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经济开发区杨家埠镇,水陆交通发达,往来商贾多,2008年前,小镇已逐渐繁荣。在这个镇子上,有一个名字颇有些江湖气的村子——罗师庄。
这个小村子,面积不大,仅有1.65平方公里,人员却鱼龙混杂,生活在村子里的2万人中,有18000多名外来打工者,来自全国30多个省份。
地方小,人多。一到夜晚,暗潮涌动,有人酒后闹事,有人伺机盗窃。在杨家埠镇,只要说起罗师庄这个地方,人们大多会摇摇头,吐出一个字——乱。
直到2008年,罗师庄闯入了一个相貌普通的“外来者”——那是个穿着警服的中年男人,个子不高,微胖,圆脸,讲话时脸上始终带着笑意。他的名字也很普通——马长林。
村里人都没想到,正是这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男人,打破了罗师庄的乱局,平息了罗师庄之乱,甚至还让罗师庄成为了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
“敲锣打鼓”宣传治安
2008年8月,杨家埠派出所决定调马长林去罗师庄。这一年,马长林48周岁,从警14年,他以为自己能够“镇得住”这个江湖气的村子。
那时,罗师庄还没有警务室。马长林就在村委会边上找个车库,借了张桌子、两把椅子,从家里搬来一张沙发,临时警务室就算落成了。但他万万没想到,就在他进驻罗师庄几天后,警务室唯一一台电器——空调,一夜间竟被人拆了。
这时的马长林才意识到,罗师庄到底有多乱。
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他,打破“乱局”的突破口,当务之急就是摸清家底,特别是村里上万名外来人员的情况。
马长林自制了一份表格,打印成数百册的《租房登记册》,请来辖区所在的罗师庄、九九桥两个村的干部商量。谁知,他刚一开口,就遭到个别村民组长的拒绝。见村干部为难,他又带着辅警挨家挨户上门,结果连农户的家门都难进。
家住师庄路526号的吴安保,是村里的出租大户,最多时家里租住了80多人。当老马带着登记册上门时,吴安保直接把册子扔出了门外:“登记会赶跑租客的,没人租房子,你来养活我吗?”
即便如此,马长林还是一遍遍地上门。由于长期敲门,他的右手食指、中指的关节处结起了厚厚的老茧,但还是吃了一个个闭门羹。
为了打开局面,马长林自制了一套“宝贝”,在村子里“闹”了起来。
那年盛夏,在树荫下乘凉的村民发现,这个穿警察制服的中年男人,背着用喇叭和录音机做成的“人工音响”,播放治安、消防知识和自我介绍,走街串巷,即使全身大汗淋漓,也不肯歇一歇。
背着这套“宝贝”走了整整3个月后,村民渐渐习惯了他的“唠叨”,看熟了这张面孔,也认可了马长林。慢慢地,大家开始主动配合租房登记工作,也会亲切地喊他一声“老马”。但没人知道,老马的“人工音响”背带坏了3条,肩膀上磨出的水泡结成了厚厚的老茧。
“收伏”罗师庄“庄主”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罗师庄的治安环境有了很大的好转。但是有一件事,始终在老马心头放不下,那就是如何“收伏”独霸一方的罗师庄“庄主”。
他叫李爱军,四川人,个头不高,身材结实,皮肤黝黑,外号“小黑”。1991年,“小黑”便在罗师庄打出了一片天下,收了20多个“小弟”,向当地店家收取高额保护费。店家不敢招惹他们,居民看到他们也赶紧紧闭大门。
2008年,因勒索烧烤店老板,“小黑”再次被“请”进了派出所,这次他遇上了“难缠”的老马。自从这一回打了照面后,老马就时不时打电话给“小黑”,要不就是串门,这让“小黑”心里犯了嘀咕:“怎么有这么烦人的警察?”
