众上“一张网”,就可办理166项公安业务。
11月10日10时许,记者来到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一门式”综合服务大厅。4000平方米的服务大厅宽敞明亮,各功能区合理分区,群众有序办理着业务。免费WiFi、黄色沙发、手机加油站、母婴专用洗手间……每个细节都能看出佛山公安为民服务的细致用心。“现在室外温度是12摄氏度,大厅的温度是25摄氏度。每天早上,民警都会提前半小时到达大厅,打开空调,目的就是让每一名群众都能感受到温暖,我们要给群众营造一种家的感觉。”禅城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有关负责人说。
江门素有“五邑侨乡”之称。江门市公安局蓬江分局在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过程中,着重把公安机关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家门口。蓬江分局将户政、出入境、交管等部门的103项业务整合下放至镇(街)“邑门式”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家门口式的贴心服务。
服务“神器”——
轻点“粤警民通”,尽享公安便民服务
2015年以来,为全面提高广东省公安网上便民服务水平,广东省公安厅以“融通、共享、统一”为目标,按照“省厅搭台、地市和警种唱戏”的理念,采用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打造了“粤警民通”APP,将全省公安便民服务平台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群众下载“粤警民通”APP,就可享受全警便民服务。
“‘粤警民通’最大的作用是统一了公安便民服务的入口,解决了各地市警民通无序建设现状,将各地公安机关的便民服务平台统一集纳到‘粤警民通’,大大简化了市民的操作流程。”广东省公安厅科信处数据管理科民警张浩春说。
目前,“粤警民通”平台已经整合省级服务业务51项,涉及出入境、消防、户政、交管等13个警种业务;整合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等12个地方本地化服务218项。未开发本地化应用的地市公安机关通过接入“粤警民通”平台可直接共享41项应用为本地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大大减少了公安机关的研发经费和人力投入。
除了常见的公安业务,“粤警民通”平台还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创新推出交通出行专题,通过整合高德地图和腾讯热力图,梳理出全省300余个人流密集区域的人流、车流情况,为群众提供实时交通拥堵指数,帮助群众顺畅出行。
“目前,改革创新的理念已经深入广东公安机关民警的心中,各地公安机关都有很多特色的小发明、小创造。广东警务模式改革的方向是走集约化、集纳式道路,把各地的小发明集纳整合,真正让群众享受到公安改革带来的便利。”广东省公安厅改革办副处长吕敏青说。
(万广朋 王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