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公务员等职业建信用档案
税收违法、严重交通违法将入“黑名单”
由上海市经信委会同相关部门编制形成《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已经上海市政府正式印发。作为“上海诚信周”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近日,上海市经信委、市征信管理办公室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专家解读会。
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建立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建立公务员信用档案作为考核任用奖惩等依据,并完善交通违法行为信用约束机制,将比较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作为失信信息纳入市信用平台。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促进“诚信上海”建设的重要任务。“十二五”期间,上海市信用平台建成运行,基本实现本市法人和自然人主体全覆盖,归集行政、司法、公用事业、群团组织等99家单位产生的相关信息3444项,可供查询法人数据1043万条、自然人数据近3亿条。累计提供法人信用信息查询377万次、自然人查询1194万次。
据会上专家介绍,“十三五”期间,上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围绕科技创新、自贸试验区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经济转型升级、城市公共管理、社会治理创新六大领域,重点推进27项建设任务,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共建共享。
按照“十三五”规划,上海将建立公务员信用档案,将公务员个人事项报告、廉政情况、年度考核结果、违法违纪记录等信用信息依法纳入档案,并作为公务员招录、考核、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并开展重点人员职业信用管理,建立职业信用档案,强化法官、检察官、律师、司法鉴定人员、会计师、审计师、评估师等专业人员的执业信用操守,推进中介机构、金融行业、新闻媒体等从业人员的信用管理。
同时,规划还明确,本市将着力推行“明码实价”,加大对价格欺诈、哄抬物价等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建立统计失信行为通报和公开曝光制度,严厉查处统计领域弄虚作假行为。并建立食品药品信用信息系统,完善食品药品企业信用档案,强化信用联动奖惩,实施不合格药品招标采购“一票否决制”。对比较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将作为失信信息纳入市信用平台。在旅游领域,也将建立旅游业消费者意见反馈、投诉记录与公开制度,完善旅行社、旅游景区和宾馆饭店第三方信用评估机制。推动长三角旅游领域联动奖惩,对守信旅游主体实施绿色通道,对严重失信主体实行市场禁入。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邵志清在解读会上指出,上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离不开方方面面的共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促进“诚信上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推动上海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基础。“十三五”期间,上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更加突出改革发展需求牵引,更加突出信用应用导向,更加突出信用联动奖惩机制建设,更加突出多元共治格局构建,让信用体系建设的红利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更为显著地提升市民和社会各界对信用体系建设成效的感知度和对信用价值的获得感。
会上,来自上海市人大、市政府部门、信用服务机构、企业单位代表及专家学者等还围绕信用法治建设、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信用应用普及、信用联动奖惩、信用服务供给创新以及信用人才培养集聚等,共同畅议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