事实上,老马是看中了“小黑”骨子里的善良——有一次,罗师庄一居民家发生火灾,老马赶到时,看到“小黑”浑身湿透,原来他冲进火里去救人。这让老马发现,“小黑”的本质是好的。
一次次电话,一句句好言相劝,“小黑”起初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老马接下来的一系列真心帮助,让“小黑”内心开始有了改变。
老马为“小黑”找工作。在一家电器厂,老板听说“小黑”是罗师庄“庄主”,连连摇头,表示不愿录用。老马拍着胸脯打包票:“‘小黑’是我朋友,我保证他会好好干,出了事我做担保。”
人心都是肉长的,“小黑”那颗冥顽不化的心逐渐被老马融化了……
如今的“小黑”,已成为老马警务室一个重要的“哨兵”。他多次协助老马化解矛盾纠纷,晚上还义务执勤。遇到捐款之类的号召,“小黑”总是第一时间响应。而他手下曾经的“小弟”,在他的带动下,也参加了当地派出所组织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守护起一方百姓的平安。
“老马”带“群马”服务乡里
如今,整整8年过去,在这个普普通通的中年男人的努力下,罗师庄早已大变样,形成了这样一个氛围——你有困难,大家帮;你有能力,帮大家。原先人人摇头说乱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了别人眼中的“美好家园”。
“我想找工作、租房子”“我的孩子想读书”“我的工资老板拖着不给”……在罗师庄,如果有人遇到这种事情,很多人会告诉他:“去找老马,他会帮你的。”
“我想尽自己一份力帮助别人”“我会教小朋友读书”“我会给人看病”“我是律师,可以免费提供咨询”……在罗师庄,如果你有这样的爱心,有人会对你说:“去找老马,在他那里你可以发挥余热和爱心。”
自从2012年3月14日,马长林学雷锋志愿服务基地在罗师庄警务站挂牌成立,老马就不再是一个人在坚守了。他的背后,有一群“老马”在帮助更多的人。
这12支志愿者队伍,有老乡帮帮团、春天里就业服务队、雷锋之家爱心联盟、技能培训教学队……志愿者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让罗师庄的治安变得更好。
比如,大人们忙着工作,没时间照顾孩子,孩子们不懂事,会玩火玩水。马长林学雷锋服务基地就建起“阳光假日小屋”,成立“关爱新居民子女志愿服务队”。在寒暑假和平时周末,志愿者会向小朋友们讲解安全自护知识,教他们英语、科学、绘画、书法、手工制作等。
几次下来,小朋友们不再自顾自调皮,开始听老师的话,不玩水、不玩火、讲卫生,会防小偷、防诈骗,还会制止父母乱扔垃圾、闯红灯等不良行为。
截至2016年5月,马长林的志愿者服务团队内容包括平安自治、爱心公益、就业安居、关爱儿童四个大类12个服务项目,累计开展服务活动200余场次,为罗师庄的新老居民提供义务服务5000余人次,协助公安机关调解纠纷400余起,举报或制止违法犯罪60余起,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0余名。
【人物名片】
马长林,男,1960年9月出生,浙江湖州人,大专学历,一级警督。1980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5月入党,1994年3月参加公安工作,2008年8月至今在湖州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龙溪派出所罗师庄警务室担任社区民警。
2010年1月被浙江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政法系统‘学枫桥、保平安、促发展’先进个人”;
2010年1月被浙江省公安厅评为“2009年度全省优秀人民警察”;
2011年4月被浙江省总工会授予“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
2011年6月被中央政法委授予“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
2011年6月被浙江省委授予“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
2011年6月被浙江省公安厅党委评为“浙江省‘十大警界先锋’”;
2011年12月被“浙江骄傲”组委会授予“浙江骄傲—2011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
2011年12月被浙江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授予“浙江省公务员廉洁高效先锋”称号;
2012年4月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2年4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
2012年5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
2012年12月被平安时报社、新华网浙江频道授予“2012年度全省‘二十佳百姓贴心民警’”;
2013年5月被浙江团省委授予“2012年度浙江杰出志愿者”;
2014年4月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2015年12月被浙江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授予“最美浙江人·最美警察”;
2016年8月被评为2006—2016年浙江省十大法治人物。