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西藏法院规范司法行为“改”出实效“改”出精彩

2016-11-24 10:59  来源:快搜西藏  责任编辑:周亚强
字号  分享至:

规范司法行为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落实依法治藏方略的重要内容,因此规范司法行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助推落实依法治藏方略,推进平安西藏、法治西藏建设,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自治区法院系统严格规范司法行为,积极确保司法的公开透明,取得显著成效。

纵观往年,改革、管理、监督,是近年来自治区规范司法行为的创新与亮点。

尤其近段时间来,拉萨市中级人民法院、拉萨市城关区人民法院相继召开执行案款兑现大会,为受害人返还执行款,更加体现了自治区坚持不懈规范司法行为的坚定决心。

如何让规范司法行为助推落实依法治藏方略、推进平安西藏、法治西藏建设,如何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为此,全区法院系统做足了功课。

亮点一:

推进立案登记制改革

根据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相关数据统计,自2015年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全区法院当场立案率达87.82%,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2806 件(次),依法不予受理53件,仅占0.55%。

这是自治区制定出台《立案登记操作规程》,扎实推进立案登记制改革的重要成效。简而言之,就是对符合法律规定起诉条件的,一律接收诉状、当场登记立案,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切实保障当事人诉权。

为了让立案登记制改革更加行之有效,自治区法院还严格执行《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加大司法救助力度,确保“有理无钱”的人打得起官司。据粗略统计,截至目前,自治区已为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4300余万元。

此外,自治区积极推进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车载流动法庭“四位一体”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为当事人提供集立案登记、法律咨询、诉前调解、判后答疑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集成式”服务,也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

亮点二:

推进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

审判权力运行机制中存在的“行政化”问题,导致各审判主体职责不明,一旦出现错案,难以划分责任。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要求法院系统进行“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审判方式改革,以逐渐实现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的“去行政化”。

而西藏为确保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落实了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坚持诉讼资源向庭审集中、办案时间向庭审倾斜、办案标准向法庭看齐,确保事实证据调查在法庭,定罪量刑、责任认定在法庭,裁判结果形成在法庭,首先保证了庭审发挥决定性作用,其次积极推进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明确了主审法官、合议庭、审判委员会的办案责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自治区通过研究制定《〈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明确了交通肇事、盗窃、诈骗、敲诈勒索等10类犯罪数额执行标准,统一全区法院刑事司法尺度,有效解决了“类案不同判”问题,这也是自治区全面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的一大成果。

近年来,自治区各类案件一审后当事人服判息诉率为89.78%,二审后达到97.83%,而这样的成绩得益于自治区建立健全的冤假错案防范机制,“就是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确保每一起案件的办理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区高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亮点三:

推进执行工作机制改革

破除“执行难”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

为此,自治区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暨执行案款清理活动,坚持每年开展一次执行工作专项行动,实现打击拒执犯罪、反规避执行、反消极执行、反干预执行常态化,并严格规范暂缓执行、中止执行、终结执行等情形的适用条件和审批程序,以防范消极执行、乱执行现象。

同时,为解决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等突出问题,自治区法院主动协调25家区直单位联合下发了《健全和完善执行联动机制的实施细则》,推进执行“总对总”“点对点”查控系统建设,避免了“法律白条”现象。

3年多来,全区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2718件、执结10740件、执结标的27.4亿元,执结率始终保持全国领先。

亮点四:

推进审判管理机制改革

促进审判管理规范,是守住公正廉洁的底线。

近年来,自治区紧紧扣住“规范、保障、促进、服务”的职能定位,在高、中两级法院建立审判管理办公室,对审判运行态势进行分析通报和数据月报制度,对15000余起案件庭审、裁判文书、质量进行评查,及时查漏补缺,防止案件“带病归档”、法律文书“带错出门”,并实行案件繁简分流、繁案精审、简案快审,使得全区法院审限内结案率达到99.97%。

网上办公办案、庭审录音录像、远程提讯、视频接访……自治区在全国法院中脱颖而出,大力推进信息化应用贯穿于执法办案和审判管理的全过程,审判管理部门会每天核查网上案件信息录入情况,及时发现并警示可能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实现了规范的审判流程、实时的审限跟踪、精确的统计分析、完整的电子档案、快捷的办案自动化。

目前,全区法院共建成106个科技法庭,对3010件案件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建立电子档案23444份。

亮点五:

推进队伍管理

即使有强大的硬件设备,若软件设施跟不上,改革也无从谈起。

针对西藏特点,强化审判工作人员“双语”培训工作成为改革的基础。因此,自治区把法院队伍建设作为回应群众关切、推进公正司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协调设立了全国藏、汉“双语”法官西藏培训基地,出版发行藏、汉“双语”法官培训教材,“‘双语’开庭保障了我们老百姓使用本民族语言参与诉讼的权利。”日前,拉萨市城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醉酒驾驶的被告人西某如是说。

此外,自治区还深入开展司法廉洁教育,建立并实施随案发放廉政监督卡制度,对司法腐败行为保持零容忍,确保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近年来,全区法院没有发生一起重大违纪违法案件。

亮点六:

推进制度建设改革

司法独立是树立司法威严的最佳手段。

为了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自治区通过废、改、并、立涉及法院党务、审务、政务工作的30余项规章制度,基本上建立起了权责明晰、监督有序、配套齐全的法院内部管理机制。并制定贯彻落实相关实施细则,对干预、插手、过问案件的行为,做到依法记录、全程留痕,从而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以强化决策落实和制度执行为目标,大力推进司法巡查、审务督察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实行严肃问责、限期整改,做到真正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目前自治区基本实现了司法巡查和审务督察在各市地中院的全覆盖。

亮点七:

推进监督工作机制改革

当局者迷,自己往往无法看清自身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自治区法院在规范司法行为时,为了取得真正的实效,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全面加强内部监督,强化外部监督,来确保司法的公开透明。

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积极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通过法院官方微博微信、各类新闻媒体发布公开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保障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从而确保审判执行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规范司法行为,同样是一个漫长的课题,上下而求索,西藏各级法院在这漫长的改革路上将不断探索与发展。

相关报道

江西电厂事故:事发时70人在场 已致67死

24日7时30分许,江西省宜春丰城电厂三期扩建工程D标段冷却塔平桥吊倒塌,造成上面模板混凝土通道坍塌。事故发生时,施工 ...

国家安监总局原局长杨栋梁受贿、贪污案一审开庭

杨栋梁当庭表示认罪、悔罪。庭审结束后法庭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群团改革观察:去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

在意见出台后,各个群团组织的改革方案,实际都是围绕去“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这一系列问题展开。

十年检察情

在这里,我看到了兄弟姐妹般的团结,看到奔波忙碌的充实,看到了以院为家、无私进取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